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们谁懂啊,系统被始皇截胡了(493)
“这条线是中轴,因为朕也不知道未来大秦的帝王会打到哪里。”
嬴政指着蒙古郡那里的长城说道:“这里做中轴,进可攻没退可守。”
“若是朕的后辈们不争气,便可将这长城,作为最后的守御城墙。”
“若是朕的后辈们争气,那他们可以将这长城完全作为中轴线。”
【陛下可真是操碎了心。】
【直接就保障了不管如何,华夏至少也是这么大…】
“朕仔细想过了,长城就算造的再大,也要后辈子孙守得住才是。”
嬴政之前也想过,用长城将脚下这一片土地都围起来。
“所以朕设置六尺一座炮台,十尺一座了望台,十里一座烽火台。”
“日后若是再打下疆土,便能从了望台继续沿造。”
黎姜看着手中的图纸,每个郡城的交界处,都有了望台。
若是日后真的拿下这个州,那就能在了望台继续建造长城。
“这烽火台的染料,朕也让包响做一些醒目一些的,有别于烟花,但类似于烟花。”
“陛下,这都是次要的…”
黎姜看完图纸,就将图纸递给身后的赵高和胡亥等人。
“还是加固垫高靠谱…”
【免得日后被人将长城挖了…】
【还是垫高一些吧…】
嬴政听闻蹙眉,什么意思?
难道有人贼心不死?进犯中原?
修站台的外国人此时都已经赶到了。
西边并不是从嘉峪关开始,而是从西藏处开始,咸阳作为中心点。
这图纸也生动地展示了什么叫做条条大路通咸阳。
将嬴政和黎姜等人送到陇西郡后,火车就开始返回。
开始重新绕大秦一圈,去收这一年各郡城的粮税。
有了火车,各地往咸阳送赋税,也不需要千里迢迢的走很远。
更不用经很多人的手,遇到个天灾什么的,也不用哭唧唧的和嬴政说,路遇暴雨,所以税粮没了。
更不会有那种不长眼的山匪去火车前打劫。
可以说,火车运送粮税,减少了百分之八十的麻烦。
自然也斩断了那些贪官的心思,更没人敢在税粮上作假。
这次没有“山匪”,没有“天灾”这些中间商,他们也没法赚差价。
吕雉和吕泽还没出发,韩信和黎普就押送大伊万到了嬴政这里。
有了大伊万,不管开山,还是平地,都方便的很。
虽然嬴政压根不想平山,甚至还想将山再垫高一些,免得让人突破进来。
黎普带着大伊万到的时候,嬴政皱眉:“你没去打仗?”
“回陛下。这就去了,臣顺路为陛下送大伊万。”
黎普规规矩矩的回禀道。
“真慢…”
嬴政吐槽,这都几个月了,还没出发呢?
黎普没好意思说,太子研究图纸就研究了很久。
满朝文武都不敢言,这图纸画的到底是个啥…
黎姜看到黎普也很高兴,但想到他要去征战,还是嘱咐了两句。
“那边的人膀大腰圆的,你要注意一些。”
黎普点点头,怪不得他阿母不带他来呢,原来是来督工,干苦力。
果然世上只有阿母好…
第459章 给嬴政讲孟姜女的故事
黎普感动坏了,都说有娘的孩子是个宝。
他终于体会到了。
不是阿母不带他,而是他阿母舍不得让他干活!
在这督工还不如打仗去。
黎姜对着黎普不放心的嘱咐完,就让黎普韩信赶紧走,动工之前走。
“黎国师,陛下有请…”
黎姜叹了口气,上班真不容易…
“行了,你赶紧走吧,我就不留你了,我还得搬砖去。”
“这和你叙旧的功夫,还是我特意请假出来的。”
“最近要开工了,忙的紧。有什么话,等回咸阳再说吧。走吧。”
黎姜说完就招呼黎普一起走。
(搬砖:特指上班。)
“阿母…”
黎普感动的眼泪汪汪的:“阿母,你保重。”
黎姜嫌弃的看了一眼黎普:“我保重什么,我又不上战场。”
说完黎姜率先走了出去,她完全不担心黎普。
只要不去乌江吃榨菜,应该没大事。
黎普看着黎姜的背影,感动的湿了眼眶。
黎姜一边往嬴政那里走,心思一边飘远。
【后世一直有个未解之谜,都说长城的砖很重。】
【又说现在的人,个子矮。】
【那究竟是怎么建造的万里长城呢?】
【这回我知道了,是人高马大的歪果仁建造的啊!】
【黎普再不走,就很容易传成黎国师有一子。】
【天生神力,能扛鼎。】
【万里长城就是黎普背上来砖建造的。】
听着黎姜的心声,嬴政回头望去,就见黎姜边嘴角带着笑意边走了过来。
一看就知道心里想的事情都给自己逗笑了。
“你是不是想太多了?”
嬴政回身将手中的图纸递给蒙常山,走到黎姜身旁。
“朕倒是不知,黎普在你心里倒是有排山倒海之姿,居然一人就能将万里长城建造出来。”
黎姜看着嬴政:“陛下,您不懂,等一会儿臣给你讲个故事,您就知道为什么了。”
嬴政点头,并没有继续这个话题,转而说起了这长城的选址。
“朕想着最好是沿着山脉建造。像一条巨龙盘踞在大秦,守护大秦。”
黎姜闻言点头,不错,这很秦始皇。
“既然这选址都选在山脉上,那这往上面搬砖的事,就不是那么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