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咸鱼世子妃(121)

作者:如满月 阅读记录

沈芙重重合上那封信。

闭着眼睛沉思,他要告诉她什么呢?

而她的生母身世到底为何,若被人知晓竟会有杀生之祸?

沈芙思索了许久。

她的母亲为什么会一直被关在后院?她生前有什么遗愿未了?沈家对她母亲做了什么事?那两件遗物又关系到什么?她的母亲,到底有什么冤屈!

这些事,沈芙早就想弄明白。可是她不相信沈无庸会突然将埋藏了许久的秘密告知于她,这事实在太蹊跷了。

他拿这个她无法拒绝的理由让她去大召寺是想做什么呢?

沈芙放下信,坐在镜子前沉默思考了许久。

沈无庸言她的母亲身份不能被外人知晓,否则会惹来杀生之祸。这就意味着,沈芙若要去大召寺上香,就不能告诉任何一个人。

但生母的遗憾与悔恨,这世上若是沈无庸不说,大概再也没有重见天日的一天了。沈芙不能错过这个机会。所以即便知道这是个陷阱,沈芙也不得不跳。

她的好父亲到底想做什么呢?

沈芙身处后宅,能知道的事情并不多。但如今朝堂平静无波,似乎并没有什么大事,连燕瞻每天都回来得越来越早了。

……

第二日刚过未时,沈芙穿戴好,准备出发前去大召寺。

涉及到生母的身世,她不该告诉任何人,也不能轻信任何人。

她这个人,看起来随和没有脾气也没有原则,可是偏偏在沈家的事上,她从来没有告诉过任何人。

燕瞻猜到也罢,逼迫也罢,她未曾吐露过一个字。

如此坚定执拗,连她自己也不曾想到。

因为在这件事上,她不能出一点差错,也不会信任任何一个人……

可是……

沈芙走出房门,脚步忽然停下。

站着好一会儿,她叫来青芦,吩咐了几句,很快,青芦匆匆离开。

看着她离去的背影,沈芙收回视线,重新抬腿往王府门外走去。

上了马车才摘下了帽檐,露出打扮过的一张脸。

问梧院围得像铁桶一般,守卫不让她出门,沈芙便装成婢女,让方嬷嬷替她遮掩才出来。

今天的天色看起来还不错,万里无云,只是不知为何,似乎透着隐隐的压抑。

沈芙看了好一会儿天色,才吩咐前往大召寺。

按照沈无庸的要求,她只身前往,没有带一个侍卫。

……

今日的大召寺人烟稀少,香客寥寥无几。而门口几个僧人看着面容都比往常严肃些,紧绷的手指泄露了他们的紧张。

沈无庸手里点了三根香,正虔诚地对着佛祖跪拜。

门外丫鬟打扮的沈芙站定好一会儿,才慢慢走上前去。

门口两个僧人互相看了一眼,然后目光又警戒地往外逡巡,似乎是在查探些什么。

这两个僧人浑身没有慈悲佛香之气,反而散发着血腥气。哪里真的是什么僧人,分明是乔装的杀手。

果然没过一会儿就他们就看到了藏在树影后的暗卫身影。

这沈芙,还带了人来。

至于带了多少,没有看清楚形势前,他们不好轻举妄动。

沈无庸听到身后的脚步声,头也没回道:“芙儿,你来了?”

跪拜之后,接着把香插好。

沈芙也接过旁边僧人递来的香,跪在蒲团之上,虔诚的三拜。

沈无庸收到僧人眼神的示意,欲走过去试探:“芙儿,此间事事关重大,为父只能告诉你一人,你没有带人来吧?这可关乎我们全家,也包括你的性命啊!”

沈芙却已经起了身,离沈无庸几步远,不让他靠近:“父亲知道的,王府侍卫训练有素,绝不会多嘴,您大可放心!”

“你带了多少人?”沈无庸的脸色一瞬间就沉了下来。

“父亲不是来和我说我娘亲的事么?”沈芙奇怪地问,“怎么却只关心我带了多少人?”

沈无庸身体一僵,就听到沈芙继续说:“我刚出月子,夫君将我护得严密,就怕有人想加害于我。父亲,你觉得我的身边会有多少人?”

沈无庸顿时大怒:“你带了这么多人来,若有一人泄密,你这是要置我们全家于死地?为父如何告诉你?快将你的人撤走吧!”

沈芙却毫不退让:“父亲一而再地让我撤人是在打算些什么?总不是要害我吧?”

“你胡说什么?”沈无庸老脸涨红,“我可是你的亲生父亲,都道虎毒不食子,我怎么会害你?!”

沈芙:“既如此,父亲便说吧。若非要我撤人,那今天我便先回去了,您的外孙还在家里等着我呢!”

说完竟然毫不犹豫要走。

沈无庸怎么可能让沈芙走,在那僧人的示意下,决定先拖住她一段时间,以待他们调兵过来。

“等等。”沈无庸叫住她。

沈芙转身的脚步一顿:“看来父亲是愿意和我说了。”

沈无庸看着沈芙好一会儿,才叹了一口气道:“上次见你对为父有诸多误会,甚至因你母亲的事恨上了沈家。为父就在想,这些事是该告诉你了。很多事情,其实并非你想的那样是为父忘恩薄情……只是我亦是有很多的不得已。”

沈无庸谨慎地将声音放低,只让他们二人能听到。

故事的开始,是一个逃亡路上的年轻女子滚落悬崖,失去了记忆,被当时在深山安心温书备考的书生所救。

女子失了记忆,只记得书生是自己的救命恩人,得知书生家贫,凑不起上京赶考的路费,便拿出了自己身上所有的银钱。书生感激不已,许下承诺要娶女子为妻,并将她带回了家。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