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鱼世子妃(110)
声音大的,连外面李家派来接亲的人都听见了。
随后一个身着体面檀紫色如意纹短衫,头发梳得溜光水滑,一看就是出身大户人家的嬷嬷带着身后几个伶俐的婢女抬着两担东西进了正堂。方嬷嬷手中还拿着一个金贵的紫檀木盒,对着沈无庸和柳氏福了福身,双手递上给沈蕙:“大姑娘大喜,世子妃本想亲自来道贺,奈何如今身子重了不好走动。这是世子妃特意挑选的,祝大姑娘与李家郎君恩爱不疑,百年好合。”
一见沈芙还特意让方嬷嬷过来添妆,柳氏觉得沈芙绝没有这么好心,生怕里面藏了什么对沈蕙不利的东西,失了理智,快步上前就要把它打下。还是沈无庸用力拉住她,在柳氏耳边小声说:“你干什么,这可是安王府送来的脸面,这么多人看着呢!”
柳氏生生止住脚步,却用眼神示意沈蕙不要接过。
沈蕙收到母亲的眼神,身子顿了顿。
沉默了一下,还是亲手接过来打开了。
一支颇费功夫精美的金簪就静静躺在盒子里,除此之外,什么其他的东西也没有。
沈蕙不否认,在打开之前,她也抱了一丝和母亲一样的想法,以为沈芙想对她做些什么。可是不知道为什么鬼使神差的,她还是打开了。
也许是因为,她忽然想起了那天她去安王府,沈芙对她说的那些话。
沈蕙忽然觉得,她好像从来没有认清过这个妹妹。也没有,感同身受地体会过她的处境。
静静地看着盒子里那支金簪好一会儿,沈蕙对方嬷嬷还了一个礼:“多谢二妹妹了。”
喜乐又开始吹吹打打,盖上盖头,过来迎亲的嬷嬷搀着沈蕙出了正堂。
柳氏无力地在椅子上坐下,直直看着沈蕙离开的背影。
她的儿子,已经被沈芙弄的人不人,鬼不鬼了。而柳氏心知肚明沈芙有多想报复她,怎么还会派人过来给蕙姐儿做脸面?
一定是像设计沈如山一样,藏的极深,提前设计,潜藏一年半载之后,再把沈蕙置于死地。
对于柳氏来说,沈芙送的这支金簪就像是在她心底埋下了一个隐患,不知道什么时候爆发,让她永远也放不下心。
此后惶恐难安,夜夜难眠。
杀人诛心,不过如此。
……
去南林巡盐的二皇子终于归京。此次巡盐,二皇子不仅严查了南林一带的盐务,还查出南州,荣州知州贪赃枉法,官商勾结,贩卖私盐,彻底肃清了南林一带的盐务。
而南林布政使管辖之下出了这样大的疏漏也是难辞其咎,好在这次巡盐他配合有功,这些年又将南林治理得颇为不错,也算是功过相抵。
但揪出两个“蠹虫”,承正帝已然十分满意。
动不得那刘信林,撤了两个知州也算是不错。承正帝在朝堂之上对二皇子燕泽大力夸奖,他每夸一句,太子的脸色就暗一层。
事到如今,太子虽然蠢,但是也能猜到二弟能如此顺畅地揪出这两个知州立功,与燕瞻脱不了干系。
那他之前设计的离间之计,在他们看来,岂不是个笑话!
太子燕鸿渐渐明白了什么,眼眸垂下,眼中一片晦暗。
承正帝对二皇子大力夸奖,封其为英王,特赐其入住乾德殿!
满朝文武恭贺声不断,都道二皇子贤德能干。
下了朝之后。
太子跪在御书房,对着承正帝重重磕了一个头:“父皇,还请您三思,您给二弟的权利已经超于我,您让天下人怎么看待我这个太子!”
话音落下,承正帝手一挥,一个笔洗重重从上方砸了下来。
太子瑟缩着往后退了下,却还是被砸到。
“你这是干什么,想逼宫吗?混账东西!”
承正帝怒声道,“你还知道你是个太子?无德无能,处处比不过你二弟,你还有什么颜面当这个太子!”
燕鸿额头上被砸出一道血痕,长跪不起:“儿臣自知无能,可儿臣从小到大,读书刻苦勤勉有加,从来都按照父皇的要求行事,从未违抗过您啊!”
“若是无能,勤奋又有何用!”承正帝不屑地哼了一声,“滚出去!否则朕必重罚你今□□君行径!”
太子一听,再不敢留,狼狈踉跄地起身离开御书房,只低下的眼睛里闪过一丝狠意。
等太子走出去后,高公公才走到承正帝身边说:“陛下放心,太子殿下总有一日会明白您的苦心的。”
承正帝没好气道:“不成气候的东西,这点事情就沉不住气了。”
老二与燕瞻合谋,他还没有老糊涂,如何不知。只是他明面上是抬举老二,实则也是借着老二削弱了燕瞻的势力。
南林那两个知州,不就是燕瞻的人?
好戏还在后头呢!
……
暮色四合之时,问梧院的书房里点了灯。 本书由LK团队为您独家整理
青玄脚步匆匆进来。
“宫里暗线来报,太子从御书房出来,被砸了满头的血。”
应是二皇子被封了英王,让太子坐不住了。
燕瞻头也没抬,只道:“知道了。”
还差一把火候。
看完了手上的札子,抬眼就见外面暮色沉沉,天色昏暗。
但对于一贯繁忙的燕瞻来说,这个时辰原本还不算晚。
……
而沈芙这个时候也还在昭华堂与安王妃一起说话闲聊。
她如今已经怀孕四个多月了,小腹凸起圆滚滚的。平常走路都有好几个婢女在周围随侍着,就怕出了什么闪失,
沈芙肚子里不管是男是女,也是安王府第一个小世子小郡主,可见金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