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们谁懂啊,系统被始皇截胡了(270)
他和张良回过头,看着一群人骑着马在官道上飞驰。
“出什么事了?”
扶苏喃喃自语,就这么一会的功夫…出这么大的事?
等马群走到近前,扶苏和张良才看清,马匹上坐着的,都是朝廷大臣。
扶苏赶紧挥手拦下:“出什么事了?”
“长公子,咱们在追陛下。”
李斯抬头看了看远方变成黑点的车影回答道。
“什么!父皇在那个车中?”
扶苏心里一惊,果然这车是冲着父皇来的!
“没错,要不…”
李斯顿了顿,往前挪了挪:“殿下和臣共乘一骑?”
就这样,几人带上扶苏和张良,重新启程。
看完八卦,黎姜和田房再次开始探讨。
按田房的话来说,这蒸汽车的弊端,还是很多的。
比方多必须要牺牲一节车厢用来放置燃料。
“这燃料用没了,就要停车,去找燃料,要不然定能更快。根本不需三天就能到。”
田房说到这,又继续道:“还要人时时看着方向,停车的时候,要提前关闭阀门,要提前扳动装置。”
当然,这些所谓的弊端,在嬴政和黎姜这里根本什么都算不上。
【最初的火车既然行得通,那现如今也一定能行的通。】
【现在蒸汽机既然已经研制出来了,最初版的加长汽车也都行得通。】
【那火车也可以提上日程了。】
【两点之间直线最短,那肯定是遇山开山遇水架桥。】
当然,按照黎姜的规划,这火车道,也只是连接各郡城。
至于……
钱够不够?
人够不够安装铁轨的?
开玩笑,你是当小日子是死人不成?
你当那个岛屿真的是白给的?
她不榨干小日子最后一滴资源,她就对不起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明!
但这事儿要慢慢来,不能操之过急。
毕竟真的弄出来火车,到时候又要涉及到车站之类的调度。
还有火车轨道。
这可不是她自己一个人能完成的。
泱泱大秦,人才有的是,自己只要提出问题,自然就有人解决了。
所以上位者,只需要抛出问题就好。
自然会有人能解决出问题。
想当初的蒸汽机,她不也是随意和田房说了几句大概的原理,最后墨家人不也做出来了?
【只要铁路修起来,那距离将不是任何问题。】
【其实人工方面,自然肯定是体格雄壮的昆仑奴是首选。】
【当然,昆仑奴到手之前,可以让小日子过的不错的人,先来一批修路什么的,反正那群未开化的畜生,死了也不心疼。】
【我黎姜,罪在当代,功在千秋。】
【到了后世,谁不得说一句先生大义!】
第242章 车好,想拥有
嬴政发现跟着黎姜,这知识根本学不完。
一天一个新词汇,他已经写了厚厚一本词典。
按照自己的理解,标注这些黎姜口中的词语。
昆仑奴…那个是什么地方呢?
他只听过昆仑山。
还没等他研究出所以然,就见车子再次发出呜呜声伴随着刺耳的剎车声。
那声音真的直击人的耳膜,让人大脑瞬间嗡鸣。
“陛下…下马车吧?”
黎姜收回堵着耳朵的手,闭上微微张开的嘴,这声音倒是对他没什么伤害。
嬴政就看着黎姜嘎巴嘴,不说话……
黎姜懂了。
【政哥为了形象,没捂耳朵。】
【这是暂时性的嗡鸣失聪了啊。】
【怪不得我叫他下车,他们都没反应呢。】
嬴政一怔,耳朵听不见,但他却能实实在在的听到黎姜的心声。
也就是说……
黎姜的心声,是出现在他的脑海中。
嬴政站起身,从马车上下来。
九原郡的城门处一个人都没有。
之前说做见证提前出发的大臣们,都不知道被甩到哪去了。
“陛下,怎么样?这蒸汽车,不是臣吹吧?那真真是一日千里!”
田房看着一个人都没有的城门,笑着看向嬴政。
“不错!”
嬴政也十分高兴:“若是真如黎国师所言,能在我大秦的疆土上,修建一条长长的铁路,十多个车厢,那该有多壮观。”
那他日后出巡,得多方便?
再也无须担心有没有刺客。
又等了许久,才见远房传来踏踏的马蹄声响。
前面打头的正是扶苏和李斯。
这一路上,扶苏都提心吊胆的,看到嬴政和黎姜完好无缺的站在路边才松了口气。
“父皇,你没事真是太好了。”
扶苏的目光锐利的看向这怪异的车,想知道到底是何人,掳走了他的父皇和国师。
“朕能有什么事?”
嬴政看向众位大臣:“众卿有点慢啊。朕都在这等这么久了。”
“陛下,此车日行千里,良驹都比不上。”
“是啊!陛下,此车又是一大功绩!”
“看来田博士真的没有吹嘘,墨家机关术果真名不虚传!”
大家围着铁马车和田房以及陛下使劲吹彩虹屁。
甚至不少人暗戳戳的打探这车子造价多少?
贵不贵?
好想拥有一辆呀…
扶苏和张良听着群臣众星拱月似的捧着嬴政和田房,才知道,这车子,居然是田房做出来的。
“黎先生,这就是用蒸汽机做出来的?”
“没错,改进改进,将犁耙安上,就不需要牛耕地了,还有船,就不需要纤夫拉船了。”
黎姜对着扶苏和一旁的张良讲述着蒸汽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