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男人不能当老婆(42)
毕竟公堂上虽然一拨未平一波又起,可宝丰县的旧案还不必与长安县的这一桩县试舞弊案混为一谈。
黄知府不晓得叶文彬是何态度,但是钦差发了话,他也只能提心吊胆地继续审案。
事实上也并没有什么好审的。
焦孟轲再也没什么反应,似乎是在终于将多年的冤屈一并倾泻出来之后便入了定,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像是尽人事听天命了。
事实上他也的确难逃被制裁的命运,毕竟从他这一番陈辞透露出来的意思,是他至少在长安县这桩案件中,并不清白。
黄知府很快就将这一桩案件审理得明白,林家的小厮为了给自己减轻罪责,甚至将原主是如何在无意间撞见县试考题交易现场,又是如何被逼着签下那一张一千两银子的借条都交代得清清楚楚。
如此一来,便更加佐证了谢柏峥的清白无辜。
堂上涉案之人,皆各归其位。
这一桩县试舞弊案,到此时才终于审理完成。黄知府叫衙役们将林秋笙一干人等全部收押,等待判决。
到了这个地步,就连林秋笙都惶惶不安,不敢再造次。
堂下的焦孟轲却在被押去大牢之前,向严徵问道:“提学官大人,此次县试,学生的文章得案首了吗?”
这大概是他的心魔了,经年已久。
-
这一桩案件从天微亮便开始审,如今已近午时。黄知府在得到叶、严二人的首肯后,开始最后的宣判:
“长安县学子郑文清,被实名举告县试舞弊一案,现已查明犯案的另有其人。你既无嫌疑,身上的枷具可摘下了。”
黄知府话一说完,便有衙役上来替郑文清解开枷具。
郑文清规规矩矩地拜谢堂上,只是不知是激动还是后怕,他抖得十分厉害,一时竟直不起身来。
黄知府复又看向谢柏峥:
“长安县学子谢柏峥,被指控买县试题欲行舞弊、诬陷同窗。如今也已证明是林秋笙毫无实据的诬告……”
“如今林秋笙等人已被关押,你也可以回家去了。”
谢柏峥原本就一身轻松,只是依照规矩行了一个学生礼,并未多言。
黄知府对谢柏峥心情十分复杂,若不是这书生从中做梗,哪里来这么多枝节横生,恐怕也审不出那姓焦的秀才。如今谢柏峥倒是清清白白,他反倒惹一身骚。
黄知府心中有气,又鉴于提学官在场,于是亡羊补牢一般收拾出一副拳拳之心对堂上两位学子道:
“你二人可以清清白白地回家去了。本府只盼你们归家后,不要因此生了得失心,还是要多读圣人文章,将来中了举人、进士也好报效朝廷与圣上!”
说完了这一番“他竟然还有脸说”的叮嘱,黄知府的惊堂木最后一落——
“退堂!”
-
惊堂木一落下,百姓们立马就议论开了。
因为实在过于精彩,大家伙离开时都显得有些依依不舍,即便要回家说给乡亲们听,都不晓得该从何说起。
从县试舞弊起,放火杀人、假和尚逃丁以及知府大人被告等等一系列的案情,都叫人惊得说不出话来。
大家凑到一起,七嘴八舌地讨论着这案子究竟是怎么被审出来的——
那一波三折的剧情里,仿佛都有某个人的身影,此人不仅在京城的大官们面前滔滔不绝,而且他还说得都对!
长安县莫非有什么大造化,竟出了一个这样有出息的年轻人?
第25章 不当老婆25
谢柏峥被这一桩案纠缠多日,总算能光明正大地走出公堂。
尽管他心知这桩公案波澜迭起,往后大约还有的纠缠,可那些事与他便没有什么关系了,那是叶文彬与严徵该操心的事。
或许还有霍靖川?
他眼神询问霍靖川,对方朝他点点头,谢柏峥便不再管他了。他独自一人,带着一身清白离开,头也不回。
围观的百姓们已经四散开,他在街边找了个铺子买了糖饼吃,一晚上没睡,且又在公堂上站了一上午,早已饥肠辘辘。
须臾间,他给卖糖饼的老伯付钱时,昨晚那位叶家军领队赶了上来,要亲自护送谢柏峥回家。
倒也不是他格外热心肠,而是他晓得谢柏峥的身份,又亲自见了他的本事,将来若是侯爷肯拉拔一二,这年轻人定然前途不可限量。此时待他殷勤些,将来定没有坏处。
于是谢柏峥便听了他一路夸,又知道了原来这位领队名叫叶英勇,听说是叶将军亲自取的名字。
既显出他是心腹,又衬得他格外威武霸气。
谢柏峥听得好笑,没想到那位叶将军的文风如此简单直白,看来是个性情中人。意外地,倒是和叶文彬不大相同。
老伯做的糖饼依旧松软香甜,谢柏峥多买了一份递给叶英勇,与他介绍:“咱们县里这位老伯做的糖饼最好吃,小哥也是昨晚忙到现在,尝尝吧。”
叶英勇受宠若惊地接过,他倒是并不馋这一口甜的,但这是不是得拿回去给小侯爷吃啊?他可不敢自己吃。
叶英勇借口道:“多谢郎君,我不饿,我回去再吃!”
谢柏峥笑笑,没再多说。到了小院门口,叶英勇从袖中取出了拿丝绢包着的那一道——
“心想事成”符。
谢柏峥很意外,他以为这道符已经是呈堂证供了,没想到还能回到他手里。
不论如何,应当是好事。
叶英勇道:“这是我家小侯爷叫我还给郎君的,小侯爷说这道平安符是国师的看家本事,不可轻易离身,应当物归原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