棺椁摇梦铃(175)
“老猫?”陆衎一愣,他果然没有看错,放眼再望那块地的地形,就像窝着一只猫,十分瘦长的猫。
他拧着眉头,又问:“什么是养尸地?”
阵阵阴风卷来,令周围的气氛,一下变得更加森冷可怕。
三枚带着陆衎撤到了安全的距离,左右张望了一会儿,找了块地势高点儿的小坡地,自上而下观望着远处的黑色土地。
“据记载,埋葬在养尸地的尸体不会自然腐坏,天长日久后,常年不腐的尸体,吸收月光精华,等到时机成熟了,僵硬的尸体就会身体屹立起来,成为行尸走肉的僵尸。这样的阴邪地方,就叫做养尸地。”
一般的养尸地,无论是时间和温度都会发生异常,比如土质阴寒,发黑松散,气闭性形成的阴森气场,会对活人造成压迫,很容易令人窒息或者出现奇怪的幻觉。
在养尸地附近,很少能看见有生物存活的情况,至少不可能有活物生活在其附近。
陆衎认真听着,抬眼远眺那块瘦长的猫形地,“这儿,应该不是普通的养尸地吧?”
凭自己对三枚的了解,若是区区一块养尸地,是不可能会让她露出那般凝重的神情的。
三枚歪头,看了陆衎一眼,见他神色正常,身上火气挺旺,情绪亦没有异常。
想来是刚才他们后撤得及时,没有被那养尸地周边的阴气影响到。
“你也感觉出不对劲了吧?”三枚伸手,竖起三根手指,慢声说道:“书上记载,所谓的养尸地,一般分为三种。”
“山川河流,大自然天然生成的地理环境,经过风吹雨打、日照月影,自然而然形成的大凶之地,此称作天然养尸地。”
陆衎:“既分有天然形成的,那便是有后天改造的养尸地。”
“正是。”
三枚一手背在身后,一手在虚空比划着,“这种一般是在原有的自然地貌,可能是平平无奇的一块山地,也可能是某处风水宝地,经过人为刻意改变了周围的环境,致使宝地变凶地。”
“还有一种呢?”陆衎看着三枚问道。
“还有一种,是无中生有。”
三枚伸出一根手指,轻轻地画了一个圆圈,“这种类型的养尸地,便不拘泥于自然山水风貌,随便选一块地儿,只要不让地气与尸体相互交汇,便可。”
“哦对了,地气指的是土地山川所赋的、能够促进迸发自然生机的灵气,隔绝了地气,聚阴旺盛,再以阴气滋养尸体,即便是一座普普通通的宅邸,也能养尸。”
虽然没什么限制,但操作难度比较大,想要保证周围环境绝对隐蔽阴寒,不是一件易事。
“那这黑渊里的,”陆衎将视线移到前方,看着偶尔闪过一瞬神秘寒光的猫形地,耳边时不时听见微弱的、好似呼吸的声音,“属于哪一种养尸地?”
三枚缓缓地伸出了四根手指,“属于第四种,活死人养尸地。”
陆衎拧眉:“活死人养尸地?”
“没错。”三枚点头,缓缓道来,“这个黑渊,毋庸置疑是一个极凶之地,然而地气却十分蓬勃。”
伸手拂过又开始汇聚起来的雾气,她慢声道:“这些白茫茫的烟气,在形成阴森雾瘴之前,应该就是从地下散发而出的地气。”
黑渊极凶,却地气强盛,按道理是绝对无法形成养尸地的,而且按照这深渊里的湿度,葬身在这儿的尸首,很容易腐朽溃烂才是。
然而事实是,除了遍布在高处的崖壁上的青苔之外,周围肉眼所过之处,几乎看不见一点绿色,全是白茫茫的烟雾。
陆衎问道:“有人改变了这儿的风水环境?”
三枚却是摇头,“若想将一个生机旺盛的地儿,变成一个合格的养尸地,只有釜底抽薪。”
“把这儿的生机,全部化作自己想要的阴气,为己所用。”说到这里,三枚不由叹了口气,“想要达到这个最终目的,必须用活人的阳寿作蛊。”
“活死人养尸地,简单来说,就是拿活人来养阴地。”
她的眉头皱成了一块疙瘩,强调道:“大量的活人!”
“人的本能即是求生,被活埋在地下的人互相争夺生机,不知不觉变相地互相残杀,最后存活下来的最强者,靠吞噬怨气和煞气,即成为蛊。”
然而活死人养尸这样惨无人道的邪术,是连邪修都不敢轻易触碰的禁术。
三枚之所以能了解得这样详细,皆因家中有个酷爱藏书读史的好娘亲。
陆衎将注意力从猫形地上移开,突然发现一直黏在三枚身边的木清梅不见了。
眉头一皱,他警惕地观察着四周,问道:“木清梅呢?”
“这地儿太阴了,阴得她一个幽冥都瑟瑟发抖,躲回自己的地儿去了。”三枚从锁魂箱里摸出了一只两指宽的紫铜色小铃铛。
木清梅身上被打了咒印,逃不出她的手掌心的,“估计她没想到,我们真的能找到这地儿来。”
诶,对啊,相比较自己对养尸地的一知半解,和陆衎的一无所知,在这儿呆了近五十年的木清梅,肯定比他们知道的更多。
这样想着,三枚扯了扯左手腕上的红绳,打算木清梅给拽到身边发问,却惊讶地发现,红绳的另一端,居然什么都没有!
木清梅居然破开了自己结下的咒印之术,逃了!
不可能!
咒印打上木清梅时,不管是她脸上痛苦狰狞的神情,还是剧烈挣扎的魂体,俱都十分真实,并非作假。
三枚若有所思地盯着那片养尸地,看着地面一上一下,十分微弱却很规律的浮动,陷入了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