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上嫁(521)+番外

作者: 玉堂 阅读记录

他笑了一声,“傻话。”

“礼礼长大了,李氏家族有下一代继承人了,我踏实了。”李韵宁也笑,“你瞧,孙儿多么优秀啊。”

“稳重随京臣,机灵随禧儿。”周淮康视线移向周京臣夫妇,“我们女儿是大智若愚呢。”

“你袒护禧儿吧!”李韵宁半调侃,半训斥,“她天天闯祸,欺负京臣和珍珠。”

周淮康强撑精神,“不欺负正修吗?”

“她哪有道行欺负礼礼啊!”李韵宁揭她老底,“礼礼聪明,她讨不着便宜,总是吃瘪。”

“正修,不许逗妈妈。”周淮康拍了拍礼礼胳膊,“妈妈生你刚二十一岁,难产大出血,拼死拼活保了你。”

“妈妈在包子馅塞芥末,呛得我流鼻涕,我才在妈妈化妆品里洒面粉的。”周正修站在床头,“我会孝顺长辈,光耀家族,爷爷放心。”

周京臣一边安慰程禧,一边俯身,“父亲。”

“你教导正修和正仪,忠贞家族与妻子。我一生,犯下的孽,有过的愧,你万万不能重蹈覆辙。”周淮康瞳孔涣散,大口呼吸,“清白做人,坦荡做事,四方敬仰。”

“是。”周京臣跪下。

“爸爸——”程禧嚎啕大哭,“你别走...”

周淮康交代完,最后,抚摸李韵宁的脸,昔年风华绝代的姑娘,终是逃不过蹉跎,沧桑了。

“你老了。”

“七十岁了,谁不老啊。”李韵宁挨近,任由他摸,眷恋的,粗糙的,“淮康,我不后悔。”

“不后悔,就好。”他含泪笑,“我以为,你后悔了。”

“怨过你有了柏南,没悔过嫁给你。”她泪水滑入周淮康掌心,他一寸寸收拢。

乏了,累了。

脑袋渐渐不清醒。

淮安,淮锦,韵宁,柏南,菱花...

一张张面孔。

青春的,苍老的,鲜血淋漓的。

周淮康记得岭北街派出所,记得意气风发的同事,记得韵宁的父母,以及那场八十年代的岁月和灰橘色的旧巷子。

......

6月,黄昏。

岭北街派出所。

门口泊了一辆上海牌轿车,纯黑,崭新。

两名警员拎着炒饼路过,“呦呵,豪车啊,有钱人。”

另一名警员一扫,驾驶位是一个年轻女人,墨镜,长发,黄色短袖连衣裙,搭在方向盘的手佩戴了时髦的机械腕表,“大千金吧!八万块...一辈子工资不够买。”

“同志!”女人踩着高跟鞋下车,拦截他们,“我报案,丢了红棕色的牛皮包。”

她摘了墨镜,漂亮得冲击性。

五官深邃,白皙,浓艳。

混血美人。

在八十年代的市井,太稀罕了。

警员带她进派出所。

砖地,灰瓦墙,房顶吊了一盏管灯,一台小电视在播《霍元甲》。

火炉烧着水,嗡嗡响。

“淮康!这位女士丢了一个皮包。”

蹲在墙角铲煤球的男人没回头,“什么牌子的包,什么地方丢的?”

“百货大楼。”女人打量他,高个子,比其他警员清瘦,脊背却宽阔硬朗,“是手工订制的,没牌子,价值两三百吧。”

周淮康扔了铁铲,站起,“老城区的百货大楼是吧。”他一转身,女人一怔。

眉目蛮端正。

鼻梁沾了煤灰。

“姓名,住址。”他坐下,顺手给她挪了凳子。

“李韵宁,住李家大院。”

“门牌号。”

“整座大院都是我家的祖产。”她神情自然。

周淮康看了她一眼,记录。

“是李家的大小姐啊——”吃炒饼的俩警员咧嘴,“果然,名不虚传。”

李韵宁托着腮,“同志,你结婚了吗?”

“和包有关系吗?”周淮康反问。

她食指拨弄耳环,心怀鬼胎。

二叔委托她帮表姐介绍对象,她人脉广,表姐挑剔,不喜欢富家子弟,喜欢警校、军校的大学生,喜欢部门的公务人员,想当官太太。

她亦是。

有钱没意思,国内外的富太太、明星,她认识多了,麻木了,缺什么馋什么,有势力的权贵,才有意思。

他了解完情况,“失物有下落了,会通知你。”

李韵宁望向他搁在办公桌的警官证,寸头,面庞凌厉。

周淮康。

第416章 番外三十六 追求

李韵宁走后,何志捧了饭碗过来,“我妹妹在济文大学读大三,和李韵宁同系,不同班,她留过学,李老板的独生女。”他介绍李韵宁,“混血大美女,追她的从城南排到城北,家里三辆桑塔纳,李氏祖宅六百平米,祖宗有清朝的郡王,有打仗的功臣。”

周淮康没搭腔,“你吃打卤面吗?”他掀开铁饭盒,“我对象煮的。”

何志嫌弃他木讷,和其他同事聊了。

“淮康,你对象多大?”

“比我小一岁。”周淮康搅拌面条,“是纺织厂女工。”

“淮康对象特朴素,夏天蓝褂子,冬天花袄子,没换过衣服,俩人攒钱结婚呢!”

他低头嗦面。

下午,周淮康和何志去了一趟百货大楼,没摄像,没保安,全凭下苦功夫,从一楼爬六楼,全部角落统统翻了一遍,一连爬了四个小时,何志累瘫在台阶上,周淮康蹲在墙根扒垃圾桶,“小偷不会拎着包离开商场,一般情况,会藏个隐蔽地方,取了包内的财物,扔了包。”

“几百的牛皮包,小偷肯定卖二手市场。”何志拍裤子的土,“李大小姐珠光宝气,小偷即使不识货,也知道值钱。”

“不在二手市场。”周淮康信誓旦旦,“我线人叫二癞子,负责黑市销赃,我打听了,今天没新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