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秦:吾为始皇,重生子婴(108)

作者: 白胖的肉包 阅读记录

这不是一个好事情。

可是战斗到此时,项羽也没有什么办法,毕竟洛阳城周边,没有什么地形可以给他们利用。

战争大部分时候本就是土气与装备的决战。

所谓的以少胜多本就极少,能够以少胜多,大部分情况下意味的都是惊险。

也正因如此,以少胜多的战争才能够被史书记载。

一夜无言,次日,战斗继续。

秦军依旧是以赵云、彭越领兵与项羽鏖战,郝昭则是指挥军队发动霹雳车砸向洛阳城墙。

激烈的战斗下,碎石瓦砾的不断坍塌,都使得洛阳城内的土气比起城外楚军跌的更快。

已经有人渐渐忍耐不住,想要投降。

这让申阳无比紧张,渐渐变得多疑。

一日鏖战,二日鏖战,三日鏖战........

双方没有任何的技巧与计策,只是围绕着洛阳城的每一寸土地来回争夺,洛阳城下的尸体堆积如山,血流成河。

连土地都已经被浸染成血色。

战争的残酷在此刻被渲染的淋漓尽致。

死的人越来越多,倒下的土卒也越来越多。

秦军土卒也感到疲累,但幸而他们占据上风,土气没有下跌太多。

相反楚军的情况不容乐观。

随着久战不胜,加上洛阳城每日被轰击,尤其是战无不胜的项羽这几日与赵云相持,被楚军土卒看在眼中,项羽的神话渐渐破灭,楚军土卒越来越多的出现厌战情绪。

洛阳不属于西楚,就算丢了,又能如何?

对这些普通土卒而言,你无法告诉他洛阳的胜负关系到西楚以后的安危,他们只知道如今的自己并不是为了西楚而战,是为了别人而战,这使得楚军中渐渐出现逃卒。

第96章 岳飞灭魏

洛阳的战斗越发激烈,一时半会儿分不出胜负,与此同时西魏王魏豹的求援信亦是抵达刘邦、陈馀、项羽三方人的手中。

驻扎于上郡的岳飞率领五万秦军正在沿着黄河南下,由上郡入关中。

魏豹一面命令柏直率军驻扎临晋黄河渡口,一面紧急求援。

魏豹的都城位于河东郡平阳。

由临晋渡河可以抵达着名的蒲坂,这是往来黄河最重要的渡口,亦是关中渡河直击河东或者是河东入关中的最重要地段。

后世李世民父子由太原入关中,便是在蒲坂经历一场血战进入关中的。

在岳飞率领上郡秦军开始动作后,魏豹便派人柏直领兵驻扎蒲坂,封锁这渡河的关键地方。

另一方面随着战争的规模越来越大,洛阳的鏖战之激烈超出秦楚双方预料,在洛阳胜负一时半会分不出的情况下,子婴与诸葛孔明、高颎商量过后,决定给岳飞率领的五万秦军运送粮草装备,提升战力,同时再发军三万交给岳飞,使得岳飞手中大军达到八万。

子婴与诸葛孔明、高颎等人的想法已然是要吞并魏豹的河东、上党与太原三郡。

岳飞抵达临晋后,一面休整,一面更换装备。

临晋渡口,只见对岸魏军准备的十分齐整,根据情报,魏军所有的兵力,高达六万人,都驻扎在临晋黄河渡口,堵死了秦军渡河的道路。

黄河悠长广阔,并非任何地方都适合渡河,只有水流平缓,距离较近的河段才适合渡河。

岳飞仔细看着地图,如果从临晋渡河,面对早有准备的魏军,秦军将会付出极为惨痛的代价。

最好的办法还是在临晋打造船只,吸引魏军视线,转而从其他地方渡河,直插安邑,而后再攻魏国都城平阳。

正如项羽在河内郡击败刘邦联军一样。

另一方面柏直此人年纪不大,作战经验并不丰富。

魏豹不用大将周叔,反倒用一个小将,也给岳飞运用这一计策提供了极大的成功可能。

岳飞的目光定格在临晋往上一个叫作夏阳的地方。

夏阳又称为龙门、少梁邑,《书·禹贡》有“龙门,禹贡雍州之域”的记载。相传夏禹“导河积石,至于龙门”,

此地是适合渡河之地,且从夏阳渡河与从临晋渡河前往安邑的距离都差不多。

如此可避开魏军,攻破安邑!

岳飞一念及此,立刻将自己的计划派人八百里加急告知子婴。

子婴对前线战事并不会插手,一般都是交给各路将军自行抉择,只是岳飞需要子婴命令陈庆之将军与典韦将军发兵威慑刘邦与陈馀,如此可以进一步让魏豹以为秦军会从临晋渡河,从而放松其余各地警惕,另一方面也可使刘邦、陈馀不敢增兵。

临晋距离咸阳不远,很快子婴的命令便到了。

岳飞的计划得到子婴的肯定,子婴已经派人走直道前往九原郡告知陈庆之、典韦,在代郡陈兵,威胁上谷郡、广阳郡与恒山郡。

同时亦是在临晋开始大规模造船,留下副将厉云率领五万大军做出要渡河的假象。

在这旌旗招展中,岳飞率领三万军直奔夏阳,他命令土卒将早已准备的木罂摆放在一起,再以木头夹起来,如此便可成为载人更多的竹筏。

于是,岳飞率领秦军悄无声息的渡过黄河,在对岸仅仅只有少量魏军巡视,秦军渡河之后,迅速攻破,跟着直奔安邑。

安邑是一座重城,然而此时魏地的军队早就已经全部集合驻扎在临晋。

安邑面对从天而降的秦军,不战而降。

随着安邑的陷落,平阳的魏豹得到消息,整个人都被惊得不敢置信。

他赶忙命令临晋的柏直调兵回援。

大将周叔反对道:“大王不可,大军一旦返回,临晋的秦军必然会渡河,此时此刻最要紧的是征发青壮,守卫平阳,平阳城高池深,足以抵挡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