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水浒传+金瓶梅同人)西门大官人在北宋末年(246)+番外

作者: 鸦泉 阅读记录

【徽宗赵佶:猪马牛羊吃的猪食草料,一把火给你烧了!

西门知州:呵。你猜你烧没烧到?

死亡凝视.jpg】

【闺蜜监督日更day5】感谢在2023-08-04 23:50:46~2023-08-05 20:42:53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花枝 2瓶;狂热哈迷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29章 再见岳飞

◎岳飞被带上堂来◎

砰!

包袱被狠狠砸在地上, 发出沉闷的声响,溅起扬尘。

几块用油纸包成方块的急行军军粮——盐军的糖油炒面,掉出包袱, 躺在泥土地上。

看到糖油炒面,砸包袱发泄的这名敢战士, 更加痛苦懊恼!

“谁会去烧盐军的粮种仓库?这个问题的答案显而易见!”

参加敢战士的人之中, 确实有爱国志士, 但寥寥无几。更多的还是生存艰难, 活不下去出来混口饭吃找条活路的。

温饱富足的人家,谁愿意让家中男儿上战场送死?都是出来找条活路,也省下一人的口粮,说不定就能让家人少饿死一个。

摔包袱的这名敢战士, 就是受西城所剥削, 家中开垦的田产被官府收归公田, 一家人沦为官田佃农。

人头税、田赋, 六成的佃租金, 还有不知尽头的苛捐杂税。

沧州被盐军解救出来,他的家乡还没有,实在活不下去了, 他才来参加敢战士, 卖出一条命挣一口饭吃。

之前他畅想,如果家人能种植新粮玉米, 哪怕要交出去七八成的粮食, 剩下的两三成玉米,也能勉强养活家中父母弟妹。

之前他以为, 如果官家下旨, 让盐军进献玉米种子, 那很快他的家乡就能种上玉米,他的家人也就能活了。

但是没有!

不但没有,盐军的五座粮仓—据说是储存玉米种子的种仓,还都失火了!

大半玉米种被烧成焦炭,就算剩下小半玉米还能吃,但已经被火烤熟,播下种子也再不会发芽。

“除了朝廷派人纵火,谁还会烧盐军的粮仓!”

不止这名敢战士,其余敢战士被感染,也或摔东西、或踢石头、或挥拳捶树,用各种方式发泄着情绪。

而十六岁的岳飞,坐在一颗树下的石头上,盯着前方泥土地面,沉默着不曾言语。

最让这名敢战士崩溃的是,“我们最清楚不过,着火的那些粮仓,就是储存玉米种的种仓!”

“种仓的位置,还是我们一个一个摸出来的!”

想起一路上见到百姓听闻粮仓着火,又得知据说着火的是玉米种仓,当即失声痛哭、叫骂诅咒的样子。

深深的罪恶感,让敢战士们都红了眼睛。

他们……他们是罪人啊。

“盐军储粮充足,粮仓众多,但几十个粮仓中,偏偏就是那五个玉米种仓着火,哪有那么巧?”

除了他们这支敢战士,将摸出的粮仓位置传给东京皇城,然后东京派人纵火,再不做他想。

即使朝廷派遣的那些官吏,都不一定摸得出所有粮仓的位置。

有敢战士往乐观的方向想:“千万斤的玉米,除了存储在粮仓的,外面应当也还留有一部分,先前不还煮了玉米饭和玉米粥的吗?”

“应当不至于颗粒无存。玉米这种高产的新粮,不至于因为此次失火,就自此绝了种。”

一名敢战士暴躁地捶一圈泥土地:“若是真的绝种了,我们便是整个历史的罪人!被万世唾骂,永世不得超生。”

但又有敢战士讥嘲道:“外面留存的玉米种能有多少?一千斤?两千斤?五千斤?又有多少已经被磨成了玉米面和玉米糁?”

“玉米虽不至于绝种,但又要育种几年,才能叫盐军治下的百姓都种上?才能叫天下百姓都种上?”

“这几年的时间,又能饿死多少人?几千?几万?甚至十万、百万百姓?”

“我们即便不是万世罪人,也罪在当代了。”

敢战士们的这些话,岳飞都听在了耳中。

他岳飞,也是相州汤阴县的一个普通农家子,家中种田为生。

但高产新粮玉米,却因为他……

岳飞被深深的负罪感淹没时,突然外围兵士传来高呼:“前方百骑盐军,正向我们冲锋而来!”

“盐军来了!”

“盐军来了!”

岳飞站起身,引颈去看飞驰而来的盐军铁骑,马匹高大油亮,骑兵戴盔着甲,悬配精钢朴刀和弓箭。

只看奔驰时依旧队形不乱,气势冲天,便知盐军悍勇威名,名不虚传。

盐军是来抓他们的罢。

以西门知州的睿智和实力,得知他们泄密并前来抓捕,要不了多少时间。

此去想来前景叵测,只是却愧对了当初西门知州的善意对待,也愧对了天下贫苦百姓。

“不必上马了!”

岳飞下令:“缴械就缚!”

……

沧州州衙大堂,西门卿端坐上首书案后,审读着需要他亲批的军民公务。

吴用和朱武,还有林冲他们带兵出征去了,就空出来许多政务。

加上又要调运粮草等物资运往前线,保障后勤,他要忙的事情就更多了,到今天已经连续五日歇在州衙后头的官署中。

“幸好有辰儿帮忙,不然爹更要忙得昏天暗地了。”

在大案边支了一张小案的西门辰,正帮父亲一起批示处理文书,有拿不准的就问西门卿——大多都能拿得准,只有以前没接触过的事才需要问一声。

“能帮到爹就好。”

现在盐军中的老人如武松、卫江、牛皋、林冲等,都在外镇守或征战。就连史进、秦明和花荣一干人等,也都进入城外大营,参与盐军日常训练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