我从山中而来[70年代](441)
“啪”一个清脆的耳光落在赵小惠脸上,五个鲜红的手指印如此醒目,周遭安静了下拉,张余跟张志伟紧紧将赵小惠护在身后。
“阿爹,你不能打阿娘,你不能打阿娘!”
“滚开,你们这两个小杂种!”
张强盛将姐弟两人推到一旁,恶狠狠瞪着赵小惠,“你要是不拿钱出来,你看我今儿不打死你,还有那两个小杂种!”
在打人这方面,不论是对内还是对外,他从不会心慈手软。
更不会因为对方是自己的发妻就心善。
“余余,志伟,你们快出去,快走!”
赵小惠把两个孩子推出房外,自己独自一个人面对这个凶狠到令人发指的男人。
她从十八岁就嫁给了这个男人,这二十年一直为了这了三个孩子忍气吞声,总想着能守着这个家就这样安安稳稳过一辈子,哪怕是苦点穷点,只要夫妻和睦,孩子们也都争气,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可现在她看着站在自己面前的男人,觉得自己多么愚蠢可笑,有些男人不配有妻儿,更不配有家庭!
张强盛怒视着她,好像下一秒就要将她给撕碎,她双拳抵在腰间,给自己微不足道的力量。
再忍几年,再忍几年,等孩子们都长大了,她就离婚,离开这座大山,离开这个男人。
“卡里还有三千五百块钱,你去取三千一出来,一百块钱拿去买点排骨炖汤给两个孩子补补。”
她轻轻擦掉眼泪,咬紧牙关道。
此时张强盛更是得意忘形,果然这女人还是要打,不打就不听话,但想到刚刚自己的行为又有些不安,他略显歉意,对赵小惠跪下说道,“媳妇儿,是我的错,我刚刚不该打你,我以后保证不会再打你了,你就原谅我这一次,我向你保证,你脸还疼不疼?我去给你找冰块敷一下!”
赵小惠猛力甩开张强盛的手,淡淡道,“没事,不疼,你去取钱吧,我去帮阿娘施肥!”
站起来的那一刻,赵小惠都恍惚了一下,她们到底是走到尽头了。
这段婚姻,对她来说,从开始就是个错误,当年要不是阿爹为了养活家里人,将刚成年的她“卖”出去,她怎么可能会跟这个比她大十岁的男人在一起?
以前,她总觉得女人就该伺候服侍男人,一切以男人为尊,哪怕是男人动了手,那也是女人服侍得不到位。
要安分守己相夫教子。
可现在,她觉得女人就该为了自己而活,什么男人孩子那都是狗屁!如果连自己都不爱惜,别人更不会心疼你!
从这一刻开始她只为自己而活!
张强盛看着赵小惠离开的背影也同样很恍惚,他好像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赵小惠,可到底是哪儿不一样,他也说不上来!
赵小惠只在家待了两天就出去了,离开之时,她看到了那个年轻的道士,还对她说了几句听不懂的胡话,然后就进了屋。
就在家里开坛设法,敲锣打鼓唢吶阵阵,热闹了三天三夜,那道士念了无数道咒文,最后将写好的咒文在菩萨面前焚烧干净,结束的那天晚上王秀花有史以来睡了一个很安稳的觉。
日子又恢复如常,张强盛的腿也不再像之前那么痛,王秀花也头清目明,与此同时张强明家又有一桩喜事。
那就是张子坤他又要结婚了。
消息一出整个村都开始沸腾,这对当时婚恋观念还很落后的农村来说,简直是匪夷所思。
在老一辈人的心中,婚姻一开始就是一辈子,不论对方是个什么样的男人或女人,只要你选择了根这个结婚,就算是坨屎也要咽下去。
张子坤是村子里最早结婚的人,没想到也是目前村里第一个二婚的人,大家都没反应过来,就要开始叫人打商量。
由于张强明一家早就在县城居住,所以这次打商量根据风俗是要把人叫去县城,只是这样一来车辆安排以及饭店等,都要花不少钱,于是黄会员想了个两全其美的法子,那就是他们一家人坐车回乡下,然后给两百块钱让张强盛帮忙弄一桌子饭。
如此一来省钱又省事。
而张强盛看到有两百块钱自然也愿意效劳。
“依我看这次就不该大操大办,就简单请几桌饭就行。”
张清华是第一个站出来发表意见的人,自己的儿子都比张子坤要大两岁,可一直在部队,连个女朋友都没谈,人家都开始找第二个媳妇了。心里多少有些不平衡。
再者就是随礼的问题。
如果只是小办那就是自己家族的人吃个饭,随不随礼也就没多大关系,可要是大办就必须要随礼。
说到这个随礼,张清华虽然有两个女儿跟两个儿子,大儿子在部队,结婚这事都不知道是猴年马月,而小儿子还在上小学,结婚更是遥遥无期。再说说他那两个女儿,大女儿张大凤谈了四个对象,生了四个孩子,却没组成一个像样的家,四个孩子四个爹,讲出去别人都在看笑话。
小女儿张端午更是初中都没毕业就谈起恋爱怀了孕,执意跟着男人出去打工,这么多年就没回来过,更别谈办酒接礼。
这么多年,在随礼这一块他一直都是只出不进。
相比之下张强明家就已经接了好几次礼了。
“我倒不这么想,听说女方是云南的,距我们这十万八千里,翻山越岭地嫁过来,要是不热热闹闹地,恐怕人家家里也不放心,依我看还是要大操大办。”
张五良反对道。
不大办,开玩笑呢?要知道张五良那个比张哆哆大一岁的孙女,马上就要谈婚论嫁,这笔钱能即刻回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