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吾为始皇,重生子婴(71)
后来搬迁到邯郸,再后来张耳被封为常山王,就将自己的王都也选择在信都,改名襄国。
如今陈馀击败张耳,带着赵王歇重新占据赵地,将襄国又改回信都。
距离陈馀击败张耳已经过去一段时间,他没杀张耳,这段时间内,他除了辅佐赵王歇外,也在关注天下大事。
当得知秦军走直道击败章邯与董翳,如今重新占据上郡与九原郡,刘邦又全取燕地的时候,陈馀是十分高兴的。
尤其是田荣也击败济北王,胶东王与齐王,重新占据齐地,让陈馀意识到项羽手下的诸侯已经反了,配合大秦的东进,项羽自顾不暇,他绝无可能前来攻打自己。
“成安君,辽东王的使节到了,还带来了义帝的诏书。”
“哦?”
陈馀看向自己的心腹夏说,他很奇怪义帝的诏书中会写些什么。
夏说略微思考,沉声道:“君侯,刘邦不是无脑之人,眼下反抗项羽的形势大好,刘邦又是项羽盯的最严的人,他绝不会在这个时候打压我们,相反他极可能与我们合作。”
陈馀微微颔首,这样推测,义帝的诏书可能是好事。
于是陈馀命人去请赵王歇,等到赵王歇到了后,二人一起迎接义帝诏书。
果不其然,正如夏说推测的那样,义帝诏书当中承认他们的位置,又命令众位诸侯一起对付项羽。
陈馀大喜,接过诏书,安排使节下去休息。
使节道:“大王,我家大王说田荣只怕难以抵挡项羽,到那时候,赵国危险,所以我家大王的意思是若代王承认这一份诏书,便与代王您约定好时间,我家大王亲自前来与代王盟誓合兵,营救齐王。”
“只要燕赵齐联手,再加上秦人东出,项羽东西难以两顾,败亡就只是时间问题!”
陈馀愈发欣喜,果然如夏说所说,刘邦识大局,项羽能打仗,陈馀自然是知道的。
刘邦定然也知道,眼下的确是要救下齐王田荣,否则齐地一旦被项羽攻下,赵国就危险了。
“请使节回去告知辽东王,我在钜鹿郡的武遂城等待辽东王过来,共同盟约支援齐国!”
“唯!”
使节稍稍休息,即刻拿着陈馀的国书赶回蓟城。
时间紧迫,容不得他休息。
在陈馀与刘邦准备联手支援田荣的时候,齐地的情况却并不好。
田荣击败济北王,全取齐地,项羽大军就已经到了。
田荣决定在临淄城外与项羽决战。
伴随着急促的战鼓声,硝烟弥漫间,田荣的齐军开始发动进攻。
项羽亲自领兵出战,他挥动大戟,勇猛无敌,齐军被项羽直接率领亲卫击穿。
本来齐军的土气就不高,被项羽击穿后,更是土气大跌,土卒逃遁,田荣使出浑身解数都无法挽救这样的情况。
无奈之下,他只能任由齐军逃遁,自己则是想要逃回临淄,据城而守。
“田荣,哪里走?”
项羽暴喝一声,田荣下意识回头看去,只见一支箭矢横空,直接贯穿田荣的脑袋。
田荣一死,齐人更不会与项羽作战,整个齐军军队彻底溃败。
项羽朗声大笑,声音如雷炸响:“入城!”
楚军攻入临淄城,一时间到处着火,楚军烧杀抢掠,繁华的临淄城陷入火海之中,无数齐人倒在楚军的刀剑下。
于是齐人渐渐仇恨起楚人,偌大的临淄城暗流涌动。
第63章 天下大变,项羽之怒
从昔年管仲拜相之后,齐国得到发展,尤其是管仲重视商业,使得齐国国都临淄城繁华昌盛,是其余任何一座城池都比不了的。
再后来,秦始皇帝一统六合,齐王建投降,使得临淄城未曾遭遇战火,完整保留下来。
然而今日,西楚霸王项羽纵兵烧杀抢掠,整座临淄城都陷入一片火海之中,哀嚎痛哭之声不绝于耳,形势悲凉令人惨不忍睹!
项羽永远不会意识到,哪怕他再怎么能打仗,这样纵兵烧杀的行为都会迎来人们的反抗。
田横府宅,大门紧闭。
昔年田儋、田荣与田横三兄弟起兵,到如今,只剩下他一个人还活着。
府宅之外,齐民百姓的痛苦哀嚎如一柄钻子死死的钻入田横的心脏。
他握紧拳头,悲愤无比!
田荣落败身死,他虽然悲伤,却不怒,因为那是田荣为了自己的权力所必须付出的代价。
任何踏入这一场权力争夺的人,都应该有身死国灭的认知。
然而临淄百姓何罪?
“主公,此时您若不出,难道就眼睁睁看着这万千黎庶在楚人刀剑之下被欺凌折辱吗?”
“八百年临淄城,繁花似锦,难道要在您眼前付之一炬?”
门客声音铿锵,看着田横,等待他做出决定。
这些门客跟随田横已经多年,若今日田横不能给他们一个好的答复,他们也将会直接离开,再不辅佐田横。
齐人没有血性吗?
当年蒙恬大军一到,齐王建开城投降,惹得齐国成了战国七雄当中的笑话。
但齐人绝不是没有血性,田横厉声道:“今日,有死无生,集合兵将,另外派人前去赵国寻找陈馀,让他发兵!否则齐国覆灭,他亦是不能独存!”
“唯!”
众人齐声喝道。
田横一向得人心,正史中刘邦派韩信击破齐国后,田横与五百门客躲藏在海外岛屿之上。
刘邦下诏让田横赶赴长安,田横在首阳山自尽,消息传回之后,五百门客自尽于海岛之上,足见田横比起田儋、田荣更得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