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弱万人嫌意识觉醒后(107)+番外
……
21、
上京的集市街坊要比北燕小镇中的气派很多,又因今日乃是秋夕佳节,很多店铺早早便开始在门前悬挂彩灯,还有些摊贩走卒,为招揽生意,在自家摊前摆放了小筐子装着的巧果糖粿,吆喝行人品尝。
乌朔看得啧啧生奇,对我道,“你们中原的吃食当真花样繁多!好多东西我见都未曾见过!”
“那你可喜欢?”
“喜…喜欢!”
乌朔忽然脸红,重重点头。
我便拉他过去带他品尝,哪知他饭量甚大,旁人只是抓一把尝个喜庆,他倒好,大手一抓,直接抓走了大半筐,两三口就嚼了个干净。
那摊主瞧着脸色都变绿了。
我赶紧从乌朔交给我的钱袋子里取出银子丢给那摊主,匆匆拉着乌朔跑远。
在穿过西直坊的时候,我们路过了一家卖话本子的书铺。
掌柜的正拿了书在外面晒墨,我扫去一眼,发现有一本居然叫做相思引!
相思引是之前梅若笙为我买的话本,也是我最喜欢的话本,因这话本故事动人,当中的文字也甚为细腻,感情饱满,读之让人久久难忘。
我走过去拿起这本相思引翻看起来,发现这本居然是相思引的下册,讲的是将军战死沙场后,其妻携子千里寻夫,以及殉情死后,将军遗留在人世间的两个孩儿的故事。
掌柜的看我对这话本爱不释手,便对我道,“这位公子可真有眼光,这相思引可是我这书铺里头卖得最好的一本,特别是这下册一出,简直供不应求,加印了好多册呢,您手上这本就是昨儿新到的,您瞧,上面的墨印都还没干透,您要不要带一本回去看?”
我点点头。
那掌柜的对我道,“您先去铺里小坐一会儿,书墨晒干了就给您送来。”
我带着乌朔一起进到书铺。
有伙计遂过来招待我们,还对我笑道,“小公子,你也喜欢相思引啊?你可知,相传这相思引,乃是当朝学士,就是那位才绝上京的梅郎所撰呢,就光冲着这一点,买下这话本收藏的大家小姐,高门贵女就不知有多少,每次书铺刚进了货,没过两天就会被通通抢光!”
那伙计话音刚落,就有不少人过来书铺买书,确实皆是为相思引而来。
然而,我却被那伙计的一番话震惊到难以复加。
什么?相思引居然是梅若笙写的话本?!
他,他居然会写话本?
我实在难以将清冷出尘的梅若笙同这种坊间的通俗读物联系在一处,但又想,若是梅若笙所写,便也说得通了,这话本当中的情节当真是精彩纷呈,环环相扣,所用字词也皆读之生动且不失文采,也便是他,才能写出这样好的话本子。
想到这,我就更迫不及待地想看一看相思引下册的内容了。
掌柜的这时也将书册包好拿给我了。
我小心收好,正要出门,就见那些买完话本的人并没有走,反而一个个地从书铺拐角的楼梯冲了上去,神情高涨。
“掌柜的,他们这是要做什么?”
那掌柜的道,“嗐,今日不是秋夕节嘛,这二楼的小食馆里就请了人过来说书,说的就是这本相思引的内容,只要花上个十文钱就能听书喝茶吃小食,公子可要上去看看?”
我望向身旁的乌朔。
我是很想去听的,但他的中原话水平本来就不高,只堪堪能够勉强交流,怕是根本听不懂,让他陪我在上面一坐一两个时辰,实在是有些难为他了。
乌朔看出了我的心思,揉了揉我的脑袋道,“你想去就去,无论你要干什么,我都陪你。”
“谢谢你,阿朔,有你真好!”
我真心冲他莞尔,随他一道上去二楼,又将桌前的点心茶水都推到乌朔跟前,“阿朔,若是你觉得无聊,吃东西就好了。等我听完我们就走。”
乌朔看我如此关心他,别别扭扭地转过头,嘴角却是根本连压都压不住,只好咕哝哝地拿起茶水猛地往嘴里灌。
小食馆中的客官很多,都是为听相思引而来,三五人一桌,皆在津津乐道着话本当中的情节。
片刻后,说书人才姗姗到来。
这人是个白胡老头儿,一身长衫,精神抖擞,只见他将惊檀木一拍,馆中俱都安静下来。
老头儿便扯着嗓子开说,“上回说道,那哥哥被娘亲留于京城,托孤给了自己的故交抚养,而自己则怀着身孕,千里奔赴边疆寻夫。”
“可怜那将军忠心报国,却反被朝廷出卖,死无全尸,女子伤心欲绝,惊怒中动了胎气,生下个先天不足的男娃娃之后就咽了气,她的婢女抱着孱弱的男娃娃,连夜去到旁边的村寨请求收留,结果却被路过的歹匪所害,抢下婴孩,最后以十两银子的价格,卖给了旁人。”
“却说这两兄弟,就这么生生分离,再无相会之期。直到十九年后…弟弟因故千里迢迢来到京城,这两兄弟才终于…”
说书人话锋一转,“见面了。”
第060章 横夺爱(五)
22、
说书人所说的故事曲折离奇,情至动人,听后伤感难平。
惊堂木再次拍响,宣告终了,听书之人三三两两地散去了,我还坐在原地久久未动,仍沉在当中。
因这话本情节…实在是同我有着某种微妙的巧合。
若非一些小的细节有差,我简直都要以为这话本中的那个弟弟,便就是在写我了。
难道世间真有巧合,梅若笙有一个同我身世相似,已经过世了的弟弟?
他将他和弟弟的故事编撰成话本,广为传诵,目的又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