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从山中而来[70年代](449)

作者:杨一沐 阅读记录

“我知道,现在的我还配不上我的女神,我得再努力一把,得把公司开得再大些,还要赚很多钱很多钱,还要买大房子。”

“那……我们说定了,两年后我们再谈恋爱然后结婚。”

“都依你!”

一句“都依你”,包含了多少的尊重与信任,两人此刻站在一起,已然是心照不宣,彼此之间情愫涌动,怀揣着对未来的无限期许。

未来有了更清晰的目标跟方向,人生就不算虚度。

次日,陆子宸一早就开车离去。

而张哆哆家则在筹备年夜饭。

赵小慧带着张余去菜市场买菜,张强盛跟张志伟则在家祭祖,然后贴春联。

王秀花跟张哆哆在厨房忙活。

大家分工明确,很快就做出一大桌年夜饭。

本以为今年除夕大家都相安无事,不吵架。

谁知,席间张强盛跟赵小慧竟因为年后办酒的事意见不和吵了起来。

这次移民是九个村一起,且每家都分了好几套房,张强盛的意思是两套房分别都办酒,这样就能接好几次礼钱,但赵小慧觉得这样做不体面。

这本就是移民的房,又不是像张强明那样自己自己在县城买的,没必要去办酒,即使要办那也只办一次。

不过话又说回来,这随礼自古以来就是个是非题,就拿黄会员之前都跟赵小慧说过,她家孩子太少了,将来接礼的机会都要少。

就拿这次移民来说,若是大家都办酒,那你不办就要少接一次礼,再者要是别人两套房都办酒,你只办一次,那也不划算。

所以这已经不是一个家庭的事情,而是多个家庭的分歧。

只要有一家没有沟通好,多家都会效仿。

张强盛跟赵小慧争吵了半宿都没得出个结果,最后二人商量跟随大众。

其实大家都是这种心理,都不想在这件事上吃亏。

最后的结果就是大家都只办一次酒,当然也有人嫌麻烦一次也不想办。

张强盛决定办酒的日子是在正月初十。

在他们那边一般都是过了元宵才去外面上班,元宵前都会在家,而初十是个黄道吉日,宜动土,宜乔迁。

不过张哆哆的工作性质比较特殊,年后反而来咨询的人特别多,所以她过了初五就去上班了。

为此还被家里人念叨了半日,各种难听的话都像雨点一样砸向她,不过有王秀花的理解跟支持,还是让她顺利去了汉江。

谁知才刚出去没两天,家里就传来了简讯,告诉她张强盛出车祸了。

听到这个消息时,张哆哆还是咯噔了一下,心脏处被刺痛了一下。

这是张强盛第三次车祸!

一个人能承受几次车祸呢?

张余在电话亭里哭了很久,一遍又一遍复述当时的场景。

原来初八时张强盛跟赵小慧又吵了一大架,原因就是赵小慧没有安上他买回来的电灯,他觉得自己的媳妇已经不听他话了,抄起一根凳子就飞了过去。

狠狠砸在赵小慧的背上,人也随之晕了过去。

幸亏张连英夫妇在场,把人给送去了医院。

初十那天更是离了大普,赵小慧本来都安排好了面包车把人载去酒店。

可张强盛偏偏不听,非要自己借个三轮车,说是能省一点是一点。

这不中午吹了一顿牛皮喝了几口酒,整个人就在天上漂着。

回来的路上连人带车都被撞飞了,另外一条腿当场断裂,比之前那次更为严重。

鲜红流了一地,看的人触目惊心。

幸好车上的其他客人并无性命危险,一个断了胳膊,另外一个撞了下腿。

当时的交通并不便利,救护车半个小时才赶到,将这三人一起送去了汉江的医院。

赵小慧气得人都在发抖,那时候的她对张强盛早已没了什么感情,可当看到自己两个孩子哭得那么惨烈,她也跟着难受了很久。

嘱咐两个孩子一番,她跟着救护车一起去了汉江。

救护车轻车熟路将人送到之前给他接筋接骨的医院,还是之前的主任。

那个主任一看到张强盛直半开玩笑道,“这怎么又撞成这样了?不过这次比上次看着严重,还真是考验我们医院的资源。”

赵小慧尴尬极了,可又不好发作,只好配合着医生将人给送进抢救室。

原本是一场天大的喜事,哪里知道这泼天的富贵,竟无福消受。

赵小慧又气又恼,原本是打算收点礼钱,去把装修欠的债给还了,现在倒好这个债是越欠越多。

张强盛三轮车载的人都是他平时打牌认识的朋友,大家也都知道他的家庭情况,并没有狮子大开口,只是让他们承担医疗费,同时再赔偿两万就行。

赵小慧感恩戴德好好谢了一番后,便摞下一堆烂摊子往外一跑,家里就只有王秀花带着两个十多岁的孩子。

无助与绝望像似一张疏而不漏的天网,将他们紧紧笼罩着。

张强国跟之前一样在医院照顾这个小老弟。

日子再艰难也要坚强过,因着张强盛出了车祸,家里人总觉得不太吉利,于是又重新看了个黄道吉日过屋。

不过这一次赵小惠却以张强盛腿脚不方便让他带着王秀花住在还没装修的房子里,而自己则带着孩子住上了另一套,如此一来算是与张强盛彻底分居。

但那时的张强盛倒也没多想,还真觉得赵小惠是为自己考虑,所以当他从医院回来看到自己的日用品都堆在没装修的屋中时只是略微顿了顿,然后就指挥着王秀花以及两个孩子给他收拾房间。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