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当野心家变成美丽废物(525)

作者:礼蓝 阅读记录

蔺渝补充了一句:【我五月份入组,角色是娇生惯养的少爷,的确没必要在这时候给自己制造伤口,画蛇添足。】

万一真的留下伤痕得不偿失。

况且...

蔺渝:【况且手背上的特效妆是迎合热点,真的出现伤口,就很像是故意为之,卖惨虐粉了。】

系统反问:【你不是吗?】

蔺渝:【...感情刚才我的解释你一句都没听。】

他简单处理了伤口,重新上台和粉丝们打个招呼,表示自己情况不严重,让大家不要担心之后,才在粉丝恋恋不舍的叮嘱声里重新回到了休息室。

想来等一会儿“心痛蔺渝”就能上热搜榜单了。

他洗了澡,然后卸掉了为了配合舞台相对浓重些的眼妆,化了个清淡些的日常妆。

蔺渝对着镜子又检查了一下自己的容貌,然后从书包里摸出了一小瓶香水。

喷了喷手腕和颈后,确保香味能被闻到,但不会熏人。

系统:【这是什么?】

蔺渝:【这是前阵子“大牌明星连连看”的主持人群峰和国产某个牌子联名推出的香水,这一款叫“Once upon a time”,他说过是他最喜欢的香味。】

"Once upon a time"是一个常用的英文短语,用来开始一个故事,尤其是童话或寓言故事,翻译过来大概是...很久很久以前。

因此,能够唤起一些古老的,传统的氛围。

蔺渝拖廉望雪弄到了一瓶,他合作的某位音乐人和群峰有点交集。

系统问:【你喜欢这个味道吗?为什么?】

——“我觉得,这款香水的味道很特别,能够幻想出某种情景,比如说下着雨的周末下午,天色有点阴,在老房子里整理以前的旧物,掸掉灰尘拿出一沓以前写过的信,看见了信封里羊皮纸上褪色的吻痕。”

蔺渝侃侃而谈。

他坐在群峰面前的沙发里,双手交叠着放在膝头,工作人员们依旧是呈半圆状包围住他们,让录制现场略显得拥堵。

群峰闻言一愣。

他原本只是顺口问了一句蔺渝用的香水,对于对方这种不着痕迹的讨好,对于细节的把控有些惊讶,但并不反感。

却没想到蔺渝在听到自己的这个问题之后,居然会这么认真地描述。

“你看过我出道的那个采访?”他问。

群峰原本也是演员出身,后来外形条件限制,转向了主持人赛道发展,居然开辟出了一条新的天地。

但是他本人依旧有个“演员梦”,所以对于一些外形好,但是演技稀烂又不努力的人很容易不假辞色,才会有相关的“脾气差”的传闻冒出来。

蔺渝描述的这个画面,是群峰出道不多久的一个采访里,描绘他最喜欢的一个幻想画面时的回答。

蔺渝笑着说:“看过,所以闻到这瓶香水,就立刻在脑海里浮现起那时候您描述的场面了。”

群峰低头看了看膝头的提词板,顿了顿,觉得有那么一瞬间,他和蔺渝好像交换了身份:

话题是被蔺渝的香水味道吸引过去的,他主动问了问题,蔺渝却给了自己一个特别的回答,反而像是对方的刻意引导,也或许是自己想得太多了。

上次采访的时候,他认真打量过蔺渝。

那时候蔺渝还只是个青涩的,初出茅庐的小艺人,容貌出众,自我管理意识很强,聪明但内敛,初具锋芒却处事面面周到,他当时想着,或许对方有能够走红的可能性,但也不敢担保。

现在时间过去其实并不久,再次坐在自己面前的男孩,也不过是二十一岁的年纪,还那么年轻,无论是粉丝数量还是话题度,亦或者作品,都翻了几番。

他正在圈子里一步一个脚印地走着,不卑不亢。

再这样下去,大概真的要印证粉丝拿出来为偶像“镀金”所用的那个过分夸张的词了——

天降紫微星。

群峰这么想着,忍不住笑了起来。

“好,蔺渝。那么我们话不多说,现在就开始正式进行采访吧。”

第166章

五月五日,《七宗罪》电影上映当天,蔺渝转发了官方的微博。

“@BLUE组合蔺渝V:

等等?导演!有什么是我作为主演都不能知道的?!@导演洪爽。”

这条微博既是为电影做宣传,也是真情实感地惊呼——因为他从始至终,从看剧本到与导演讲戏,再到亲身演绎剧情,自以为自己很清楚剧中所有的埋线和每个人格的背景和秘密,最后却发现...

拍摄出来再一剪辑,他所以为的“以为”,有一部分和想象背道而驰。

洪爽对此表示,只有瞒过了主演,才能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瞒过大部分观众。

对方还特地在他的微博下评论:

“连演员都不知道的反转,才是好反转。[龇牙笑]”

相关热搜早早安排上,瞬间拉满了大众好奇心与期待值。

*

“标题:《七宗罪:多重反转的惊艳不会过时,从剧情到演员》

作为一名对小众悬疑片情有独钟,被批过“固执己见”的导演,洪爽的新作《七宗罪》自官宣以来就饱受争议。

不仅因为前一部作品《阴谋解码进行时》,“通篇悬疑层层剖开,只是抑郁症患者选择了绝望自尽”导致的口碑暴跌,还因为其在新作中大胆启用只出演过一部电影中男配的流量明星蔺渝,甚至不惜以“国民妹妹”彭睿函为其做配。

众所周知,洪爽的作品往往不随波逐流,不会刻意迎合大众口味,总是坚持自己的艺术追求,而这样的导演在新片中开始启用流量明星时,质疑声四起——人们不禁要问:这又是一次毫无例外的,艺术家最终对商业化投降的戏码吗?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