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水浒传+金瓶梅同人)西门大官人在北宋末年(176)+番外

作者: 鸦泉 阅读记录

但建功立业,尤其他上有袭职参将的兄长,也正是他的夙愿。

“盐场在无棣县经营日久,县中官吏富户尽在掌控,有应伯爵应管事代领护卫队及盐民义军,镇守无棣县,可安枕无忧。”

最后是吴用,“横海军攻下不过一二日功夫,吴某倒也有了些管治谋算。”

西门卿:“加亮先生如何谋算,快快请讲。”

吴用摇起羽扇,不疾不徐道来:“当日毒杀横海军中尉官,便是顾虑来日整顿横海军时,那等贪图享乐、军纪散乱之辈,会成为阻碍。

而今军中小旗、总旗、百户几乎尽去,便是千户亦不足半数,更有出城游玩的横海军统领——节度副使沈瀚文,亦捉拿在押。”

“至此,整顿横海军的阻碍尽消,可以放手施为了。”

虽然吴用计谋毒辣,但确实高效至极,西门卿也夸赞:“加亮先生深谋远虑,令人佩服。”

“承蒙大官人谬赞。”吴用受过夸奖,又接着说:“吴某当时想,横海军降兵一万五千,我等此处盐军方才五六千,数目悬殊,需得尽早整顿收编,恐迟则生事。”

西门卿:“加亮先生所虑甚是。”

还是那句话,施恩立威的机会日后多得是,很没必要在事业初创时就搞勾心斗角那一套。

吴用得到西门卿理解,心中安定,又说道:“因而受纳降兵时,吴某当场便向一万五千降兵宣告,盐军对降兵待遇良好。于是降兵尽数归心,当即拜服。”

“接着,吴某又将缴获的十万斤粮草推出,兑现粮饷承诺,给降兵和盐军发下同等粮饷。降兵此前大多常年饥饿,于是莫不感激涕零,再次拜服。”

“之后,吴某将横海军中尚存的尉官们点出,蒙眼背对降兵而战,令众降兵审判。

若该尉官素日不得人心,欲令其死便远避之,若尉官素日德行才能无可指摘,欲令其生,便无声站于背后。”

“如此,除一名千户被众兵皆远避之,竟无一人站于背后支持外,其余尉官皆颇得民心,吴某当即斩杀此名千户。

又问可有人欲告其余尉官,若有,则当面对质,事实确凿,当场行刑斩杀,不必顾虑日后报复。”

“此后无一降兵出列上告,如此,吴某方令降兵归位,又令尉官们点齐兵员、依旧任原职。又令降兵毛遂自荐,或推举他人,选出来半数小旗、总旗、百户和千户等尉官后,从盐军护卫队中挑出表现良好者,掺入横海军任职剩余半数尉官。”

至此,横海军降兵必然三次拜服。

大宋冗兵问题,苦恼的可不止朝廷,普通兵士也深受其害,吃不饱穿不暖,社会地位还受人鄙夷,又受长官剥削欺压。

吴用只是让他们吃一顿饱饭,出一口恶气,在晋升上又平等待之,就已足够令降兵感激涕零。

“如此这般,便将横海军降兵整编完毕,只待时日一长,便亦是盐军砥柱了。”

西门卿率先拊掌赞叹:“加亮先生深谙人心!从护卫队中挑选出众者,任职横海军尉官,既保持了护卫队的完整和精锐,又收服了横海军降兵,甚妙啊!加亮先生大功!”

吴用同样是聪明人,不会听闻夸赞便洋洋自满。

“大官人谬赞。吴某一番举动,全在践行当初当官人提出的举事方略,不敢居功。”

西门卿也清楚,吴用后面审判横海军尉官的行为,自然是践行举事方略,但前面的种种铺垫,就全是对方足智多谋了。

“加亮先生过谦了。有加亮先生一番筹谋,横海军降兵可以收归己用了!”

吴用:“只是如此一来,缴获的十万斤粮草,便一粒不剩了。无棣县和横海军富户献上的钱财,在论功行赏后,也只剩下一二成。”

“如此这般,横海军的粮草便也紧缺了。”

盐军纪律严明,不可犯百姓分毫,自然也不能像自古以来的军队入城那般,可以劫掠钱财据为己有。

但这并不妨碍城中富户为求安心,主动献上钱财以求免灾,因此盐军攻城也并非是做白工,也才有钱财论功行赏。

西门大官人或许缺人才,但就是不缺钱财。

“之前几日攻下四县一军,战场只在沧州本地,则采取了闪电突袭战略,未有粮草辎重缀后,消耗甚少。

可日后仍旧不必担忧粮草。”

“毕竟往日盐场也养着护卫队两万余人,素来就有屯粮,再支撑月余不在话下。而如今,海上船队正从南方源源不断运来粮食。”

封.建社会下,私盐市场永远存在,即便他如今举事造反了,也不会耽搁私盐贩卖。毕竟古时沿海走.私,何时禁绝过?

尤其是如今天下糜烂的北宋末年,朝廷对地方的掌控削弱,既能运出食盐,就能运进粮食。

吴用也深知此理,不过是事事都该禀报明晰,才有了这话。

“如此便无忧矣。”

这样一来,已经占据的四县一军的现状便已交换完毕,俱都安然无忧。

可以商议下一桩事了。

但西门卿却没有忘记一件事,对云理守道:“非去,你兄长在朝廷军中任参将,如今你随我等举义,怕是会牵连到他……”

盐军中一同举事者,都是些贫苦的平民百姓,无牵无挂。

就是西门卿本人,也在通知了吴月娘的娘家兄弟姐妹来沧州避难后,便不怕牵连了。

只是云理守却还有一个兄长,虽然在原著中后来去世了,云理守还因此袭了兄长的职,但眼下却还是健在的。

眼下举事之初,千头万绪,大官人还能记得他的事,云理守心中难免火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