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你要老婆不要(35)

作者: 宋昭昭 阅读记录

第34章 折脊16

出宫好几天了,沈砚在想起赵仲最后那句话的时候,还是会一惊。

此生还从未有人说过这样的话,叫他教自己该如何爱人,沈砚在窗台边拨弄古琴的时候都有些心不在焉,恍然回过神,才发觉自己已经弹错了好几个音,他最终还是停手了,叹了口气,望向窗外的地锦。

“大人,可是要外出?”书童在窗外作了个揖。

“怎么?”

“听闻临州大旱,文书加急送到了京城,小的刚出门买菜,看有宫内的差使骑马去了内阁大人的府邸,这会儿怕是快到大人您这了。”

朝会十日一开,地方大旱这种事等到早朝就晚了,肯定是要先召重臣入宫商议的,沈砚领了翰林学士的官职,即便是今日休沐,按道理也要入宫去帮赵仲拿主意拟旨,他揉了揉眉心,看来今日又得进宫一趟。

“旱情,严重吗?”

“小的不知,但听说临州有地方县令为解燃眉之急,没等到朝廷的文书就私自开仓放粮了。”

“开仓放粮?”沈砚站了起来。

“是啊,”书童挠了挠头,“倒是个好官,可惜那乌纱帽是要保不住了。”

开仓这种大事必须要有朝廷首肯才行,那县令虽是好心想救百姓,但到底违背了章法,势必要被惩处,这几日沈砚闭门不出,竟都不知发生了这样的事,他还在思忖间,宫中的差使便到了。

“奉陛下口谕,请太傅大人入宫一趟。”

“陛下可有说,叫下官入宫是做什么?”沈砚问道。

“大概是与临州旱灾,以及彰县县令私自开仓一案有关。”差使抱拳回复道。

果然。

既然是民生大事,沈砚没有推辞的道理,他只垂下眼睫,拱手回礼道:“请差使稍等片刻,下官这就去更衣。”

沈砚转身就回去换了官袍,坐上了去宫中的马车。

·

马蹄声达达的,这算是他最近第二次入宫了,上一回他怕得厉害,还专门买了羊肉哄赵仲,这回穿着一身官服,也不知怎的就莫名心安了很多,马车路过闹市,有铺子在买糕点,沈砚犹豫了会儿,进去买了盒桂花糕。

等他到勤政殿中的时候,几位大人都已经到了,沈砚拎着糕点进来的身影还有些突兀,他默默把糕点往袖中藏了藏,没藏得下,对上前边赵仲诧异的目光。

“太傅真有闲心雅致,”首辅在那边阴阳怪气,“临州都大旱了,百姓吃不饱饭,您还能悠哉游哉地买份糕点进宫,怎么,是饿得慌?”

“沈卿过来吧。”没等他说话,赵仲就开口道,“纸笔都备好了,就等你来想想该如何拟旨。”

“是,陛下。”

一旁的首辅听得出赵仲的维护之语,冷哼一声不说话了。

等到沈砚从首辅身边走过的时候,隐约听见首辅在低声骂什么“攀附”与“小人”,他知道他和赵仲的事情,终究还是有风言风语传到了前朝。

许久后,赵仲看着他在旁边坐下,才开口道:“临州旱情传来得太迟,眼下已经饿死了不少人,朕欲派罗御史前往临州赈灾,开齐州的粮仓与灾民,几位爱卿可有什么异议?”

“回禀陛下,臣有异议,”罗御史拱手开口道,“运输粮米耗时耗力,臣看过舆图,发现与其运粮不如‘运人。’”

“移民就食?”赵仲问道。

“不错。陛下若首肯,臣愿意亲自护送灾民前往齐州,等灾民到达齐州州府之后,再行开仓放粮。”罗御史行礼道。

旁边几位大臣都点了点头。

“这倒也不失为一个办法,”赵仲坐在位置上思忖了片刻,“那便叫户部计算下两种法子的可行性,呈上来与朕看过再做决断——至于那个私自开仓的县令,是何许人也?”

“回陛下,臣听说那县令是临州祁里县小门户出身的,并没有什么身份背景。”首辅开口道,“不过他胆子倒是大,朝廷的旨意尚未传到,竟就私自开仓赈济灾民,如此目无章法之人,很该严惩。”

“所以爱卿的意思是,按规矩处置?”赵仲眉头微皱。

“是。”首辅掷地有声。

“首辅大人,”沈砚在旁边听了许久,忽然开口问道,“您饿过肚子吗?”

“什么?”首辅愣住。

“臣有些话想说,请陛下见谅。”沈砚拱手道。

赵仲摆了摆手。“但说无妨。”

“下官今日是饿着肚子来的,故而在来的路上买了盒桂花糕,”沈砚慢慢说道,“下官饿得受不了的时候,即便明知自己要入宫觐见,也忍不住想买些吃的,但想必首辅大人您是吃饱了肚子来的,因而觉得饿会儿也无妨。”

首辅甩袖冷嗤道:“本官才不似你这般没规没矩,仗着天子恩宠就在宫中肆意妄为。”

“下官买糕点的时候,确实是仗着天子恩宠,可买完糕点下官却忽然想到,下官不过饿了一两个时辰就受不了,临州的百姓却饿了一两个月——下官尚且可以寻铺子去买桂花糕,那敢问大人,百姓又该往何处买粮呢?”

首辅转过头来:“沈砚,你什么意思?”

沈砚坦然与首辅对视,目光清明。“临州早已大旱多月,以至于商贩无处卖粮,百姓无处买粮,此时若是因循守旧仍不开仓,难道是要让粮食都烂在粮仓里吗?”

“这是粮食烂不烂的问题吗?”首辅怒道,“私自开仓乃是重罪,这县令既然明知有罪也如此而为,就该知道这样作为的后果!难道因为他开仓对百姓是好事,开仓便不算是错事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