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到反派,养成个恋爱脑(91)
姜书予伸了个懒腰,点到为止,确定好方向,剩下的就靠她自己脑补了。
毕竟,人的想象那可是无穷无尽的。
“你的药钱我已经付了,要是想与我们一同回去,酉时一刻派药童到南边的百川书院来给带个话。”
“若是没等到,我们就自行回去,你自己随意。”
说完潇洒离去。
至此两根金簪的服务全部结束。
她回去后沈知季和阿狗都没有多问什么,一起出了医馆,在街头一处小摊点了三碗羊汤和一份煎饼。
羊汤加了姜醋,清爽酸辣,只是没有胡椒,那股子膻味压不住,姜书予有些喝不惯,只喝了一半就没再动,拿着半块煎饼磨牙似的小口小口地吃。
虽然羊肉不多,但是毕竟是荤腥,价格不低。
沈知季和阿狗喝得痛快,五个半煎饼刚刚够两人吃的,最后阿狗更是把她喝剩下的羊汤一饮而尽。
“你们还有事情要办吗?”沈知季问。
“没了。”上午就把整个镇子翻了个遍,也没看到周杨和二赖子的身影,东西也买得七七八八,只剩下驴车了。
“既如此就一起去吧,刚好我原也打算去百川书院的谋个职的。”他唯一能拿得出手的也只有这点才学了。
文人相惜,只盼着百川书院愿意给他个机会。
三人拎着东西往南走,一路出了镇子,沿路零零散散也有十几户。
一直到百川书院的牌匾映入眼帘。
书院占地不小,周围环境幽雅,外墙被竹林围绕,屋顶覆盖青瓦,反而更像是王都的建筑风格,飞檐翘角,风格古朴典雅。
大门紧闭,沈知季理了理衣冠,上前敲门。
没等一回,一老翁推门探出,“阁下是?”
“在下沈知季,曾任太仆少卿,被流放至此,特来拜见院长,若蒙不弃,求一见,以面呈鄙陋,望得赐教,不胜感激。”
老翁忙回了礼,两人有来有往的又说起话来。
姜书予听得脑袋发昏,手肘怼了怼阿狗,“你以后要是学成了,可千万别这样跟我说话,不然我真的会动手。”
“不会的。”阿狗乖巧答应,随后又道,“如果不学了不是更好?”
“你敢。”姜书予一掌拍在他背后,警告他,“今天刚给你买了笔墨你就说这话,信不信我打死你。”
阿狗忙保证会好好学的,让她放心。
那边两人说完了话,沈知季转过身来喊他们,“进来吧。”
前院有三两个穿着一样服饰的学生在扫地,院子内的风格延续她在外面看到的雅致。
三两步就能遇到一个拿着书的学生,氛围非常浓厚。
老翁一直引着三人进了一处小厅,略微有些陈旧的家具陈列,不见奢靡装饰,最多的便是书简。
非常符合姜书予对书院的想象,不由得也升起了想把阿狗也送进来的想法。
毕竟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还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就目前看,沈先生求职还是很顺利的,没有因为身份吃闭门羹。
老翁给他们上了茶,“院长出游不在书院内,如今院内一切事物都由钱夫子代为监院,他一会就来。”
沈知季连连道谢,一直到老翁出了小厅他才坐下。
没等太久,一白发老者自角门处进来,姜书予一眼就认出来人。
正是与他们一同流放的钱院长,毕竟当初他孙女就是她和阿狗亲手挖坑埋的。
显然,钱院长也认出了他们,“你们…你…你是沈知季…”
“钱院长?您…您怎么…”沈知季满脸惊愕,当初没等他到人,大家都以为他死在那次里戎族的屠杀中了。
没想到他没死,还成了百川书院的夫子和监院。 本书由LK团队为您独家整理
钱院长看到他们大概是想到了惨死的家人,瞬间罩上了一层萧暮。
三两句寒暄,他也没隐瞒,把当初的情况都一一讲述出来。
“当初被追杀…我滚下山坡昏过去,醒来后满山空无一人,我为了找囡囡在山中找了两天两夜,把所有死人都翻了一遍,却没有一个是她。”
“我抱有一丝希望,一路走一路找,结果没有丝毫消息,等到了北境已经比你们晚了一个多月了。”
钱院长擦了擦眼角的泪,继续道,“朱大人知道我是清明书院的院长后,特意把我安排到镇上,还让我到此任夫子…”
阿狗自然不知道当初他们埋的是谁,可姜书予知道。
见他此刻已经满头白发,一时有些拿不准要不要告诉他这个噩耗,毕竟没消息也是好消息,人有时候就是活一个念想。
略微思索了下,她还是先按下不表,等到沈先生这次求职定下来后再看。
沈知季与钱院长也算老相识,说出自己来意后,钱院长立刻拍下了板子。
“我是知你才学的,你能来自是再好不过,只是月俸与之前相差…”
沈知季忙弯腰行礼,“钱院长折煞我了,如今您能愿意给我机会已是抬举,月俸自然是该如何便如何。”
“好好好,那你后日便来吧,也别再叫我院长了…以后咱们便是同僚了。”
沈知季坚持不愿以同僚相称,只是换了个说法,尊为钱监院。
三人在百川书院待到了申时三刻便要起身告退。
从书院出来后,顺着院墙往回走,不过一会就看到了与来时不一样的场景。
小路两边有人牵着羊,有人拉着牛,还有人坐在驴车上四处攀谈。
俨然是一个牲畜集市。
姜书予大喜过望,快步走到自己的目标跟前,全场唯一的驴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