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水浒传+金瓶梅同人)西门大官人在北宋末年(242)+番外

作者: 鸦泉 阅读记录

从江上追击的援军定下后,想要对方腊残军形成前后夹击、而非撵狗入穷巷,就还要加强巴蜀之中白赉光一方的实力。

如此便只有再派一支轻骑军,从川陕夹道入蜀,绕后驰援白赉光。

但西门卿目光扫过众多武将,一时定不下人选来。

厅中一时间陷入安静之中。

作者有话说:

【闺蜜监督日更day3】感谢在2023-08-02 21:40:26~2023-08-03 23:30:00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狂热哈迷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27章 风雨欲来

即便西门卿不怀疑秦明、史进等新归服好汉们的忠心——也确实不用担心, 这一批梁山好汉们归服后的羁绊值都超过了60点,普遍在70-80点之间。

可是在场武将或许武力不凡,却都不是将才。

秦明虽曾做过青州指挥司统制, 有正式的武官经历,却性烈如火, 可为冲锋陷阵的先锋, 却不可为将。

史进作为一百单八将中第一个出场的, 却是粗鲁少年任气, 宛如一个不经事的少年,历练成熟之前也不可为将。

而董平虽是倒戈盐军最干脆的好汉,但其人品性不佳。

原著中不能退敌,便甘心臣贼, 杀人之父母而妻其女。这人有可以用到的地方, 但眼下让他眼下担此重任, 就万万不能了。

再者燕青, 对卢俊义最忠心, 又识时务知进退,可以重用,但为将且还早了些。

至于花荣么, 显而易见, 眼下心不在焉,还不适合交托重任。

还有身边的鲁智深, 亦是可为斗将冲锋的勇武先锋, 但计出其心、率军对敌,那就冒险了。

厅中没有马上能用的将才, 那在外镇守的?

北境四寨的卫江、牛皋和阮小二, 前两人不必说, 都有为将之才,阮小二也可掌水师。

但一旦入了巴蜀,并非一朝一夕可归的,而眼下正值大宋、辽国和金国关系剧变前夕,北境四寨不可轻动。

棣州的云理守,齐州的武松,不论是否堪为将帅,两人也暂时不可轻动。

厅中众人皆等着西门卿令下,只是却一直未有动静。

这时燕青站了出来,不是毛遂自荐带领一支军自川陕夹道入蜀、绕后支援,而是:

“请知州恕罪!请知州恩准小乙跟随林千户,愿为一小兵驰援巴蜀!”

燕青请命跟随林冲,不是为着主将林冲,而是因为副将是卢俊义——是他的主人。

西门卿也乐于成全,“可。小乙你善用弩箭,若江上追击方腊部众,也能在楼船上引箭射击,或有斩首奇效,跟去正合适。”

但还是没有能带领一支轻骑绕后支援的人选。

难道他要亲自去吗?

但如今东南局势大变,北方金国也蓄势待发吞噬辽国,再之后怕是会如历史那般,辽国国灭,大宋直面金国……

局势正处在风云变幻之前,现在不过是台风眼中的片刻宁静。

此时他不宜离开盐军大本营。

西门卿:[要是岳飞是我方阵营,我就完全放心将这个重任托付给他。]

小名系统:[我也想啊!!!所以导游你上上心,正儿八经去攻略他吧!]

西门卿:[岳飞追击盗贼追到了?]

小名系统:[……没有。不但没有,还摸到了一块官田附近,准备去掰一根玉米棒子回去研究研究,但却被看守的盐军早早防备着了。]

人岳飞还在忙着做探子、做卧底呢!己方阵营?想peach吃!

西门卿也就是短暂地开了会儿小差,就又开始思索派谁去合适。

这时,吴用作为军师,履行出谋划策职能,出列开口:“知州,若要派遣一员小将,率领一支轻骑经川陕、南入巴蜀支援,在下倒有一人可举荐。”

西门卿闻言好奇,吴用知道他却不知道的将才,会是谁?

“一清先生举荐的是哪位小将?”

吴用娓娓道来:“此人原是郓城县人士,因生得红面长须酷似关公,人称美髯公。原也是富户出身,武艺超群,在县中担任巡捕马兵都头。”

“后来犯事刺配沧州牢城营,林千户与其也算旧识,后来加入盐军,练兵征战时表现优越,很快成为一名百户。”

经吴用提醒,西门卿终于想起来了,“一清先生举荐的,可是朱仝?”

“知州晓得此人?”吴用恍然又骄傲地道,“对了,知州最善识人,果然有才之人都逃不过知州慧眼。”

朱仝可是梁山马军八彪骑之一,在原著中最后官至太平军节度使,颇有战功。

有民间水浒研究专家觉得,呼延灼和朱仝是梁山好汉中唯二的将才,虽然说法偏颇,但朱仝也确实有些为将天赋在身上。

当初盐军举义时,朱仝正好在牢城营——林冲的人才基地,顺理成章就入了盐军。

从最小的一名小兵开始,很快成长为一名百户。

朱仝没有了落草梁山的经历,如今倒是盐军老资格了。

论资历,朱仝是盐军元老;论忠诚,朱仝本性便义重如山;论才能,朱仝是有将才天赋的。

西门卿心念电转之间,已经做下决定:

“如此,传令横海军大营,令朱仝领马军骑兵两千,自川陕夹道入蜀,支援白赉光!”

“这传令之人,还要劳一清先生亲自走一趟了,并向朱仝讲清巴蜀形势。”

吴用抱拳领命:“得令!”

随即西门卿又对吴用下了一个命令,“令传到后,一清先生也跟随朱仝一道入蜀。”

即使朱仝能力稍逊,也有吴用在旁指点,如此可保万无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