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宿主呆萌,主神持续诱宠中(177)
枳树妖愣了愣,旋即惊慌失措地飞快退后,躲进本体瑟瑟发抖。
那只手的主人一身灰色粗布僧袍,多半正是山顶寺庙的僧人。
僧与妖势不两立,今日他撞见它的真身,恐怕不会留它活到明早。
惶恐之余,树妖转念又想,近两百年它碌碌无为,立志要为百姓分担苦楚却至今无所成,既是平庸之辈,死了也不可惜。
但看那僧人走到树前,放下果子合掌一拜,随后向山上走去。
他……没杀了它?
枳树妖惊讶地久久回不过神,思忖着大约是对方年轻,无力收妖,便寻师父师兄助阵。
不过它忐忐忑忑等了数日,并未见高僧出面,反倒是那小僧隔三差五地过来,坐在悬崖边,背对枳树打坐。
一坐便是五六个时辰,从日出到日落,背脊挺直,从不坍塌。
树妖着实纳闷,又觉得十分敬佩,自己就没有对方的毅力,难怪灵天神君听不到它的祈求。
它每天叩拜那么一小会,哪里谈得上虔诚?
僧人面向山谷打坐,枳树妖趁他不在时,学着他的姿势,背靠树干身形若隐若现,边缘仿佛透明,寻常人根本看不出端倪。
经年累月,树妖发觉自己的悟性似乎有所提升,快要悟出点什么东西来。
妖怪的外貌几乎不再更改,凡人的长相时时刻刻都有变化,三年一晃而过,枳树妖暗中打量那僧人,观察到他褪去青涩,面部轮廓深刻成熟,透出老成持重的意味。
它不是有意窥视对方,只是日子太无聊,除去回想和槐树妖爷爷说说笑笑的时光,便是对着桑葚树絮絮叨叨,时而与林间小动物闲聊。
不知不觉中,它开始偷看僧人打坐,也不敢从正面看,鬼鬼祟祟猫在角落看对方的侧脸,恍恍惚惚地感觉那人身上如有金光笼罩。
尽管枳树妖见识少,眼下也明白,那僧人兴许来头不简单,保不齐……他是上天选中的真佛。
思及此,树妖拍拍脑门,它真是胆儿肥了,竟然妄断上苍之意。
佛祖庇佑,这两年山上的飞禽走兽多了好些,枳树妖交到新朋友,听大家聊起寺庙及那僧人的事。
说那寺中全体僧人心系百姓,哪怕所受香火不多,也要匀出大半救济穷苦民众,自己节衣缩食度日。
对待捐不起香火钱的信徒,他们从未不予理睬,法事照做,每月特定时日,住持会带着徒弟下山到困苦百姓家中,为其诵经祈福。
至于常来悬崖边静坐默念经文的年轻僧人,他是住持大师的关门弟子,法名慧寂,听闻深受住持器重,十次下山八次有他。
了解了这些,枳树妖看僧人的眼神格外崇敬,对方真真切切地做到普度众生。
所以,之后一次狂风暴雨发作,僧人一动不动地打坐,树妖默默伸长树枝,用叶子拼凑起来,为他遮风挡雨。
单薄的叶片不敌风雨侵袭,况且暴雨来势汹汹,僧人的衣袍早已被打湿,即便它费力抵挡,也依然时不时有雨水沾染他身。
但僧人像是毫无感知,身躯笔挺如松柏,在漫天雨幕中坐成一座雕塑。
枳树妖很佩服,对方意志坚定,丝毫不受外界干扰,日后必成大器。
傍晚,云销雨霁,到了僧人回寺庙的时候。
僧人站起身,掸了掸湿透的衣袍,折身到枳树跟前拱手拜谢:“多谢施主替小僧遮雨。”
他……称呼它什么?
枳树妖始料未及地怔住,迷迷瞪瞪地现出半透明人形,表情茫然又无措。
良久,树妖结结巴巴地开腔:“不必客气……你、你不怕我?不是,我是说,你不除掉我?”
上次捡果子这僧人没反应,它还能劝自己说对方没辨认出它是妖,以为它是无家可归的普通凡人。
可这次,他知道它用枝叶为他挡雨,显然看破了它的真实身份,那为何对它和颜悦色?
它是凡人谈之色变的妖怪啊。
僧人心平气和道:“施主未曾有害人之举,我佛慈悲,不以人妖区分,只分善恶。”
第4章 初始(3)
枳树妖愣愣地仰视对方,他眉眼低垂,神态温和,隐约显露佛祖怜悯众生之相。
原来,原来这世上还是有人不会因为它是妖而忌惮它的。
“请问施主姓名?小僧他日必以薄礼感谢施主。”
“不用、不用谢我……”树妖手忙脚乱地直摆手拒绝,温吞地想,名字,它没有名字。
曾经槐树妖爷爷一向“小妖怪”“小树妖”地叫它。
面前的僧人耐心等待它回答。
枳树妖挠挠头,记起一个久远却清晰的名字。
“宋西。”
从今日起,枳树妖有了自己的名字,便叫宋西。
……
隔天,僧人拿来两只白面馒头,说是谢礼。
宋西平常光喝露水,不用吃凡人食物,可僧人此举无异于把他看成普通人,他心里高兴。
更何况,按照朋友们的说法,庙里众僧一贯节俭,这馒头说不准是他们最好的斋饭,万万不可浪费。
僧人念经打坐,树妖捧着白面馒头窸窸窣窣地啃食,没有经验,一不小心噎到,白净小脸憋得通红发紫,差点栽倒在地。
眼前突然落下一片阴影,宋西抬眸,僧人递给他盛着清水的叶片,他接过去三两口喝干净,终于恢复如常。
经此意外,一人一妖间无形的壁垒打破,僧人再到此地静修,也会同宋西闲谈几句。
枳树妖感到尤为惊诧,自己居然能和凡人搭上话,这凡人未来或许就是得道高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