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水浒传+金瓶梅同人)西门大官人在北宋末年(248)+番外

作者: 鸦泉 阅读记录

至于大宋的实力会因广泛种植玉米而增强?在说什么梦话呢!

天下大变在即,宋、金、辽三国间风云变幻, 岂是区区玉米能左右的?

该亡的国依旧会亡, 会败的战争依旧会败,无能懦弱的君臣, 也不会因此就变得英明神武。

但玉米早一年给百姓种上, 或许就能少饿死几十万,甚至百万百姓。

这不仅是源于人之本善的仁心, 也是利益考量, 盐军大业成就之后, 有生力量——百姓越多越好。在古代,人口是一个国家的根本。

“甚至本官考虑到朝廷君臣的心思,没有主动进献——毕竟从讨厌之人手中,主动强夺来的东西,比对方献上的要来得更放心,也会更加重视。”

主动进献,更容易被怀疑居心不良。

东京的那群君臣,也就不会放心地推广种植,自然不能救回更多挨饿的百姓。

小名系统:[虽然但是,有点过了吧?导游你真这么善解人意,体贴隐忍?]

西门卿:[你有测谎功能吧?我说的是假话吗?]

真真假假,各有几分?谁能分辨?

小名系统:[……]

虽然没有装载测谎模块,但它确实能通过宿主的身体反应和脑电波数据,判断出宿主的话是否为谎言。

淦!竟然真不是谎言!

西门卿的话,叫岳飞脸色瞬间灰暗!

西门知州,没预料到粮仓会失火。

他甚至默许玉米的情报传出,也愿意等朝廷圣旨,然后进供玉米种子。

甚至,还预料到东京君臣的心中芥蒂,顾及到他们的狭隘自尊。

但是,西门知州和他一样,也没有料到,等来的会是五个粮仓失火的结果!

五个粮仓,近千万斤的粮食,假使不是高产新粮的种子,那也是近千万斤的粮食!

说烧就一把火给烧了!

朝廷之上的君臣,究竟在想些什么!

十四岁的岳飞,尚且一身少年意气,愿天下和平,愿家国无忧。

离家投军谋生,也怀揣着美好的愿景。

岳飞无论如何,他都没想到,东京的君臣,居然能做出这般荒唐事!

火烧千万斤高产新粮种,视天下百姓如草芥,生死不顾!

如今西门知州也没料到粮仓会失火……

那么,那么他岂不是……岂不是成了帮凶?

成了谋杀未来百万百姓性命的帮凶?

谋杀百万百姓……

小名系统:[岳飞的脸色怎么那么难看?]

[岳飞啊,还是十四岁的年轻岳飞,道德水平太高了。]

……

在岳飞气怒攻心,悲愤交加,即将被气出个好歹之前。

“本官不曾想道,朝廷竟然已经糜烂至此。”

西门卿开解岳飞之前,也没忘顺口上眼药,“北方辽国正值衰微,金国虎狼之辈,朝廷竟还‘联金灭辽’……”

岳飞不愧是一代军神,幼年体的岳王爷,也有着敏锐的军事感知。

“联金灭辽?岂不是有可能,驱狼吞虎不成,反而引狼入室?!”

东京皇城的君臣,究竟在想些什么?

年轻的岳飞啊,他真的想不明白。

西门卿摇摇头,神情之中是不欲多说。

“唉,罢了罢了,不说这些。”好似只是半途开个小差,又说了回来:

“鹏举,你们也不必懊悔。”

“我虽没想到粮仓会失火,但玉米种至关重要,又怎会毫不设防?”

西门卿可不愿岳飞被气出好歹来,为开解对方,直接揭开谜底:

“那五个粮仓,明面上确实运进去了一车车玉米,但实则通过粮仓内部的地道,把玉米又运到了邻近的粮仓,去进行存储。”

“而原来的那五个粮仓,只在顶部各储存了一两千斤玉米。”

“玉米种下面,存储的则是半仓陈麦。”

说着,西门卿讥嘲一笑:“也是纵火者实在自大,和他们的主子一样贪图安逸,都不愿再多费一点力,多走上一二里地,把相邻的几个粮仓也放一把火。”

“要是那样,他们才是完成了烧毁玉米种的命令。”

柳暗花明,玉米种没全被烧毁就好!

太好了!

又听西门卿讥嘲纵火凶手,岳飞沉默片刻,终于还是开口:

“他们或许不是自大,而是我们摸清了五个粮仓的具体位置,他们按图索骥,才精准地只烧了五个粮仓。”

小名系统:[岳飞的道德水平是高哈。]

西门卿闻言,不意外,也没有因而恼怒。

反而西门卿对岳飞安抚地笑一笑,道:“鹏举,无需介怀。就像我刚才说的,是我顺水推舟,让玉米的消息得以传出去,我亦有放任之过。”

“而且不止鹏举,有些朝廷官吏也递出了密报。官家案头的那份粮仓位置图,究竟出自何人,谁又知道呢?”

西门卿说着,起身从案后走出,来到堂下,拍一下岳飞的肩膀。

小名系统:[导游,你真的好爱拍人肩膀。ヽ(ー_ー)ノ]

西门卿又拍一下岳飞肩膀,“放宽心罢。虽然损失了上万斤玉米,毕竟是粮食也很可惜,但相对千万斤玉米种来说,毫无影响。”

“五个粮仓中,各半仓的陈麦,也还有近一半可以食用。尽快免费散发给百姓吃掉,也算没有浪费了。”

“鹏举,不必自责。”西门卿温柔和煦,如春风拂面。

“借追击贼寇之名,打探盐军境内情报,是你们的任务,将打探到的消息传出去,只是履行职责而已,并无过错。”

“况且你们的来意,我早在最初就已经猜到,是我放任,才有的后来诸多事情。所以鹏举你们实在无需介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