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怀了权臣的崽(169)
江缨坐在院子里,她时而弹奏阳春白雪,时而照看小岁安。
她已经迫不及待等贺重锦回来,告诉他自己有孕的事。
突然,府上一名侍女火急火燎地赶了过来,焦急道:“不好了,不好了,相府外出事了,围着许多人,夫人赶快出去看看吧!”
第86章 夜幕(修)
江缨安顿好小岁安, 而后跟着红豆火急火燎地出了府。
只见贺相府外围着一大群衣衫褴褛的百姓,看样子是从颍州边关流到皇京的难民。
边关战事吃紧,由于担心大盛边关被大梁攻破,颍州的大部分百姓陆陆续续地迁移了出去, 而眼前这些人, 就是从颍州逃到这里的难民。
他们是明智的, 一旦大梁突破边关,攻进大盛,那么皇京将会是大盛最后的安全之地。
红豆高声道:“贺相夫人来了!”
“贺相夫人?”“她就是贺相的夫人!?”“贺相夫人, 求你施舍我们吧, 我们大老远从颍州逃到这里,身上没有银钱,已经三天三夜都没吃饭了!”“我们听说,贺大人曾经在西北治理过瘟疫,少年成名, 一定是个大善人!”
江缨:“你们是因为边关的战乱,所以才逃到这里的?”
提及大梁,难民们群起激愤。
“大梁皇帝害了我全家啊!”“我家儿子参了兵,死在战场上再也没回来。”“我丈夫也是, 孩子刚断奶, 他就去了战场, 事到如今也不知是死是活,连封家书都没送回来。”
江缨大抵是听懂了这些百姓们所说的意思, 于是对红豆道:“把府上的吃食拿出来,分发给这些百姓。”
“是, 夫人。”
听到要给他们吃食,难民们纷纷跪下, 朝江缨磕了好几个响头:“谢谢贺相夫人,贺大人与贺相夫人真是个大好人啊!天神会保佑你们的!”
江缨呆在了原地,良久之后,她有些不好意思地摆了摆手:“不必客气,这都是应该做的。”
不大一会儿,红豆和府中的下人把府邸里的吃食都拿了出来,看着饥肠辘辘地难民们吃着食物,江缨的心中浮起一种从未有过的自豪感。
从小到大,她在江家专心读书,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在学堂里始终是个透明之人,没有任何存在感,但是刚才,自己帮助了那么多的人,得到了那么多人的感谢。
这就是贺重锦每日都在做的事情吗?
好像,挺不错的。
红豆见江缨正在走神,开口道:“夫人,你在想什么?”
“去把贺重锦给我的黄金拿来,我们带着小岁安去街上买米,顺便雇佣几名能工巧匠,在城中各处搭建粥棚,为难民施粥。”
“黄金?”红豆惊讶道,“可那是夫人的聘礼,就这样买米了?”
江缨摇了摇头,对她说:“我已经得到了贺重锦的人了,还要那些聘礼做什么?国难当头,我既然有这样的能力,就理应出一份力。”
“知道了,小姐。”
兴许是边关打仗的缘故,今日的皇京也明显没那般热闹了,小岁安牵着江缨的手往前走,他好奇地问江缨:“娘亲,要带,岁安,去哪儿?”
江缨则答:“去买米。”
小岁安不解地皱眉:“可是娘亲,岁安,今天的诗,没背完。”
“比起诗,买米更加重要。”
“为什么?”
江缨笑了一下,告诫道:“因为书是一成不变的,外面的天地是千变万化的,有许多书中没有的知识,买米是知识,救济难民也是知识。”
一旁的红豆也在听着,听着江缨给小岁安讲大道理。
“岁安,娘亲不希望你是个博学多才的人。”江缨蹲下身子,温柔地摸了摸小岁安的头,“娘亲希望,你长大了能当上顶天立地的大英雄。”
“大英雄?”小岁安想了想,“娘亲,大,英雄,是像爹爹一样吗?”
江缨愣了一下,嘴角勾起浅笑:“对,像爹爹一样。”
温柔,善良,心系百姓,疼爱妻子,为国为民。
从早上开始着手搭建的粥棚,晌午的时候就已经搭建好了,得知贺相夫人在城中各处设立了粥棚,皇京之中涌进了更多的难民。
小岁安举着碗,在江缨用木勺盛满粥后,学着红豆的样子端给难民,他不仅负责端粥,还把兜里的糖水棍给了难民里的孩童。
“多好的小郎君啊。”“是啊,贺大人全家都是善人。”
江家的马车停在了江缨的粥棚附近,江夫人掀开车帘,便见江缨一身浅色襦裙,带着小岁安在为难民施粥。
江夫人的表情瞬间拉了下来:“江家的女儿,就是这样抛头露面?成什么样子?”
张妈妈劝道:“唉,夫人也别同小姐置气了。”
江缨说要脱离江家,在江夫人的眼里无疑是任性妄为,高贵的贺相夫人,竟然接触肮脏的难民。
看来,她是不得不好好管教这个女儿了,没有她的管束,今后迟早是废了!
江缨注意到了江家的马车,她看到江夫人从马车上下来,快步走到粥棚,准备当众把江缨拉走时,其中一名难民高声道:“这位就是贺相夫人的生母,江夫人吧!”
此话一出,难民们齐齐聚集了过来,纷纷夸赞道:“江夫人,你真是给百姓造福,生了个好女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