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金瓶梅同人)西门大官人在北宋末年(209)+番外
但后续发展,就跟儿戏似的。
离城还有两三里时,盐军正准备修整片刻,而后便全力攻城。
正准备停下歇息时,他们就被百姓出城迎接了……
“……齐州知州及州衙一半官吏,已经弃城出逃。历城县县衙,也空了一半。
散于乡野的乡兵甚至没能召集起来,衙役捕快们大都跟随出逃了,没逃的也都脱下差衣,散做了平民百姓。”
“因此城中已无力抵抗,未逃的官吏聚集商议过后,少数服从多数,直接率百姓打开城门,出城三里喜迎盐军。”
小名系统:[……]
啊这,这主打一个不战而败?
西门卿:……那他就笑纳了。
兵不血刃拿下齐州治所之处的历城县,西门卿直接入驻州衙,林冲则率兵继续攻打齐州剩下的县镇。
林冲率兵离开的第三日,战报传来,盐军攻下章丘县。
第七日,战报再传,长清县百姓献城,长清县易帜。
连下两县,耗时七日。似乎也不算神速?
可是要知道,章丘县在齐州东北端,长清县在齐州西南端,两地相距不近。
攻陷两县间相隔的四日,盐军全用来行军赶路了。
林冲攻下两县,可说没费什么力气。
长清县直接就是献城投降,都不必提了。
章丘县倒是组织了乡兵守城,但在盐军面前那就跟纸糊似的,一个时辰不到就攻进了城中。
在知县和主簿等亲信都跑光,县衙空掉大半的情况下,章丘县县尉还敢于并成功组织抵抗,已经算不错了。
坐镇齐州州衙的西门卿,一边梳理州中政务,一边听得捷报频传。
直至最终整个齐州,都尽数拿下。
大势已定,西门卿往沧州传信,一封给代为坐镇州衙的吴用,让他带着陈生赶来齐州,梳理接管齐州民政。
一封传给留守的武松,令他率三百盐军赶赴,接手齐州的防守布防。
又继续有条不紊地安排下去,公审权奸,均田贫民,登记户籍……
一系列事务,都是在沧州时做熟练了的,吴用和陈生赶到后,立即接过手去。
之后的过程中无波无澜,最后顺利完成。
就连沧州时最激烈的公审权奸,因为这次许多官吏和富户都望风而逃了,敢于留下的都是自信没犯大罪的,最后公审时的场面也温和许多。
除了斩杀几个出逃时,被老百姓捉住的权奸,大多都只是被罚了些财产以作赔偿。
当然,逃跑的那些官吏富户,只暂时跑掉了一条命。他们的田地宅院一类恒产,以及沉重的大件财宝等,都没能带着跑。
这些财产自然都充公了。
长清县捷报传来,自此齐州也成盐军地盘时。
小名系统很好奇,[赵佶下旨让你讨伐宋江,结果你却攻下了齐州,这不会惹怒朝廷吗?]
西门卿:[那又如何?小名,你未免太看得起圣宋朝廷了。]
作者有话说:
【6月全勤:3/30】
第111章 义士宰相
◎……◎
今年是重和元年, 却不是历史的重和元年。
是名著衍生世界的,蝴蝶翅膀扇动过的重和元年,许多人事都已大相径庭。
好比方腊于去年冬, 与西门卿前后举事,起义时间提前了近三年。
尽管方腊的队伍刚开始只一千多人, 但短是之间就发展到十万之众, 参加起义的农民没有防卫的甲胄, 武器也很少, 但作战英勇。
——也可见东南地区的百姓,受造作局和‘花石纲’的剥削之深苛,起义队伍颇得人心。
而在去年进入腊月前,方腊就已经占领六州五十二县, 自称‘圣公’、改元永乐。
相比只占了沧州一州之地, 还没举反旗的西门卿, 对北宋朝廷来说, 方腊起义才真是火星落脚背——十万分危急。
于是再自然不过的, 北宋朝廷选择主要镇压方腊,并使计叫西门卿和宋江双方互耗。
今年开年正月时,童贯率大军开拔向南, 前往镇压方腊起义。
历史上童贯和方腊双方只对峙了一个月左右, 因为蝴蝶翅膀的扇动,此次方腊起义军作战更加英勇, 且还有高人(不时外出云游的公孙胜是也)指点, 双方对峙僵持足足三个多月。
等到朝廷又增派禁军前往支援童贯,方腊起义军方才呈现颓势。
但却依旧顽强抵抗, 逆改了四月底被俘、起义失败的历史命运。
当下西门卿占领了齐州之时, 方腊起义军虽也在败退, 但败中也有小胜,互相拉锯角力。
因此对于小名系统的疑惑,西门卿毫不担忧。
西门卿:[‘圣宋’朝廷的皇帝和大臣们,短时间内都没有余力来管盐军。因此就是惹怒朝廷,那又如何?]
其实对于方腊在不知情时,西门卿暗中指引支持的行为,盐军中知晓内情者,少数人也有一些疑虑。
只是疑虑,而非质疑。
因为够格知晓此机密的,必是绝对可信的心腹,对于西门知州的命令从来是无条件遵从(虽然知州是开明的,善于纳谏的)。
有毒士风范的吴用,当然不会有‘帮助方腊与朝廷对峙,虽然为盐军争取了喘息空间,但挑动兵戈、徒增伤亡,到底不义’,诸如此类的圣父思想。
只是陈生陈喻义,他是不同于吴用的堂皇君子,即便曾在盐山县县衙遭受过那般至暗的欺压,也会为朝廷镇压方腊起义双方交战时,造成伤亡无数,而心生不忍。
说起陈喻义,他在开春之后,伤腿痊愈了,就寻到沧州州衙,投效了西门卿。
西门卿见过人又勉励一番,就把人安置在州衙,并让他跟在吴用身边学习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