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们谁懂啊,系统被始皇截胡了(522)
说完将手中的“茶水”放在桌上,转身离去。
还茶呢!一壶水就放那么两三粒,能品出来个屁啊!
从在陇西开始,黎姜就没怎么上街逛过,临走了,也得逛逛街,看看有没有什么土特产。
就算没有,也得买两样。
要不然就是对到了异地的不尊重。
谁家出门不买两样当地的东西。
于是,黎姜出门时,还拉上了嬴政。
美其名曰:微服私访,探访民间。
一路上,黎姜东看看,西瞧瞧的,发现和咸阳的东西也没什么太大的出入。
嬴政被黎姜拉着出来,看民情,看完了就想要回去。
【陛下, 臣还没买特产呢,您再多等等。】
既然是微服私访,那就不能在外面喊陛下。
至于“政哥”……
那都是过去式了,在得知陛下能听到她心声,她就再也没喊过陛下“政哥”。
胡乱攀亲戚可要不得啊。
一直到四人快要将整条街的土路都压瓷实了,黎姜也没想好要买什么。
嬴政实在受不住了:“黎姜,回吧……”
“陛……”
黎姜张了张嘴,一时之间不知道喊什么。
“政兄。”
“政兄再等等,我马上就知道买什么了,已经有目标了……”
这条街铺子多的很,都有些让她挑花了眼。
只能走到一个小摊位上,花了点秦半两买了点小东西。
“小哥,请问下,咱们这有什么特产?”
货郎看着黎姜,没太懂小娘子口中的意思。
“就是,有什么比较出名的?”
黎姜补充道。
“有,西街的面,东街的瓜子,还有中街帮人免费书写对子家信的摊位,都是出名的。”
货郎笑着,给黎姜指了指方向。
第484章 普快,特快,巨快!
等四人重新站在中街上的摊位前时。
嬴政差点没骂娘,多少年的好涵养,也经不住黎姜的百般摧残。
“就这……?”
“就是咱们走了好几个时辰,你琢磨出来的特产?”
嬴政手指都隐隐有些发抖。
黎姜一脸无奈之色:“政兄,面带不走,瓜子一会回去顺路就买了,剩下的……”
“要不咱们一人写两封家书对子带回去,好歹也叫个特色呢?”
嬴政闭了闭眼,像哄苍蝇似的哄黎姜。
让她赶紧的吧。
想要胡亥写东西,何苦走这么多趟?
在府衙待着,等胡亥回来不更好?
胡亥和赵蓉蓉也一脸茫然的看着黎国师和嬴政。
“小哥,帮我们几人写点对子和家书。”
说完从身上掏了几个秦半两放在桌子上。
赵蓉蓉最先反应过来,摆摆手道:“国…这位姐姐,我们这里不收钱……”
黎姜一屁股坐在凳子上:“没事,姐姐不差钱,写吧……”
“随便写点就行。”
说完,她看向胡亥和赵蓉蓉:“你们这样不行,光出不进,永远不是办法,还有那镖局。”
“你们能一直掏钱请人?”
“你们才几个人,这一座城才多少人?”
两人同时抬头,看向黎姜。
胡亥将手中的对子写完,才重新看向黎姜。
“姐姐是也想劝我们放弃么?”
他眼里看着周边排队的百姓,还有路过的行人,眼里是从未有过的认真。
“哪怕在下散尽家财又如何?”
“在下只是想尽自己的一份力,力所能及的去帮他们一把,哪怕这一把,只是给远方的家人们送去只字片语。”
“哪怕这一把,只是将东家的馍馍送到西家去。”
“可你想过没有,你一人之力毕竟有限,你总不能一边帮着陇西郡的百姓,一边帮辽北郡的百姓吧?”
黎姜手指清点,看着另外一队百姓,排着队将手中的包裹递给镖局的人,由镖局识字的人,写上要送的地址,然后装车。
“你看看他们,城中百姓尚且有数,每日还有无数人排着队等着你帮忙运送包裹。”
“那其他的百姓呢?”
黎姜站起身,将这几张“特产”递到身后赵细的手中。
才转头看向胡亥:“若是你真想帮忙,就先在这呆几个月,我有个想法,等过几个月,会有人来和你交接。”
说完,黎姜便走到阴沉着脸的嬴政身边。
嘿嘿讨好一笑:“政兄,走吧,买完瓜子就齐活了。”
“你不是有挺多钱的么?怎么出来一趟,这么……吝啬?”
嬴政看着几人空空如也的双手,儿时他也曾和他的阿母在赵国逛过街。
那简直是进一家店铺,就不空手出来。
甚少见到黎姜这样的,光看不买……走的他都有些走不动了。
“陛下,您不懂,钱啊……就像那负心汉似的,撒手没。”
“臣得给黎普多攒点媳妇本。”
别的不说,这么多年,在别人眼里,黎姜可以算得上是富得流油。
当然,嬴政却不这么认为。
流入国师府的金饼是不少,但一部分都被黎姜开办新东方了。
而从新东方出来的人,又几乎都流向宫中。
可以说,嬴政没花一文钱,但却得了很多的实惠。
“等朕回去,赏你一些钗环首饰,女孩子家,还是要打扮打扮才行。”
在嬴政看来,没有女孩子不爱俏。
黎姜疑惑的看向嬴政,不明白怎么说首饰的事了。
她每日都要上朝,天天戴官帽,难道……?
【陛下是说,我可以戴头饰?】
嬴政皱眉,他也没说过不让她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