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妃怎么还没死(216)
此刻年儿选了何锦如,姜蕙倒也不意外。
她陪着父子二人坐了一会儿,待莲子汤和乌梅浆喝完,便不打扰他们的正事,带着宫人离开了随意楼。
萧晟坐回御案后,同萧烺继续之前的话题,他道:“若是涝灾,修筑河道之法还算有些用处,只是年儿要仔细辨别,何人才是懂得水利之事的能用之人,像方才邢侍郎那道折子,便是有真才实学的。”
待萧烺点头过后,他接着道:“但若遇大旱,河道坑塘所蓄之水只能解一时之急,若要治灾,除了各地粮仓提前备好种粮以外,耐旱的食物也必不可少。”
萧烺道:“儿子明白,父皇曾经派司农丞试验良种,又命市舶司的海船搜寻各种作物,都是为了不使百姓难捱。”
萧晟颔首,又道:“除此之外,可能伴随的时疫、蝗灾,如何安抚受灾躁动的百姓,都要尽早考虑到。”
“是。”萧烺认真道,自袖中掏出一份折子递给萧晟,“儿子已经查阅过往前数十年的灾情奏折,写了些心得,还请父皇看过。”
萧晟接过那份厚厚的折子,打开粗看一眼,并不急着点评,反而道:“年儿,这些事情只是最理想的情况下你要考虑到的事情,甚至自会有历事多年的臣子替你考虑,你只需要批复准还是不准。你还要知道的,是如何用人。”
萧烺正襟危坐,肃容道:“谨听父皇教诲。”
萧晟微微一笑,漫不经心道:“此次朕派了你二弟、三弟往晋州去,他们如何做事,你要看,其余臣子和他们背后盘根错节的势力如何运转,你也要看。不管这些人心中转着何种想法,你只看一点,他们能否为你所用,若是能用,如何去用。”
萧烺没有立即回答,静静思索半晌,才出声道:“父皇,儿子现下随您朝堂听政,只粗略看出些门道,此次,请您准儿子入户部观政。”
“为何是户部?”萧晟并未生气,反而问道。
“户部管天下钱粮,个中往来,抽丝剥茧,自有蛛丝马迹。”萧烺答道。
“哦?”萧晟表情平静,又问,“那为何不去中书省或门下省观政?这两个地方或许更为方便。”
萧烺眼睛一弯,狡黠道:“父皇,儿子要是去了这两个地方,实在是担心别人在您面前说儿子的坏话。”
萧晟微一挑眉,偏头吩咐盛安道:“等会去取《太祖帝范》出来。”
“是。”盛安立即应道。
他又看了萧烺一眼,才道:“在这里读,不准带出去。”
“父皇?”萧烺微微一惊,忍不住又凑近了一点,低声道,“您……?”
萧晟却没有理会萧烺这句含糊的问话,重新翻开他递上来的折子,平静道:“九月平城秋狩,你来主持。”
*
晋州,知州府。
因皇帝早就吩咐了修筑河道坑塘,又推行各地种植良种,此次虽然雨水短缺,但总体情况还不算太糟。
三皇子这回没有混日子,老老实实地跟着户部侍郎、工部侍郎以及当地的一些官吏到处跑,生生累瘦了一圈。
他坐在八仙桌前灌完了一壶凉茶,这才抹了抹嘴,问正往外掏手巾的张水生道:“你可看清楚了,二哥真的收了?”
张水生一噎,讷讷道:“殿下,奴婢只看见万家老爷去了二殿下那边,至于收没收银子,奴婢没看到,奴婢也只是猜测……”
三皇子翻了个白眼,摆摆手道:“行了行了,反正我也不管闲事,咱们就当不知道。”
张水生却低声道:“殿下,这可是好机会,陛下此次遣您同二殿下过来,不就有考验之意,说不得等回去过后,便要……”
他四下张望一番,见门窗都关好了,这才继续道:“……便要立储了!”
“不是跟你说了吗,别跟着母妃瞎掺和,你家殿下没有这个心!”三皇子有些不耐烦,“没看我都累瘦了吗,去去去,快去厨房看看有什么好吃的,端些过来!”
“欸,欸!奴婢错了,奴婢该打!奴婢这就去给您端好吃的来!”张水生急忙请罪,匆匆离开了屋子。
一脸不耐烦的三皇子这才收敛了表情,心中暗道:父皇把我和二皇兄都派过来,到底是要看什么?真是在设下考验吗?
第192章 定计
三皇子重新琢磨了一番,自语道:“外头的雪莲没了,大皇姐被召入宫,崔姐夫被遣去出使匈奴,二皇兄和我被派到晋州……而大皇兄,却是自年初就开始入朝听政,现下也留在父皇身边……不对不对,大皇兄是个病秧子,父皇又正春秋鼎盛……”
他摇摇头,站起身在屋内走了几圈,目光自随手搁在壁桌上的荷包上扫过,忽然又偏头仔细瞧了瞧那只德妃亲手为他绣的荷包,低低道:“但是林院判前些日子频频去大皇兄那里,雪莲是真的没了吗?母后爱大皇兄和三妹妹如命,知道雪莲没了一事过后,为何表现如常?虽说大皇姐已经被父皇警告过了,甚至可以说失了父皇的宠爱,但母后难道就如此平静?”
他拿起那只绣着云纹的荷包,从里面掏出德妃放进去的平安符,恍然道:“……大皇兄,恐怕已经好了。”
但母后心思缜密,怎么会留如此明显的破绽让我看出来呢?
三皇子摩挲着手上用红布缠绕的平安符,静静思索。
我若没想到这一茬,还以为大皇兄是个病秧子,此次来晋州,虽然不敢偷懒,但必然不会刻意抢二皇兄的风头。毕竟,大皇姐勾结外族之事,只能是为了二皇兄,很难说二皇兄不知道这件事,父皇虽没有将此事公之于众,但是是绝对不会属意于他的,因此,自己便把风头让给他又如何,有二皇兄在前面当靶子,自己再慢慢“改邪归正”,对大皇兄百般友爱,才是最好的,说不得,还能得到母后的支持,靠上宁远侯府和那些宗室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