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金瓶梅同人)西门大官人在北宋末年(101)+番外
而大官人素来慷慨,再没有比这更好的前程了!
前行之间,西门卿安排了钱三的去处:“先随我走完这一趟罢。若无意外,明年开年后,再随我到沧州去。”
“那时我给你赁一个住处,你替我看管一家店面。”
说过会发挥他的长处,那便不会是简单的看守店面。
钱三郑重领了任命:“小人一定不负大官人所托!”
西门卿按例又是一句:“我相信你。”做了结尾。
两人牵马走出街道后,重新翻身上马。
一打缰绳,往城外海边盐场方向疾驰而去。
……
……
两人到得盐场外,勒停马匹,驱马哒哒缓行向前。
西门卿也观察起农人口中,所谓红艳艳一道晚霞般的围墙。
与其说是围墙,不如称作城墙更贴切。
这堵墙是他参照边关城墙设计的,墙高三丈,平坦处底墙宽一丈、顶墙宽半丈,险峭处底墙宽三尺,顶墙宽一尺。
平坦处的城墙上,建有垛墙和垛口,墙上可走人把守。
走得近了抬头看,红墙占据了视野的半边,确实像是铺了半边天的晚霞。
再走近就到了城门洞前。
城门洞两边及内外各两人,共四人佩刀把守。
见到骑高头白马的来人,门外一人上前。先快速扫了一眼马背上的行李,见软软一团没藏长兵械,才抬眼看西门卿。
马上之人魁伟俊美,一身狐毛滚边蓝袍,腰垮一把带鞘细剑,脚踏翘角厚底鹿皮靴,端的是气势逼人!
眼珠转动思索间,笑颜询问:“可是西门大官人当面?”
西门卿并不下马,只颔首:“正是。”等着看守门人接下来的举动。
这人先是拱手作揖见过礼,“见过西门大官人!”
才又赔笑小心道:“可有身份印信叫小人观摩一番?”
西门卿脸色一冷,“我的印信也要验看?!”
马前守门人神色害怕,却还是磕磕巴巴地:“还,还是看一看为好……”
西门卿收回目光,解下马鞍上的包袱,掏出私章和官印,丢到马前守门人的怀中。
守门人忙不迭接住,抖着手捧住私章和官印验看起来,等看真切了,才双手递还给西门卿。
小心赔笑:“小人眼拙手慢,叫西门大官人久等,对不住对不住!”
西门卿接过放回包袱,顺手掏出来五串铜钱,叮叮当当五百文之数。
扔给守门人:“你这门守得不错!这钱拿去与那三个分了,买肉吃去。”
守门人慌忙接住,劫后余生时又惊又喜,忙不迭道谢:“谢大官人!!!”
门外另一人一直关注着这边的动静,也忙拜谢:“谢大官人赏!”
门洞里两人也注意着外面动静,一旦事不对劲,就会在门外两人拦截的空当,赶紧关上门。
现在看门洞外两人拜谢,虽没太听清事情原委,但看到扔给同僚的五串铜钱,也忙齐齐拜谢:“谢大官人!”
西门卿抬抬手,示意免礼,又勉励道:“你们守门守得很好,继续保持!”
离开无棣县前,他将盐场的护卫工作交给了云理守负责,毕竟他兄长是军中参将,耳濡目染下,他也懂些门道。
而眼下看来,云理守确实做得还不错。
骑马走过门洞,眼前豁然开朗一条宽阔平直的灰白大道!
马蹄踩踏上去,哒哒奏响。
大道两边,移栽了行道树木。
因是新近移过来的,树杈被修剪得光秃秃,但能想象明年开春,枝叶萌出的样子。
再过两年,便是绿荫如盖。
钱三看得满目震撼,要不是和大官人走在一起,他能翻下马趴地上抠一抠,摸一摸。
他可就走在传说的水泥路面哩!
西门卿也在仔细看水泥路面,确认路面每隔一段都有切缝,以应对热胀冷缩。
在转弯或陡坡处,也都有防滑纹,车马人行走时不易打滑。
又通过观察旁边路坎,估算路面垫层、基层和面层的厚度,一路看下来,也无偷工减料现象。
如此骑马行在水泥路面上,哒哒哒。
行了近一刻钟,终于到达张家村安置房小区外。
两旁山峰环抱,山间落下一个盆地,中有一带小河穿过,划分南北。
安置房每一座房子都是一个红色色块,为多口之家建造的北面安置房色块大,南面的单家独户色块小,大大小小,涂抹在苍翠之上。
宛如一张满纸苍翠中嵌入两颗红宝石的油画,色彩明艳饱满,观之眼前亦为之一清。
钱三就不由惊叹出声:“这红的绿的,真好看!”
“自然是好看的!”一道声音自身后响起。
原来是张家村一个村民,不知第几次前来,看他年后就能搬进去的新居。
村民以前没见过西门大官人,此时看见西门卿和钱三,只当是哪个贵客和护卫。
外人面前,自豪更是油然而生:“你们想来也是第一次看这般房屋吧?用比糯米浆都粘得更牢的水泥砂浆,层层垒砌红砖,架上梁椽后再铺盖红瓦。
最后如你们眼前所见,房屋坚固牢实又金碧辉煌!都城皇宫,也不过如此了罢!”
“你们也是来看稀奇的罢?可要进去看看?我是本村人,能带你们进去看看!”
钱三不敢抢话开口,只憨厚地笑着。
西门卿谢过村民好意,“在此谢过,只是我事忙,在外面看过一眼也就罢了。”
摩天大楼都见过不知凡几,一层的砖瓦房更不稀奇,且也就在外面还能看一个乡村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