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水浒传+金瓶梅同人)西门大官人在北宋末年(213)+番外

作者: 鸦泉 阅读记录

西门卿:[在小名眼中,我是那种普信男吗?]

西门卿并不例外,他对历史名人也怀着憧憬,只是不太强烈。好比对梁山好汉们,其中至少有半数之多,他都心中无感或存着恶感。

但那可是岳飞啊!

即便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之中,他也只最憧憬秦始皇,但对岳飞,他实在是好感拉满!

……

可要不怎么说世事奇妙呢?

西门卿以为,十六岁的少年岳飞,还会在相州再呆上四年,然后在二十岁时来河北应募御辽‘敢战士’。

二十六岁时得遇宗泽,开启他惊艳青史的军神之路。

此世蝴蝶翅膀扇过,岳飞的未来或许不同,但也必会惊才绝艳。

然而,世事变幻,西门卿不曾想过,他竟会在这么早的时候,就得以与十六岁的岳飞近在咫尺!

作者有话说:

【鸦鸦我呀又回来啦!!!】

【放暑假了,崽子奶奶偶尔会帮忙白天带一带,我就可以码字更新了】

【全勤还没开始就已经夭折,罢了罢了,不奢想了。】

【重新立下小目标:暑假两个月,完结本文!!】感谢在2023-06-05 22:52:49~2023-07-02 21:41:14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火箭炮的小天使:54972739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花下醉浅眠 50瓶;榕涵 10瓶;收割阳光 5瓶;雨停啦,收衣服啦!、廿一客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13章 岳飞初登场

◎一个王朝的腐朽,是上上下下、方方面面的。◎

当初私塾先生吴学究吴用写了盐军的‘讨奸楔文’, 其文行文流畅,用词中正。

若是盐军能成大业,名著衍生的此界历史滚滚向前, 此篇讨奸楔文因其特殊的历史地位,必将流传后世。

但因其中正, 以至于削弱了文学性的棱角, 多半不会选入语文教材的必背篇目。

而同为识文断字的读书人, 尚且是成长体的义士宰相陈喻义, 文如其人,耿直又锋锐。

一篇陈情表文骈四俪六,对仗工整,辞藻华丽又辛辣, 兼具表文的实用性和文学性。

若盐军得成大业, 新的历史向前, 有历史价值光环加成, 更可能选入后世语文教材必背篇目。

由此可知, 当东京都城之中,收到盐军一方送抵的陈情表文时,君臣反应多么复杂。

有对表文本身的欣赏或批判——众所周知, 两宋文化繁荣, 就连赵佶都是文化史上一代书法大家,可自古文无第一, 有欣赏当然就有批判。

落脚到朝堂之上, 更多还是对表文中内容的争论。

“……盐军先占沧州,私刑审判朝廷命官和乡绅富贾, 目无王法, 无出其右!

日前又以讨伐宋江为由, 精兵齐出,却是围而不攻,可见不遵皇命之实!

更以齐州沿途州县官吏阻碍援军为由,攻占齐州四县,全然是反军之态!”

“盐军之害,远甚宋江之流啊!”

宋时党争之盛,人所共知,在对待盐军及西门卿的态度上,也有寥寥无几的耿直忠臣深感危机。

苦口婆心谏言,俨然声声泣血。

然而圣宋的朝堂,最是容不下耿介忠臣。

蔡京也真无愧他历史大奸臣的名头,毕竟要说河北和京东之地变成眼下态势,罪魁祸首就是他曾经的门生——西门大官人,他最该恼怒。

但他却依旧能以利益为考量。

“梁山泊宋江之流为害甚大,盐军亦然。然则相较东南方腊,又如何?”

堂中一时沉默。

童贯十万大军讨伐方腊以来,有胜有负,虽胜数居多,却总无法利落镇压。

而方腊及其各路附从反军,几乎占据东南,若不能成功镇压,圣宋将失半壁江山。

相比之下,盐军才占沧州四县一军、齐州四县,再算上后来的棣州三县,也才三州十县一军。

何况……

“何况西门知州虽则行事极端,似有悖逆,终究仍心系圣宋,有几分忠心尚存。”

这忠心有几分,仁者见仁。

堂上未必没有心明眼亮之人,察觉盐军的威胁尤甚方腊,更遑论宋江之流——毕竟另两方纪律涣散,不成体统,相比义军更似贼寇。

但盐军却纪律严明,西门知州又善于治民抚民,未来更能长久,哪怕如今好似温驯,但长远来看,威胁甚巨。

但圣宋眼下的态势着实复杂严峻,眼下都顾不过来,更莫说看得长远了。

而且,西门知州或许真是圣宋忠臣,只是行事极端了些?

只因……

“今岁春日,沧州也将去岁的‘秋税’缴上来了,虽则迟到一季,西门知州也上奏作出解释,全因去岁冬季动荡之故。”

“沧州依旧上缴‘秋税’,可见西门知州真心,盐军又岂可算反军?”

毕竟哪路反军,会乖乖地给朝廷缴税呢。

当然,没有当堂戳破的是,沧州缴上来的去岁秋税,数量仅为往年的五成。

西门知州解释,依旧是因去岁冬日动荡,钱粮毁损甚巨之故。

当然真相是,去岁沧州百姓粮食丰收。因为没了官吏的剥削、盐军又减免了秋税,收进粮仓的粮食远超往年。

盐军又像是篦子一般,将沧州‘权奸’们多年以来贪腐剥削的粮食金银,搜刮得一干二净!

填满已有粮仓不说,更是新建几十个粮仓,都储存得满满当当。

拨动算盘来算一算,交给朝廷的秋税粮银……只能说是毛毛雨啦。

用一成不到的丰收,买朝廷的麻痹大意,买卖不亏且太划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