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谋汉(120)

作者:绯雪非雪 阅读记录

次日,刘邦独坐龙榻,众臣子集于正殿,太子带着商山四皓。

刘邦故作惊讶,高声询问左右:“太子身后站着的是什么人?”

封建时代的朝会,没有皇帝的默认,莫说是四个老头,一只苍蝇都钻不进去。

皇帝戏瘾犯了,左右只得配合道:“回禀陛下,是四位须发皆白的长者。”

只听皇帝说道:“长者何人也,速通名姓。”众臣子纷纷侧目。

四皓自报家门:东园公唐秉、夏黄公崔广、绮里季吴实、甪里先生周术。

刘邦故作惊讶:“四皓隐居商山,是闻名天下的鸿儒。”叔孙通闻言,挺直了胸膛。只听皇帝继续说道:“朕多年来遣无数使者请四位出山,皆不可得。今日,尔等如何站在太子身侧?”

他原本打算听四人说皇后请他们出山,然后再趁机夸赞皇后一番。

谁知黄石公开口:“天下莫不愿为太子引颈死。陛下轻慢辱人,故臣等不愿不愿出山。太子仁而爱人,誉满天下。臣等愿为太子鞠躬尽瘁。”

和想象中的有出入,问题不大。刘邦对侍者低语:“请戚姬上殿。”

听说陛下要见自己,戚姬精心打扮了一番,喜滋滋过来了。

刘邦当众说道:“戚姬多次劝朕废掉太子,立她的儿子为太子。她昼夜啼哭,多次干扰朕的决策。”

众臣子面面相觑,一个个大脑高速运转,生怕跟不上皇帝的节奏。

刘邦说道:“太子羽翼已丰,四海归心,朕心甚慰。众卿当效忠于太子,如同效忠于我。”

太子才几岁?如何就羽翼丰满,四海归心了?

既然皇帝这么说了,众臣子便纷纷跪地,向太子宣誓效忠。

刘邦指着四皓,对戚姬说道:“吕后,真而主也。”

四皓咬牙切齿:“妖言祸主,奸人也。”

黄石公“昔有妺喜、褒姒、妲己,皆亡国之征兆也,使君臣离心,社稷动乱,是为不祥。臣愿效伊尹、吕尚,为国除害。”说着,举起手杖作势往戚姬身上打去。

戚姬尖叫着逃开,樊哙,娶了皇后的胞妹,自然而然就成了皇后的拥趸。他抽出佩剑,说道:“请容许臣杀了妖妃和孽子,以全陛下盛德。”

刘邦在宝座上岿然不动,文武两班自有好心人拦住黄石公和大将军,劝两位不要冲动。戚姬伤心极了,哭着跑出了大殿。

殿上,君臣笑作一团。

太傅之争

皇帝当着满朝文武的面称赞四皓为闻名天下的鸿儒,叔孙通属实坐不住了。这几人虽与他同为秦廷博士,可是连他的脚趾头都比不上。

叔孙通越想越气,自己深受始皇帝和二世的礼遇,帝国的宰相换了一茬又一茬,叔孙大人的位置是纹丝不动的。如今皇帝在神圣的朝会上抬举四皓,这让天下儒子如何看待他叔孙通?他身居高位,本就遭人忌惮。如今冒出来四个老头,动摇了他的位置,且不说有多少人在暗处,等着把他拉下水呢!

是日黄昏,帝后二人并肩而坐,欣赏歌舞,刘盈伏案写字,刘元趴在地板上搭积木。一家四口正其乐融融,叔孙通不请自来。

交戟侍卫拦住来人,口中高呼:“深宫禁苑,不得放肆!走,走!”

叔孙通更是呼天抢地:“陛下,陛下,臣冤枉得很!陛下,陛下,您睡得安稳吗?臣的一片赤胆忠心都被辜负了,奇耻大辱,奇耻大辱!”

刘邦皱眉:“何人在此喧哗!”

刘盈冷笑:“天威何在?”

刘邦屏退舞姬,走出殿外,远远看见叔孙通被数十名侍卫押着,嘴里仍旧呶呶不休。见了皇帝,叔孙通挣了几挣,拼死吼道:“臣昔年辞去太学博士之位,携门客百余人随沛公。如今陛下威震四海,就用不着臣了吗?”

刘邦挥手,令左右放人。叔孙通整了整衣冠,他穿着一袭华贵隆重的缯礼服,拉扯间衣服上多了许多的褶皱,狼狈而滑稽。

只见他头顶着《汉仪》,从大殿膝行至内室。刘邦大惊失色,慌忙拦住他的去路:“先生何故如此?”

刘盈起身,高呼:“来人,护驾!”

持扇的侍女们乱作一团,尖叫声此起彼伏。吕雉小跑至阶下,抱住刘元瑟瑟发抖,刘元嚎啕大哭。侍卫们鱼贯而入,将皇后太子一行人团团围住。

叔孙通面不改色,徐徐说道:“是臣打扰了陛下与娘娘的雅兴。”

刘邦不知他发得是什么疯,故一言不发,静待下文。

叔孙通跪在皇帝脚下,噗通噗通地磕头:“陛下,陛下,臣功在社稷啊!陛下的冷言冷语,着实伤透了臣的心。”

刘邦倒吸一口凉气,不知是哪句话说错了,于是吩咐左右:“与先生赐座,设宴。”又拍了拍叔孙通的肩膀,说道:“先生与我相逢于微时,你我自然比旁人不同。朕往日若有疏忽,请先生海涵。”

刘盈收拾笔墨,正欲告退。叔孙通叫住太子:“殿下近来在读什么书啊?”

“读你大爷!”刘盈腹诽,脸上却笑道,“是《礼记》。”

叔孙通来了精神,扬言道:“让我考考你。”

刘盈满脸黑线:“不必了。”

刘邦却说道:“叔孙大人是当世之鸿儒,盈儿莫要推辞。”

叔孙通闻言,放声纵哭:“天下儒生,以臣为首。臣辞官不受,变卖资财,携百余众从陛下,鞍前马后,未尝有丝毫不尽心。”

刘邦:“朕也未尝亏待过大人。”

叔孙通振振有词:“黄石之流,在太学时,给我提鞋都不够格,陛下竟在朝会之上赞许四人为当世鸿儒,分明是打臣的脸。”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