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贵妃怎么还没死(156)

作者: 元子吃桑葚 阅读记录

又过了一段时日,姜蕙正坐在窗边看后宫各司的账簿,秋葵笑着从外头进来,手上还托着托盘,里头放着一方木雕牙牌。

进得里间,她对姜蕙道:“主子,寿昌郡主从云州回了上京,递了牌子想要入宫请安呢。”

寿昌郡主便是老睿王的女儿、左丞相的儿媳、魏氏女的亲生母亲。

姜蕙闻言,捻起牙牌看了一眼,微微颔首:“就明日吧,本宫也多年未见寿昌姨母了。”

“是。”秋葵应了一声,见姜蕙正拿着朱笔在账簿上勾勾画画,轻声道,“云州距上京算不得近了,寿昌郡主如此快就赶回了京城,想必是急着回来给魏家小姐定亲的。”

姜蕙“嗯”了一声,又圈出一个地方,合上账本,摞在一起,吩咐秋葵道:“递还给各司管事,十日过后重新拿来,拿不来,就回内使司再学一学。”

“奴婢省得。”秋葵点头道。

第二日天气正好,用过早膳,年儿带着华阳到花园子里玩,姜蕙在书案前临帖,不多时,庆丰便来禀告说,寿昌郡主已经到了。

照例把人请到花厅相见,姜蕙换过衣裳,亲自扶起行礼的寿昌郡主,然后才坐到主位上,笑道:“本宫同寿昌姨母,也有五六年未得见了。”

寿昌郡主四十出头的年纪,许是常年在外,肤色略有些黑,此时坐在云纹圈椅上,笑眯眯道:“妾随外子在任上多年,确实好多年都没见到安宁了。”

姜蕙以姨母相称,她自然说话也亲近。

寿昌郡主又道:“这次从云州带了些化橘红回来,这东西止痰消腻,正适合冬日里吃,安宁一定要尝尝。”

便有丫鬟从她身后出来,将一只漆盒递给晚菘过后,又行礼退了回去。

“让姨母费心了。”姜蕙颔首,“不知此次回京,可是要长待了?”

“外子这一任的任期还未到呢,也说不准。”寿昌郡主喝了一口茶,眉间染了几分愁绪,“不瞒安宁,妾此次回来,是为了我家那个小孽障的婚事,其实她自小就同人定了娃娃亲,只是因着还小,没有过明路,这回及笄了却是再拖不得了。”

看了姜蕙一眼,又轻声细语道:“家父已经上奏欲请陛下赐婚,若是能成,届时再让他们小两口进宫谢恩。”

又说了几句,起身告辞,走的时候还带着瑶华宫的赏赐。

不久之后,安景便捧着圣旨过来,请昭贵妃娘娘加盖凤印,赫然便是赐婚卢氏子与魏氏嫡女的旨意。

第137章 封后

建昭四年余下的日子在皇帝的催促下过的飞快。

建昭五年二月初二,皇帝立后,行封后大典。

太常寺卿于太极殿宣读立后旨意过后,又亲携封后圣旨于瑶华宫宣旨。

这十分不合规矩,但太常寺和礼部两个专司礼乐的地方都没能劝阻住皇帝,自然只能斟酌着重新梳理了一遍封后礼程,力求让皇帝陛下和皇后娘娘满意。

一大早,姜蕙便被秋葵晚菘叫起来,洗漱净面过后,穿上深青大袖、绣着五彩翚翟的袆衣,朱色衣缘上是织金云龙纹,再穿深青色蔽膝,戴革带双绶,佩白玉双佩……光是穿这身衣裳,便用了不少时间。

随后姜蕙又被扶着坐到妆台前,绾好头发,戴上九龙四凤冠,插十二花,贴珍珠花钿,诸事皆毕过后,才出瑶华宫,听太常寺卿宣旨完毕后,由正使左丞相、副使睿王奉迎,坐上重翟车,往太庙祭拜先祖、行册封礼。

萧晟穿着绣十二章纹的赤色衮衣,头戴十二旒冕,身后跟着身穿大朝服的百官,笑吟吟地等在太庙前。

重翟车一到,太常寺卿充当礼官请陛下迎皇后娘娘入殿。

礼乐阵阵,编钟的声音似远似近,萧晟走到重翟车前,掀开用翟羽做装饰的帷帘,扶着姜蕙下车。

冕旒挡住了他的神色,但那只伸过来的手在二月的天里却暖烘烘的,姜蕙慢慢将手放到萧晟掌中,随他并肩往太庙去。

礼乐渐入佳境,两侧百官跪拜,短短一段路,因着重重礼服和繁重首饰,走得很慢很慢。

太庙殿内却十分安静,这里供奉着大周历代皇帝皇后、亲王郡王,以及功高劳苦、配享太庙的臣子。

太常寺卿声音高昂而不失庄重,请皇帝同皇后祭拜先祖,待二人礼毕,身为宗正的老睿王请出玉牒,将姜蕙的名字记在萧晟后头,因她在贵妃位时已有封号,是为昭皇后姜氏。

往后,等到萧晟同姜蕙百年之后,姜蕙还会从帝谥,随着萧晟的谥号再定谥号,终其一生,都将冠上萧晟的印记。

之后,一只朱漆金涂银装的盒子被萧晟亲手放到姜蕙手中,里面用珉玉铺底,其上端端正正摆放着刻着篆文的盘交龙钮赤金宝印。

这便是皇后册宝了。

至此,册封礼毕,帝后自朝阳门入宫,于紫极殿行正礼,赐宴群臣;百官自正阳门入紫极殿观礼。

姜蕙被秋葵晚菘等宫人们伺候着换下身上繁复的袆衣,又穿上朱服,重新梳了头发,插上十二凤钗,同也换了一身玄色赤缘龙袍的萧晟一道,步入紫极殿。

紫极殿已经被宫掖司重新布置了一番,因着皇帝的心思,既喜庆热闹,又不失肃穆,让宫掖司的全福公公很是费了一番心思。

玉阶之上铺着朱色绣如意纹绒毯,御案上摆着精致的小碟肉食和两樽清酒,姜蕙和萧晟并肩坐在案后。

盛安拿起玉箸,各夹了一片肉放到萧晟和姜蕙面前的青釉蝠纹碗中,太常寺卿再次高声请帝后二人行同牢礼。

同牢礼,这却是大婚上才有的礼仪了。

上一篇: 莲绛 下一篇: 养成一头恶龙女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