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妃怎么还没死(149)
庆丰放慢语速,继续道:“近日沈家确实出了件大事,说是沈家八小姐的未婚夫在乡试后的诗会上意外落水去世,沈家长辈原本打算将八小姐送去外地,等几年过后再重新定一门亲事,可是那位八小姐却闹着要出家去道观里做坤道……因为闹得不太像话,淮安地界的多多少少都知道一些,民间有说是沈家八小姐忠贞,也有的说,是沈家八小姐在外头偷偷养了人……”
姜蕙眉头微蹙:“就这些?”
“是。”庆丰垂首,迟疑着道,“主子,要不要让侯府再打探打探?”
“不必。”姜蕙微微摇头,“同陛下有关,查不出什么就不要再查了。”
“是。”庆丰应诺。
姜蕙便问起另一件事:“世子夫人那边有说什么吗?”
庆丰声音愈发低下去,小心翼翼道:“世子夫人说,这几年她悄悄检查过公主的遗物,都没什么问题,但还有一些东西拿不到,在……”
“在爹爹那里。”姜蕙平静地接上了这句话。
“是。”庆丰声如蚊讷。
姜蕙面色未变,挥退庆丰,坐回窗边思索片刻,召来红缨道:“本宫给你五日假,你领了出宫牌子回家探望探望,问些旧事。”
公主府的宫人,一部分回了内使司,一部分去了侯府,还有些放还了良籍,红缨的母亲便被放了良,托着侯府的关系申了女户,在上京开了一间小医馆,专为妇人看诊。
“是。”红缨近年愈发沉稳,静静应了是,已是明白了主子的意思。
姜蕙见她知事,微一颔首,又吩咐一句:“过几日侯府那边会送几个识字的小丫头到你母亲那里,还请她好生培养,届时你年纪到了,若想要出宫找个良人嫁了,直接同本宫说就是。”
红缨连忙跪地道:“主子,奴婢既是为报恩而来,就一心侍奉您和小主子,绝无出宫之意!”
姜蕙示意秋葵将她扶起来,温和笑道:“好了,本宫对你们,从不做那试探之事,方才说的话确实是真心实意,你们几个到了年纪,还是出宫去罢。”
红缨眼中含泪,坚定道:“主子,奴婢不出去。”
姜蕙见她如此,也不多话,叫人起来回去收拾,对身边跟着的秋葵晚菘道:“你们也是一样。”
晚菘静静道:”主子您在说胡话呢,奴婢同秋葵姐姐是一定要同您在一起的,若是出宫同别的什么人有了牵扯,怎么能保证一心向您呢,奴婢不会让未来有那样的可能。”
秋葵为姜蕙递上温水,虽然一句话没有说,但很明显同晚菘一个意思。
甚至第二日,这两个就把头发全部梳起来,让瑶华宫众宫人以姑姑称呼了。
姜蕙心中感动,主仆之情愈发深厚起来。
过了五日,红缨如期回宫,转进暖阁,同姜蕙回话。
她先说了侯府丫头的事:“……家母挑了两个年岁小些的跟着习医,一边学一边在医馆打下手,想来等她们大了,不说华佗在世,一些寻常病症都是能治的。”
“嗯,这就很好。”姜蕙微微颔首。
“至于大长公主的旧事……“红缨抬头看了一眼姜蕙,才继续道,“家母同奴婢说,她是乾宁十三年才到公主府上的,那时主子您刚出生不久。”
“阿娘那时身体尚好吗?”姜蕙问道。
“不是。”红缨摇摇头,低声道,“家母说,那时大长公主常常咳嗽,先皇曾数次派遣太医和医女入公主府请脉,家母便是那个时候进去的。”
姜蕙眉目一凝,阿娘的病,竟然生她的时候就有了?
红缨见姜蕙神色,又道:“家母还说,当时她是太医院的医女,因天赋卓绝受到了当时的院正的赏识,禀告先皇过后擢升为女医,她依稀记得,大长公主在怀上您之前,似乎已经重病过一场。”
姜蕙沉声道:“你母亲后来为阿娘诊脉时,有什么发现吗?”
红缨立即肃声道:“家母只说,大长公主肺经虚损,于寿数有碍。”
第131章 见红
“于寿数有碍?”
姜蕙站起身来,当初李御医和刘太医虽都提到承平大长公主的咳疾,但都说只需好好调养……
李御医是陛下的人,当时为了她不刺激她的身子,说些安慰之语尚能解释,刘太医……
姜蕙细细回想,记起来当时刘太医的原话——
“是有一些妨碍,不过不甚严重,只需好好调养便是……只是微臣看承平大长公主的脉象,像是近日吃了好些补气的药物,有些过于阳亢了。”
刘太医一家老小俱靠着侯府,这些年为她遮掩了许多事,甚至欺君之罪都犯了不知多少次,绝不可能背叛……那就是阿娘吃了药强行撑了一口气了。
她慢慢坐回圈椅上,默然片刻,轻声自语道:“这么说来,这确实是一桩旧疾,不是遭了谁的暗算,只不过,这桩旧疾的源头,还是乾宁年间的那场重病……在阿娘生我之前……”
红缨垂着头,不敢打扰。
半晌,姜蕙静静道:“你下去吧。”
“是。”红缨应诺。
年儿这时从屏风外探出一个小小的脑袋,举着手中的字帖对自家母亲道:“阿娘,年儿写完了!”
“好。”姜蕙眉间冰雪消融,走上前去,细细看了年儿写的大字,夸赞道,“年儿写得真好!”
年儿高兴道:“那阿娘今晚也给年儿念书!”
“好。”姜蕙自然答应,伸手慢慢将他脖颈上戴着的金镶玉长命锁下垂落的流苏整理好。
“阿娘不开心吗?”年儿突然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