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秦:吾为始皇,重生子婴(22)

作者:白胖的肉包 阅读记录

雨纵身一扑,挡在郝昭身前,任由霸王枪贯穿他的胸膛。

他双手死死抓住霸王枪,这枪杆真粗啊,相当于军中所用长枪三个粗了。

雨目龇崩裂,咬碎牙齿。

“将军!”

“杀!!”

郝昭愣了一下,而后怒吼一声,悲怆呼啸,响彻城头。

他捡起地上一柄秦军长戈,蹲地斜向上刺去。

“杀!”

第19章 赵云急援,刘邦心思

悲愤的怒吼声响彻在函谷关城头之上,郝昭眼睁睁看着雨用性命给自己创造出的战机,拼尽全力将长戈刺出。

噗嗤!

长戈被项羽一手抓住,划破他的手掌,鲜血哗哗滴落。

“杀项羽!”

郝昭怒吼,面容上青筋狰狞,双手紧握长戈,奋力向前推。

与此同时,其余秦卒亦是挥动刀剑、长戈向着项羽劈头盖脸的罩去。

项羽终于感受到威胁。

缺乏帮手的他固然能杀不少人,可面对这上千劲卒,拖到最后必然是他身死。

大业未成,项羽作为项氏一族的顶梁柱,显然是不能死的。

霸王枪倏的往身前一拽,连带雨的尸体亦是向项羽飞来。

项羽飞起一脚,将雨踢飞,随后霸王枪在手中旋转舞动,只听叮叮当当之音不绝于耳,荡开所有兵器。

接着,撤手撒开郝昭刺来的长戈。

项羽凌空一跃,抓住云梯,飞速下落。

郝昭剧烈的喘着气,他已连张弓搭箭的力气都没有。

同时,心头亦是有着浓浓忧虑。

项羽实在是太勇猛了。

函谷关这样下去怕是难以守住。

若他是项羽,明日必定亲身攻城,再以大将黔布、龙且等人随他身后。

一旦登上城头,项羽开路,又有大将紧随其后,谁能挡住?

郝昭不由看向诸侯联军身后,他也该到了........

.........

赵云抬首,看向远处,等待散出去的斥候归来。

他率领三千秦卒一路疾驰而来,从武关到函谷关,没有一夕停顿。

如今只希望函谷关还没有被攻破。

为此,他甚至舍弃仍然占据武关的刘邦,将自己的后路都暴露出来。

幸而刘邦实力被大大削弱,峣关又已布置周密。

刘邦守卫武关实力有余,但进攻赵云却力有未逮。

(备注:历史上刘邦十月攻入关中在灞上接受子婴投降,他攻打峣关时间更加提前,项羽十二月攻函谷关,故而从武关支援函谷关时间上是来得及的。)

“诸位弟兄,距离函谷关已经不远。”

“大家饱食一顿,好好休息,明日趁势猛攻叛军!”

赵云吩咐下去,他深知一路疾行,对土卒体力消耗极大,必须好好休息,否则必然成为远来疲惫之兵,很容易被项羽击破。

不多时,前去查探的斥候赶来。

“将军,函谷关还在我们手中。”

“诸侯联军并未攻下,但根据我们抓的舌头所说,函谷关上秦将已经死去两人。”

“如今只有将军郝昭还在苦苦支撑。”

“今日项羽更是亲自攻上城头,差点斩首郝昭将军。”

“若非没有人支援项羽,怕是函谷关要被攻破。”

斥候的话让赵云重重的松口气。

幸亏赶到了,若是再晚一日,只怕函谷关就守不住了。

“斥候继续散开,警戒,防止被敌人发现偷袭。”

“唯!”

斥候迅速散开,警惕诸侯联军。

赵云这边没有开火做饭,只是吃着难以下咽的干粮,默默休息,补充体力,准备明日的大战。

赵云深知楚军强大,他的目的是解救函谷关,而非击败项羽。

最好的办法是袭击诸侯军队,避开楚军,待到诸侯大军军阵混乱之后,再想办法攻击楚军。

只要军阵一乱,诸侯联军就必败无疑。

.......

武关,刘邦眺望着东北方向,那是函谷关的方向。

他苦心积蓄的美髯已经被斩断,如今光秃秃的,极为难看。

刘邦经常不习惯的摩挲自己的下颌。

“沛公。”

张良来到他的身后,目露担忧。

他十分担心沛公就此一蹶不振。

“哈,子房,你来啦。”

刘邦神色自然,甚至面带笑意,没有一点点气馁之意。

这让张良一颗心放回原位,总算沛公仍然是他看重的沛公,百折不挠。

“现在赵云该是快到函谷关了吧。”

“不错,按照时辰估算,该到了。”

张良估算一下时间,十分肯定。

刘邦神色略微复杂。

“我是否做错了?”

他纵然无法出兵切断赵云后路,但派人提前通知项羽总是能做到的。

“沛公,我们派人了,只是都被赵云派人截杀了。”

张良沉声提醒。

刘邦稍稍沉默,旋即颔首点头。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他兵败峣关,损失惨重,大将夏侯婴、靳歙都已战死。

若不用些手段,只怕在义军中会彻底失去话语权。

“沛公,以项羽的实力,他只会稍稍承受损失,绝不会真有性命之危。”

“沛公不必担心。”

“眼下最重要一点便是若赵云回兵,武关守不住的情况下,沛公该去哪里。”

张良的话让刘邦不由握紧拳头,原本巴蜀关中便是他们早已决定好的根基之地。

如今入不得关中,这根基之地就要重新寻找。

作为根基之地,必然要足够稳固,富庶,安全,如果缺乏任何一个因素,就算不得根基之地。

“子房,失去关中、巴蜀,这天下哪里还有足够合适的根基之地呢?”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