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上嫁(361)+番外

作者: 玉堂 阅读记录

佣人一溜小跑报信儿,“老太太——京哥儿带着媳妇儿一起回来的!”

老夫人千盼万盼,拄着拐迎接,“肚子这么鼓了,人也胖了。”

“您别说她胖。”周京臣纠正,“说她漂亮,她爱听。否则她犯脾气了,我从天黑哄到天亮。”

佣人给程禧搬了一把软椅,挨着老夫人。

“快五个月了?”

周京臣坐在对面,怜爱瞧着她,“有了。”

老夫人稀罕外重孙,也心疼外孙媳妇,“禧儿年纪小,身子弱,豁出命为周家生孙儿,你以后好好疼她。小夫妻吵架了,不和睦了,你想一想她的不容易。”

“姑婆不提醒,我也疼她。”他喝了一口茶,“不信您问问禧儿,她怀了孕,我是不是更疼了。”

“禧儿,京哥儿疼你吗?”

她耍坏,不吭声。

周京臣恼了,“你故意冤枉我,欺负我是吧?”

程禧慢悠悠开口,“凑合吧。”

男人冷哼,“没良心。”

老夫人轻轻抚摸她肚皮,“叫礼礼?”

她点头,“大名叫周正修。”

“品行端正,修身养性...好名字。”老夫人瞟周京臣,“少学他爸爸,坑蒙拐骗小姑娘结婚生子,什么混账。”

程禧噗嗤笑。

“我坑谁了。”周京臣皱眉,“婚礼在筹备,挑一个吉利日子领证,这不是明媒正娶?”

“明媒正娶是真,老牛吃嫩草也是真,禧儿多大啊,亏你下得去手。”老夫人一边挖苦他,一边接过佣人递来的首饰盒,一只莹润水绿的翡翠镯子,“五月禧儿回李家,韵宁闹得厉害,我顾不上礼数,今天补上。”

程禧欢欢喜喜戴上,“姑婆,太贵重了...”

“姑婆的首饰没有不贵重的,送一件而已,送十件八件也送得起。”周京臣记仇,老夫人骂他老,他有仇必报,“禧儿是周家和李家的功臣,姑婆只给一个镯子,太小气了。”

佣人打趣,“京哥儿不坑小姑娘了,坑老夫人了。”

第320章 哥哥,救我

老夫人大方,一挥手,“去厢房,搬首饰。”

佣人捧了七、八个红木首饰匣,盒盖敞开,并列一排。

比珠宝店的款式都齐全,繁复,程禧没见过这阵仗,望着周京臣。

他一边喝茶,一边取笑,“发什么呆?你不挑,姑婆走个过场,又搬回厢房了,以后提起这茬儿,是你不要的,不是姑婆不给。”

“你违心不违心?”老夫人瞪眼,“你三岁尿床,裹什么哭什么,嫌热,嫌不舒服,光着屁股躺在我床上,金缂丝的床单,一寸丝一寸黄金,你一个月糟蹋一张,尿得湿汪汪的,我怪你了?”

佣人又取笑他,“京哥儿淘气,不仅仅是尿,偶尔拉稀,拉在老太太枕头底下,我们没注意,夜里老太太熏醒的。”

“他心眼坏!”老夫人抄起团扇,扔他,“不拉在明处,拉在暗处,我琢磨着,什么味儿啊?一掀枕头,那一滩黄澄澄的!”

程禧诧异,“哥哥?”

周京臣最怕她知道内幕,这些年,没少笑话她,招惹她,加上宠得她伶牙俐齿胆大包天了,她知道越多,他威严越低,日子没法过了。

“猴年马月的事,我当爹了,还揭短?”

老夫人握住程禧的手,“哥哥待你坏不坏?”

她歪着脑袋回忆,“以前坏,现在不坏了。”

“禧儿脾气大,治得服哥哥。”老夫人开怀大笑。

程禧选了一对凤凰耳环,一条翡翠项链,无论佣人怎么劝,她不肯再选。

“我替她选。”周京臣绕了一圈,在匣子里挑挑拣拣,老夫人的首饰基本是独一无二的定制款,或者拍卖行的,历史悠久材质纯粹,随便一款放在珠宝店,堪称是镇店之宝,饶是周京臣眼光挑剔,也入眼了,“一匣,三匣,七匣,整匣留下。”

“京哥儿真疼媳妇啊!”佣人哭笑不得,“搬空了老太太的家当。”

“是姑婆疼禧儿,我有样学样,疼媳妇。”周京臣一匣匣合上盖,码在椅子上,摩挲着程禧手腕的镯子,“每天戴一款,李家的外孙媳妇要体面,戴腻了,找姑婆买新的。”

程禧忍笑,推搡他,“我不像你,没皮没脸。”

周京臣端起茶桌上的琉璃灯,半透明的罩子,照出她面庞,“瞧你,什么德行。”

她凑近,仔细瞧,“花容月貌。”

“得了便宜卖乖。”

程禧啐他,扭头走。

他轻笑。

厨房准备了三个小时的营养餐,一上桌,老夫人一样样亲自尝了,才给程禧夹菜,“补蛋白,补钙,吃清淡,少吃辣,喉咙上火了,你遭罪。”

味道不酸不辣,她不爱吃,不愿辜负老夫人,硬着头皮吃。周京臣清楚她口味,小声哄,“将就一下,待会儿单独开小灶。”

程禧艰难咽下一块蒸排骨,“厨师会瞒着姑婆吗?”

“我自幼吃王伯伯烧鱼,和王伯伯的女儿是青梅竹马,他自然卖我面子。”周京臣似是有意勾她吃醋。

“和华菁菁订了娃娃亲,和厨师的女儿青梅竹马。”程禧皮笑肉不笑,“你年纪老了,开始修身养性了,年轻时,情史真风流啊。”

醋没吃,却挨了怼。

一句“年纪老了”,噎得周京臣没胃口了。

这时,饭堂的大门晃过一道人影,“嚯!丰盛啊。”

李慕白昂首阔步,经过周京臣,甚至不打招呼,“两点刚吃午饭,一家子饿着,为了等外人?”

老夫人反感,“哪有外人?”

“多了哪两个,哪两个是外人呗。”李慕白如今势力壮大,连亲爹也不搁在眼里了,何况是平辈的表兄弟,“一个姓周的,在李家地盘上摆什么威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