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世子夫人靠绯闻上位(128)

作者: 戎枝 阅读记录

现如今,三房人都住在一个大宅子里,明面上是三房人,但定国公和顾衍平日随长公主长居在公主府上,鲜少到这边来,实际上定国公府就是二房和三房的人住着。

不过,如今云舒进了门,她作为世子夫人不可能去公主府,自然以后是要住在这边儿的。

没有外人都是家中长辈,这个敬茶仪式也就走个过场,主要是相互认人。

一般人家儿媳妇敬茶是先敬公爹,但云舒的婆母身份不一般,她是当朝长公主荣宠不衰,当以她为尊。

云舒跪在锦垫上,接过周嬷嬷递来的茶,双手托着茶盏底部,将其稳稳举到长公主身前,恭敬地朝长公主道:“儿媳给母亲敬茶了,您请喝茶。”

长公主笑着接过云舒的茶,先抿了口茶水,接着眼神示意周嬷嬷将礼物呈上。

长公主与云舒对视,眼中的满意藏不住,“好孩子,母亲给你准备了点东西,希望你会喜欢。”

婆母如此客气,云舒哪敢表露出半分不喜来。

“母亲言重了,您的心意,儿媳自是喜欢的。”

这小嘴儿甜的,长公主心里自然妥帖极了。

周嬷嬷上前,将锦盒打开,云舒不动声色地扫了眼锦盒里的东西,那是一对儿金镶红宝石龙凤呈祥纹手镯。

单看品相,云舒也知道,这镯子定是出自皇家之手。

长公主倾身过来,拉起云舒的手,将一只镯子套进她的腕间,“这对儿手镯还是当年我成婚时,先帝御赐下的陪嫁。”

“我素来与舒舒你投缘,如今你入了我顾家大门,我心中欢喜,便将它赠与你了,只盼你能与庭之和和美美。”

闻言,云舒赶紧谢道:“谢谢母亲,劳您费心,这对儿镯子儿媳很是喜欢。”

后面的敬茶也就按部就班地继续,国公爷不茍言笑,喝了儿媳妇茶,直接给了云舒一个大大的红封。

其余几位长辈也送了新媳妇见面礼,云舒也将一早准备好的回礼一一送上。

至于国公府这边的小辈,人也不多,算上顾衍拢共才六个。

二房在场的小辈,只有正妻所出的顾濯和顾姝两兄妹,这俩云舒熟,三人互相见礼,气氛一派融融。

尤其是顾姝,拉着云舒连喊几声嫂嫂,那热情,让云舒险些招架不住。

三房的子嗣艰难,目前还只有一个的庶子,约莫六七岁,人生得瘦削,面色不华显得病歪歪的,见了云舒,连声嫂嫂都喊得有些磕巴。

怯生生的,也不敢正眼瞧人。

云舒没有看不起庶子,给这位庶弟也送了套与顾濯相似的,极贵重的文房四宝。

这一屋子人里,留给云舒印象最深刻的,当数三夫人尹氏了。

云舒曾听顾衍提及过,说尹氏是三老爷顾巍娶的续弦,是其过世的原配夫人的庶妹,进门六年至今还未开怀过。

云舒留意到,小尹氏年纪不大,是个举止娴静的女子,三老爷说话时,她望向他,眉间有着淡淡的愁容。

长辈之间的事,云舒作为晚辈也不好过多关注,于是强迫自己挪开了眼。

**

敬完茶,顾衍带着云舒去了祠堂,焚香叩首祭拜顾家的列祖列宗,完事儿后两人再回到前厅,小夫妻俩又陪着长辈说了会子话。

转眼到饭点儿,午膳被安排在了花厅里,满满当当一桌子菜既好看又可口。

这顿饭,云舒用得极好,比平常还多添了半碗饭。

用完午膳不久,长公主有事要先回公主府,定国公叫了顾衍去书房议事,云舒则回了汀澜院,准备小憩一会儿。

云舒昨夜本就过度乏累,早上没睡够就起来梳妆,加上敬茶时怕失礼,神经一度紧绷。

饭后又勉力陪长公主和两位婶婶说了许多话,云舒早就挨不住了,回汀澜院这一路上,更是哈欠声不断。

回屋后,云舒撑着睡意,先交代杏雨,叫她待会儿去找管家,将府上的下人名单和昨日记录宾客的礼单各要一份过来,等午休起来,她要过目。

杏雨领命出去后,云舒转头又叫停正在收拾床榻的燕云,让她去提醒外头的丫鬟婆子,叮嘱她们干活儿时动静小些。

还有,没要紧事,谁也别进来打扰她睡觉。

都一一交代好,云舒也不等顾衍回来,和衣便睡下了,她连发髻都未来得及散,眼皮就睁不开了。

当真是困极了。

顾衍出了书房,便径直回了汀澜院,待进了屋,瞧见云舒已经睡熟,也就没打扰她。

顾衍自己去屏风后头换了身常服,踱步回到床榻前,就这么安静地坐在床沿凝视着云舒的睡颜。

成婚前,顾衍便时常幻想,有朝一日能这般简单地陪在云舒身边,哪怕他们什么也不做,一句话也不说。

就看着她。

如今圆梦,她真成了他的妻。

原来只是这样守在她身边,他就觉得如此幸福了,人生圆满,再无所求。

*

这一觉,云舒足足睡了一个时辰才醒,外头天色都暗了下来,室内已燃起烛火。

顾衍就坐在一片暖黄的灯光中,手里正捧着一卷书在读,神情很是专注。

光晕落在他清俊的五官上,长睫掩映下的瞳色偏浅,褪去平日清冷,尽显温柔。

“你什么时候回来的?”云舒看向顾衍,久睡之后,连声音都懒洋洋的。

顾衍放下书,走过来。

“回来已有好一阵儿了。”顾衍扶着云舒的肩膀让她坐起来,“可还觉得乏累?”

云舒轻轻摇头,想着睡前交代杏雨的事情,掀开被子便要下床,“不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