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汉(133)
傅氏见皇后温驯地点了点头,心想:她也不过如此。嘴上依然客气道:“那就谢过皇后了。”皇后回答:“谢谢。”
刘邦开始指挥宫人:“你们几个,带夫人下去休息。你们几个,去外黄接朕的女儿。”
“夫人请回吧,朕有许许多多的国是要做。”
傅氏心满意足地离开了,刘邦得意地看向吕雉,轻轻吐出四个字:“两难自解。”
吕雉羞愧极了,她垂着脑袋,两鬓的簪珥微微的摇:“妾身总觉得对不起傅氏。”
刘邦不解:“你有什么对不起她的?”
吕雉:“她这些年来独自抚养孩子,很不容易。更何况,她的女儿还要替我的女儿送死。”
刘邦和蔼地说:“是和亲,和亲,皇后切记不要说错。”
吕雉:“陛下原本是要娶她的,可是妾身却占据了她的皇后之位。原本应当是我的女儿去和亲,可是她却牺牲了自己的女儿。妾身应当补偿她。”
刘邦翻白眼,他要是真的想娶傅氏,早就娶了,更不至于趁着她大着肚子连夜逃跑。算了,这些话说来太长,也有损自己的形象。也罢,且探探她的口风:“皇后想怎样补偿她。”
吕雉也下定了决心:“妾身愿意把未央宫分给她一半。”
刘邦心想:我不愿意。于是说道:“傅氏不过是一个民妇,这样做于理不合,也会引得朝野非议。事情闹大了,对皇后,盈儿,元儿都不好。”
“傅氏在陛下落魄时接济您,又怀了您的孩子,请陛下给她一个名分,妾愿意和她分享未央宫。此举也是让天下臣民们知道,妾身不是容不下人的妒妇。”
刘邦无语凝噎:人果然是缺什么就要强调什么,天底下再也没有比吕雉更爱吃醋的女人了。他做汉王时,倒也有十余个年轻貌美的姬妾,自从吕雉回来,一个也不给近身。这个女人,把他的诸位爱妾丢在洛阳不说,居然要抬举傅氏这个老菜帮子,来彰显自己的贤良淑德。
吕雉见刘邦不说话,又做出楚楚可怜的模样:“陛下,陛下。”
“准奏,准奏。收了神通吧。”刘邦制止了她的下一步动作,这几日来他的脑细胞已经用完了,实在无暇和她周旋。
吕雉达到目的,开开心心地回去了。
吕雉确实在未央宫给傅氏安排了一座宫殿,但是刘邦时常去看望傅氏,吕雉醋意大发,没多久就把她迁到洛阳南宫去了。
汉宫春殿
待傅氏的女儿进宫后,刘邦向冒顿说明缘由:公主的年纪太小了,皇后爱女心切,故而以家人子代替公主和亲,请单于不要见怪。
冒顿惊讶不已:“我听说中原的天子一言九鼎,陛下此番出尔反尔是为何故?”
刘邦叹气:“皇后爱女心切,不忍远嫁。”
汉国的皇后,冒顿远远看过一眼,他好骏马和美姬,却不玩物丧志。
冒顿又问:“为君者,富有四海。何以妇人之言,而坏两国之谊?”这时的冒顿以为是刘邦反悔,拿皇后做借口。
刘邦骂道:“你要不要脸!朕的女儿才5岁。”
冒顿哑然,遂笑纳之。
汉国的皇后,究竟有何等的魅力,能够左右天子的外交决策!冒顿这么想着,在上苑四处闲逛。
忽然听见一个耳熟的声音:“审食其,这是什么?”
“这是冬青。”
冒顿连忙躲在假山背后,花木隐绰间看到了皇后在侍女的陪伴下游园,离皇后不远处竟然站着一个男人,想来就是那个审食其。
许是冒顿的眼神太锐利,那个男人转过身来。冒顿在心中赞叹:好清俊的一张脸。他看了看皇后,又看了看审食其,俊男美女立在一起,果然顺眼多了。
见皇后一行人走远,冒顿折了一枝冬青,沿原路返回。
刘邦心中奇怪,他又来做什么,却还是见了冒顿。
冒顿举着树枝,揶揄:“汉国天子真是慷慨,豁达,吾远不及也。”
刘邦见冒顿不住冷笑,于是屏退了侍从,悄声问:“单于何出此言?”
冒顿夹着嗓子,尖声尖气地说:“审食其,这是什么?这是冬青。”语毕,将树枝掷在地上,刘邦顿觉天旋地转,气血直往头顶涌,他下意识抓住坐榻的垫子,四周景致都褪了色。
冒顿见刘邦脸色苍白,于是捡起地上的树枝,拾级而上,在离龙座三步处停了下来,他强忍着笑意,一本正经地说:“皇帝陛下,这是冬青。”
刘邦问道:“你还听到了什么?”
冒顿朗声说道:“我远远见到您的妻子和一个年轻男人幽会,审食其,皇帝的宫中可有这号人吗?”
刘邦不作答,他看着冒顿手中的冬青,盛夏是冬青的季节,娇艳的红果果越看越绿。
冒顿神清气爽,骄傲地离开了。
刘邦气得几乎精神分裂,他在脑海里将两人碎尸万段,又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不要偏信匈奴人的一面之词。
刘邦从下午一直纠结到半夜,决定亲自前去,一探虚实。
临行前,他匆匆提上佩剑,想来不妥,又放回了原处。
皇帝只身潜入清凉殿,夜深人静,殿内只有十余名宫人值夜。见皇帝面色铁青,全身笼罩着威压,众侍女跪倒一片,大气也不敢出。
进了内室,掀开床幔,吕雉睡得正沉,万千青丝散落枕间衾上。他想为她拢起秀发,手却不受控制地按住了她的脖颈。
她的眼睛倏然张开,“陛下!”她惊呼。“贱人!”他反手扇了她一巴掌,打得她眼冒金星,提起她的长发,把她掀翻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