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金瓶梅同人)西门大官人在北宋末年(10)+番外
西门卿理一理衣摆,又整一整袖口,“人家是有夫之妇,我虽混不吝,犯法之事却也不做的。”
王婆听了这话一拍巴掌,哈哈大笑起来:“哈哈哈,大官人,你是衙门里常来常往的人物,还会怕犯法?若是这话传出去,怕是满清河县的人都要笑趴下哩!”
“怕不怕是一回事,但做不做,又是另一回事了。”
西门卿不吃她这一记激将法,自顾站起身:“再则,我家大娘子最是好性格,平时在外玩一玩尽都随我去了,可我也要念着她的好,不能做得太过火。”
临走前又甩下一句:“潘娘子那一竿子可把我打得狠了,甚至于当街昏迷,灌了好几天苦汤子,我恼恨都还不够呢。”
言外之意,记恨着呢,哪还有其他想法?
这也是他的真实想法,没找武大郎索要汤药费,都是看在武松的份儿上。
“干娘回见。”话音未落,人已经出门去了好远。
“大官人慢走!”
王婆站在原地半晌,才想明白了:到底是手眼通天的人物,虽然霸道风流,却也知晓分寸。
不是常人糊弄两句,就能抛却心中准绳的。
再有潘娘子那一竿子,让西门大官人受了一番大罪,怕是真已经恼恨上,哪里还能生出绮念来。
罢了,这一份风流钱着实赚不来了。
[‘挨光专家·王婆’羁绊值增加10点]
[‘挨光专家·王婆’羁绊值:40点]
[‘浪荡之妇·潘金莲’羁绊值:30点]
西门卿心里思量:之前王婆起了为他‘说媒’的心思,这是原著中重要剧情,羁绊值上涨30点。
他拒绝王婆‘说媒’,与原剧情相悖,羁绊值也上涨10点。
而潘金莲人虽不在,但西门卿拒绝和她‘挨光’,与原著重要剧情相悖,羁绊值也涨了30点。
由此他可以确定,与名著人物的羁绊值的增加,不必完全遵照名著既定剧情,哪怕与原剧情相悖也无妨,只要与名著人物产生交集、联系、交流,在不在场也一样无关紧要。
发挥空间更大,相应的难度系数降低了。
羁绊值点数给的也大方。
……
作者有话说:
男人挨光五要素,出自《金瓶梅》王婆语录。
*明律规定。
*《金瓶梅》王婆原话。
*馉饳,古时的一种圆形、有馅、用油煎或水煮的面食,一说即馄饨
第6章 路遇郓哥
◎重要小配角◎
西门卿从王婆茶坊出来没走多远,就看见一个长相乖觉的十五六岁少年,提着一篮子雪梨沿街叫卖。
这卖梨少年,想来就是那个郓哥了。
无论是在《水浒传》,还是《金瓶梅》里,郓哥都是一个重要小配角,是他告诉并喊来的武大郎,将西门庆和潘金莲捉奸在床。
郓哥本姓乔,家里只有一个高龄老爹,平日靠在县衙前这条街上的酒肆饭店里卖些时新果品糊口,不时还能得原身打发他一些生活资费。
这边乔郓哥今儿寻到了一篮子雪梨,提来街上叫卖,也顺道沿街寻一寻西门大官人,或许能赚上三五十钱回去养活老爹。
他一转头就见着了西门卿,眼睛歘地亮起,提着篮子跑上前来。
一边拱手作揖,一边声喏:“见过大官人!”
“今日从哪里寻得一篮子雪梨来卖?”西门卿伸手从篮子里挑出一个最大的梨,拿在手里上下颠抛着。
郓哥非但不心疼被拿走的大梨,反而是喜上眉梢:“从南门外一个果农手中寻来的,大官人只管尝一口,脆爽香甜得很哩!”
“你这梨再香甜,眼下我也是吃不下的。”这时候的蔬菜瓜果没有洒过农药,也没那乱七八糟的科技与狠活,纯纯的天然安全。
可入口的东西不过水洗一遍,他是下不去嘴的。
西门卿解下系在腰间的零钱荷包,丁零当啷倒出一把大约三十几文钱,递给郓哥:“接着,回去好好孝顺你老爹。”
郓哥欢喜地伸出双手接过,“谢过大官人!”
把三十几个铜板放怀里揣好了,就放下篮子‘咚’一声跪到地上,当街就给西门卿磕了一个响头:“给大官人磕头了!”
西门卿站得四平八稳,没被吓到,也没说些人人平等不用给他磕头之类的虚话。
“起吧,在这人来人往的大街上给我磕头,寒碜得很。”
时下祭拜天地菩萨,拜见皇帝和官员,向父母、长辈、老师问好请安,稍微正式郑重一点的场合,都要下跪磕头。
山东地界又是孔圣人故乡,更为讲究礼节,下跪磕头几乎是日常礼仪了,不算是折辱之举。
郓哥给他磕一个头而已,也没甚稀奇。
郓哥笑呵呵地站起来,拍拍腿上的泥土,又拱手作揖:“大官人予我的这份恩情,受这一个磕头确实寒碜了。”
西门卿手上不轻不重,一扇子敲在郓哥脑门上,“既然知道,以后过年过节就到我府上去,正正经经地磕上几个头。我还能亏了你不成?”
这一番话对乔郓哥来说就更加不是折辱了,反而是庇佑,是恩典!
“我、我,一定的!以后逢年过节,一定到府上去给大官人磕头!”激动地应下话,郓哥眼眶都湿润起来。
这可是西门大官人,清河县里无人敢对他说一个不字,他和老爹能得其庇佑,岂不是天大的好事!
年节里能去西门府上磕头的,无非是亲近晚辈、门下帮闲,他乔郓哥以后年节竟也能去西门府磕头了。
只论每回磕过头后,大官人随手赏他几个钱,几件旧衣裳或旧物件儿,便亏不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