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家人们谁懂啊,系统被始皇截胡了(148)

作者: 迢迢不休 阅读记录

小小的孩子,和鬼人精似的。

扶苏见状赶紧和黎姜说道:“黎先生,不怪黎普,黎普他不是有意的。”

黎姜指了指侧殿角落的一口大箱子,对着扶苏说道:“玉环不是有意的,难道这一箱子的东西都不是有意的么?”

【谁家这么大点的孩子这么有破坏力啊!】

【真的很离谱啊!】

【就说盖身上的小被子,已经坏了多少条了啊!】

黎姜叹了口气,养儿不易啊!

现在撕被,将来会不会给她撕了?

送走扶苏没一会,嬴政便宣召黎姜。

黎姜收拾了一下,嘱咐赵细在这看着黎普后,就去了大阳宫正殿。

嬴政正在羊皮纸上涂涂抹抹什么,看见黎姜来了,就将羊皮纸放在一旁。

看向黎姜说道:“淳于仆射和寡人说…”

“黎普的力气有些大,已经撕了不少书和衣服了,还将胡亥的衣服撕破了…”

这件事已经发生许久了,但嬴政一直都觉得没必要说,谁养的孩子谁心疼。

郑妃第一次见到衣服破破烂烂回去的胡亥时,可把她心疼坏了。

嬴政觉得这问题都是小问题,男孩子摔摔打打的,没什么太大的问题,当然也可能是因为胡亥来的时候,就让他心里有些不喜。

所以嬴政并没有放在心上。

这次来找黎姜,也是听了黎姜的话,所以嬴政觉得不能放任黎普这样下去了。

黎姜简直脸如火烧,她颇有一种自家熊孩子在外面惹祸,被对方家长找上门的窘迫之感,立刻和嬴政表示,给胡亥买一身衣服。

至于为什么是买,因为不会做。

谁知嬴政摇摇头:“寡人找你来,是因为黎普力气比寻常的孩子大很多,不如就让他提早去和朝中武将们去学一学。”

嬴政想了想,这朝中的武将,无疑是王翦或者王家人最合适,其次便是蒙武,蒙恬,可这两人…再想想…要不赵高也行…

黎姜认真的思索可行性,现在黎普就已经展露出与寻常孩子不同的性子,若是好好培养,也可能还会成为历史上有名的武将。

“那臣就多谢王上了。”

等黎姜要走时,就见嬴政又拿回那张羊皮纸,看着图纸的一瞬间,黎姜心中无比震惊。

【秦始皇陵!?】

【兵马俑坑?】

【政哥往上面写的是……名字?】

第129章 兵马俑的真相

嬴政正一笔一划的在陵墓旁的四方块中写着名字。

闻言笔就是一顿。

黎姜清楚他的陵墓,黎姜甚至一眼就看出来他陵墓旁兵马俑坑的布局。

难道他们挖开了他的墓?

思及此,嬴政直觉怒从心起。

大胆!他们好大的胆子!居然敢打扰他百年之后的安稳!

是谁!是谁挖了他的坟!

想到这,他抬起头,正巧看到黎姜震惊的眼神。

想着怎么从黎姜这里套套话,嬴政目露深思。

这坟对现在人来说,是一个神圣不可侵犯的地方,如果谁被挖了坟,简直是大灾难,意味着恨不得坟里的人家断子绝孙。

是谁那么恨他?

“黎国师,你来看看,寡人这陵墓布局,可有不妥?”

嬴政突然想到,可以让黎姜看一看他的陵寝,这样,他就有机会能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

【天啊!不是吧,政哥邀请我看他将来长眠之地啊!】

【千载难逢的机会啊!】

黎姜怎么会错过这次机会,历史上都没有揭开真面目的秦始皇陵,如今陵墓图就在她眼前缓缓铺开。

她轻咳两声:“那臣就斗胆看一看。”

黎姜走过去,看着羊皮纸卷上的宫殿,但她只是扫了一眼,就将目光重新定格在秦始皇陵附近的几个坑上面。

一张大大的秦始皇陵,用好几张羊皮缝制而成。

【原来这里面的兵俑都是有名字的啊~】

黎姜注意力看着嬴政在一个方块中,写着的一个个的名字。

嬴政跟随着黎姜的心声,看向那一个一个名字的墓室。

开口对黎姜讲解道:“这里面的每个名字,都是大秦征战他国时牺牲的将士。”

“他们都是立过赫赫战功的儿郎们。”

嬴政伸出手指:“这里是步兵。”

“这里是战车,这里是弩兵……”

嬴政每讲解一个地方,黎姜心里就备受震撼一次。

她怔愣的看着被象征着墓室的边框围住的一个个姓名,没想到这里面的名字,代表的却是实实在在的一个士兵。

甚至这些士兵在史书中都没有留下只言片语,没人知晓他们的过去,没人知晓他们的名字,但此时此刻,他们的名字却被他们的君主一笔一划的写在陵墓的图纸上。

“大秦战死沙场的儿郎们有很多,能找得到家人,能复述出他们相貌的,确认战死的,就是这些人。。”

嬴政看着手中的名单,和一个个名字。

“寡人会让最好的陶匠为他们烧制陶俑,待烧成之日,便让他们在地底长眠。”

黎姜的视线,一一扫过兵马俑的陵墓,一直到正中央,被一堆兵马俑围在中间的秦始皇陵。

除了最中间台阶上的棺椁位置,剩下其余的位置,和咸阳城一般无二。

上面密密麻麻的写满了名字。

能看的出来,上面的名字有些不是最近才写的,墨迹都已经微微褪色。

可饶是如此,嬴政并没有丝毫的不耐,甚至在百忙中抽出时间,一笔一笔的将他们的名字撰写在属于他自己的陵墓墓室中。

黎姜打量着整个陵墓的布局,有她熟悉的咸阳宫,还有咸阳宫外的城区,都变成了士兵们列队的地方,上面也布满了名字。

上一篇: 妈妈去哪了[年代] 下一篇: 山河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