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病弱万人嫌意识觉醒后(137)+番外

作者: 燃鸦 阅读记录

乌朔在府门前等我。

我跳下马车,抿着唇扑进了他的怀里。

乌朔知道我今夜去看了许桑衡,什么话都没说,默默将我抱紧,抚着我发颤的脊背。

“妙妙宝,打雷了,我帮你把窗关紧。”

我卧榻之后,仍旧惶惶不安,只好将脑袋一直埋进被子里。

听到乌朔这么对我说,才掀开被子,向窗那边望去一眼。

果然一道白光闪过,紧接着便响起了轰鸣震雷。

我猛地打了一个激灵,突然想到一句古语:冬日惊雷,是为凶兆。

又想到,我的养母便就是在一个雷雨交加的夜里过世的,从那之后,我就极是惧怕打雷。

但今夜不知怎的,我偏不想睡觉了,想去听这雷。

于是,待乌朔睡熟之后,我便摸着黑,悄悄坐到窗边,近乎自虐似的,一遍一遍地去听这让我害怕的雷声。

眼里蓄积的泪水便是再控制不住,随着雷雨滚滚落下。

约摸到了后半夜,雷鸣才终于停了,雨声也听不大见了。

我咬着已经残破不堪的唇瓣,趴到桌上,只觉头晕脑胀,便干脆阖上了眼睛,可是,就在我将要失去意识的一刹,房门竟被人用力拍响。

我猛地爬将起身,屏着气息打开房门。

一个湿着脸的小厮跌跌撞撞地闯进来说,许桑衡刚刚在牢房里,用一根木簪插进心口,自戕死了。

第077章 身世谜(一)

1、

深冬日,大寒。

上京的冬在今年好似格外的绵长,骤雪下了整整七日还未停歇,而大宣朝野上下则更是弥漫着前所未有的压抑气氛。

太子容望上位以后,权力日盛,利用武德司协助其父皇肃清朝野,手段雷霆。

快至除夕的那段日子,每日都有大臣被脸覆玄铁面具的黑衣暗卫拖走,有些被查出罪证的甚至会当街处决,热血淋溅在白雪皑皑的长街,惹得上京城中的老百姓纷纷缩头侧目,人人自危。

有传言说,太子这是想清掉一批权势颇重的老臣,好培植自己的势力。

更有传言说,太子只是单纯的心性狠辣,大宣的未来,将会落于此等暴君之手。

就连我这个北燕世子也暂被下旨,不得离京,要随时接受传诏。

2、

这日雪小了些,我便乘车前往京郊梅林。

梅林是梅若笙的故居,亦是他的老师,梅山斋老先生生前所住之地,前世,我奉命去梅若笙的故居侍奉他时方才知晓,原来,比之上京城中气派的梅府,这里才是梅若笙真正的“家”。

故居坐落于大片寒梅林中,我跨步于林间穿过,只见头顶成丛的梅树在风中摇曳生姿,当真是落梅如雪,拂了满身的清冷梅香。

梅若笙已经坐在小院中等我了,他在檐廊下支了个红泥小炉,正烧着热水,冒出缭缭白烟。

我走来时,梅若笙正耐心地执了碳夹给炉火舔碳,他抬眼看见我,神情明显顿了一顿,许久才缓缓移开,道,“清妙,你穿红色,很是好看。”

“是吗?”

我今日穿了一身朱红色的羽缎鹤氅,腕骨上还戴了一双于贵妃当初赠与我的玉镯子,我在梅若笙身边坐下时,故意将袖口撩开一点点,将那双玉镯露出来。

我盯着他的眼睛,定定问他,“那我的这双玉镯好看吗?”

梅若笙看我一眼,旋而就低下头,盛水出壶,淡淡应着,“好看。”

“你的东西,都好看。”

“这可不是我的东西,这双玉镯是于贵妃送我的,我一直没有戴过,也是最近无意间把玩时才发现,这双玉镯上面的花纹竟然是我最喜欢的玉兰图案,所以才戴上了。”

“若说这贵妃娘娘也喜爱玉兰花,可宫里除了兰华苑,偏偏到处都没有玉兰花,老师,你知不知道这是为什么啊?”

梅若笙的手轻抖了抖,热水便就泼洒了些出来,他拿过我的茶盏,往放好茶叶和梅瓣的空盏里倒上煮沸的雪水,只此一瞬,茶香混合着梅雪的馨香便密密袭来。

梅若笙将泡好的茶递给我,对我道,“尝尝,这雪水是我五更天亮时所收,十分新鲜,在冬日天里,若是能同所喜之人,煮雪烹茶,向来亦是人生雅事。”

3、

所喜之人?

我心中十分不屑。

最近这两个月,梅若笙像是突然转了性子,开始频频向我表示关切和爱意。

但他却又能恪守住对我的承诺,发乎情而止乎礼,甚至连碰一下我的手都不曾有过。

便当真像是那皎皎如月的君子,但他越是如此,我便越觉得心里别扭不快。

因为我已经开始查探自己的身世了。

我先是派百吉领人回过一趟北燕,专程去查过那个买下我的侍妾家人,想知道她当年究竟是从何人手中买下我的,可百吉说,那个侍妾的家人都已经不在了,于是,这条线索就这么断了。

我又开始从京城这边着手。

我先想到的,是梅若笙写的那个话本,相思引。

我总觉得,梅若笙乃是当朝第一名士,他会写些坊间传诵的话本本就不合乎情理,除非,他这么做,是有他自己的目的。

更何况,我一直认为,梅若笙对于我的身世,必是知道的,他那次既在圣上面前承认,自己其实是长公主的孩子,那么,他的父亲又是谁呢?他姓梅,他的老师也姓梅,难道,他是长公主和梅山斋的孩子吗?可梅山斋人已作古,我无从得知,再说了,如果梅若笙真是梅山斋的孩子,他们为何不作父子相称,只作师徒相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