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上嫁(282)+番外

作者: 玉堂 阅读记录

周京臣关了灯。

硬实的胸膛裹住她脊背。

黑暗中,她没睡,他也醒着。

柔顺的发丝缠绕他臂弯,无声无息。

“周京臣。”

周京臣膝盖顶住她屁股,“嗯。”

“你什么时候喜欢我的。”

“不喜欢。”

程禧笑得一颠一颠,“听实话。”

“不记得了。”

他轻轻抚摸她,哄她睡。

是实话。

不记得了。

确实是很久,很模糊的一个答案了。

......

早晨,程禧闻着香味出来。

周京臣在厨房,背影一副人夫感。

“你哥哥五点起床,给你煮饭。”何姨一旁打下手,清洗着餐具。

“你煮的?”她半信半疑。

“尝尝。”周京臣解了围裙,“焖蘑菇,肉羹蛋,鸡汤。”

程禧耳熟,“是柏南送去病房的菜吧?”

“周公子记仇呢!”何姨调侃,“叶大公子会烧的菜,他也会烧。我教了他一个小时,他烧了一个小时。”

她算数,“现在八点...七点烧完菜,一个小时干什么了?”

何姨憋笑。

程禧恍然大悟,趴在桌上,“哥哥。”她瞳孔清澈,探究他。

四目相视,他不大自然,“怎么?”

“是何姨烧的!”程禧戳穿,“你烧的菜在垃圾桶。”

周京臣面色一僵。

她风风火火跑向厨房。

“禧儿!”周京臣三步并作两步,挡住她,“不在垃圾桶。”

程禧踮脚,越过他肩膀,“那一坨是什么?”

乌漆嘛黑的,散发出一股咸糊味。

“是焖蘑菇。”事情露馅儿了,何姨也不憋了,“周公子烫着手了,酱油瓶子扔锅里了。”

关怀,痛惜,流水儿似的流出她眼睛,“哥哥...”

周京臣笑了一声,安抚她,“不疼。”

“我新买的酱油和锅——”程禧扭头,检查煤气灶,“你糟蹋粮食。”

“程禧。”他牙缝挤出她名字。

她转过身,抓着他手,在冷水下揉搓。

“你三十岁生日礼物,我备好了。”

何姨悄悄出去,烟火气的厨房,只有他和她。

“我生日哪天?”

“十月二十九号。”她抬头。

周京臣任由她拿了抹布,擦他手,“提前五个月备了礼物?”

“万一...那会儿我没工夫送了。”

他心一揪。

脸色也笼罩了阴霾。

第249章 保不保得住这段情,留不留得下这个孩子

“孕中晚期了,浮肿了,下不来床呢?”她嘟囔,“我拄着拐去商场选礼物啊?”

周京臣揪着的心又落地了。

不禁自嘲太敏感,太心虚。

也隐隐感觉,程禧知道了什么。

他没勇气揭开。

倘若她不知道呢?一旦揭开,这道裂痕,这些恩怨,还保不保得住这段情,留不留得下这个孩子。

......

下午,周京臣回到李家那边,直奔逐月茶楼。

叶柏文在2号雅间等他。

“程禧呢?”

他一手松了松衣领,一手拉椅子,“胃口不舒服,没跟我过来。”

叶柏文蹙眉,“严不严重?”

“有保姆照顾。”周京臣坐下,“你们熟吗?”

“一般。”叶柏文如实说,“一共见过两面。一面是耿世清捅伤我哥,她在病房;一面,是百丽酒店。”

“吴长治羞辱她,多亏你出手了。”周京臣郑重其事道谢,“我欠你人情,有需要,我一定偿还。”

叶柏文没搭腔。

叶家的保姆说,程禧不嫁了,当不成大公子太太了。

原因是怀了周家的血脉。

叶柏文震惊之余,对周京臣意见不小,也想亲口质问程禧。否则,他不可能请了假,千里迢迢来南方。

“皮肤糙了,也黑了。”周京臣打量叶柏文。

“去云南跨省执行任务,晒的。”

他添了一杯茶,“不是休假?”

“对外的消息是休假。”叶柏文双手接过茶,“实际上,全年无休。尤其混一线的,披星戴月——”

话音未落,门推开了。

周夫人穿着旗袍,挎了爱马仕包,珠光宝气进来,“怎么挑了最小的雅间啊?”

“母亲。”周京臣起身,又和祝云楼夫妇打招呼,“祝副董,祝太太。”

叶柏文也恭敬起身,“周夫人。”

那些富太太,他是懒得理会的。

可官太太,不能怠慢了。

即使周淮康卸任了官职,后生小辈、局级以下的官儿,照样压了一头。

周夫人一头雾水,什么情况?

“柏文约了朋友,顺便喝杯茶。”周京臣主动解释。

太巧合了。

周夫人不是那么容易糊弄的,她支开叶柏文,“柏文去家里吧,你大哥在李宅住一星期了,兄弟聚一聚。我家老夫人也念叨你呢!市局最年轻的支队长,有出息。”

“先喝茶。”周京臣不放人,“稍后我也回去,和柏文乘一辆车。”

周夫人明白了。

笑容一点点消失殆尽。

什么屈服,什么‘追回’祝卿安,重新联姻...他从未承认过,是周家和李家乱猜的‘鸳鸯谱’。

真是胆大妄为!

又耍了祝家一次。

祝卿安挽着祝太太,瞟了一眼周京臣。高瘦清俊,油光水滑,几分风流恣意,掩盖不住的风华绝艳。

‘相亲’失败后,她私下打听过,周公子不风流,不粗鲁,是官宦子弟中,少有的稳重,博学,知书达理。

他故意的。

祝卿安心里不免较了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