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雍正女儿续命日常(清穿)(222)

作者: 拙元 阅读记录

再过段时间,他还要跟儿子们商议让胤礽一家搬去郑家庄的事儿呢。

胤禛心思转的飞快,面上却露出惊喜神色,连连谢康熙给云安找了这么好的老师。

康熙笑道:“难得云安想学,正好弘晳闲来无事,就带她入个门,以后还得她自己读书精进,当然了,若她日后对医理没了兴趣,你也不必硬让她学,咱们家的孩子学医不过是学些养生之道,又不指望她真去给人治病。”

康熙说着,视线扫过其他几个儿子。见胤禟一个劲看胤俄,就问胤禟,“老九,你有什么话就跟朕说,看老十做什么?”

胤禟回神,“回汗阿玛,儿臣只是觉得弘晳大侄子才学过人,给云安教医理有些大材小用了。”

康熙哼了声,“你可知道云安为何要学医?”

“儿臣不知。”胤禟心说小孩子好奇心重,今儿想学这个明儿想学那个,还能有什么原因。

康熙道:“云安见朕这些年病痛缠身,吃了太医开的药也不见好,就说要学医给朕治病。就冲孩子这份孝心,别说让弘晳教她,就是请当世名医来教她,也不为过。”

胤禩、胤禟、胤俄等人闻言立刻你一句我一句地夸起云安来。

胤禛只能替自家闺女谦虚一番。

从宫里出来,胤禟就跟胤俄嘀咕:“四哥家那丫头是真会讨好汗阿玛。”

他现在有什么事儿不喜欢找八哥了,还是一起长大的十弟更懂他。

胤俄道:“云安就算真这么说了,汗阿玛也可以只当孩子话听,他老人家却当真了,依我看,汗阿玛只是想找个由头让弘晳出来罢了。”

胤禟皱眉,“汗阿玛不会又……”他没敢往下说,只是回头往咸安宫的方向看了一眼。

胤俄摇头,和胤禟上了同一辆马车,他早就想找机会劝劝九哥了。“不知道,不过以防万一,九哥你还是和老十四保持距离吧。”

第108章 第 108 章

今年是康熙登基六十年, 又逢西藏平定,朝中一片喜气洋洋。

康熙心情也不错,在汤泉休养了十几天,回京后精神饱满, 不顾群臣劝阻, 非要去祭陵。

胤禛仍旧被留下处理朝中事务, 今年还是三年一次的科举, 春闱在即,舜恩也要下场。

胤禛比舜恩还紧张, 他可是知道自己这个女婿下了多大功夫。

可他也只能口头指点几句,其他的帮不上忙。

董鄂氏正月底生下个小阿哥, 胤禛给孩子取名永珅。

云安特地回圆明园看了眼小侄子, 头顶也没寿数。

和系统小猫咪交流了下,原本历史上的永珅并非三福晋董鄂氏所生。

这个小永珅和历史上的永珅已经不是一回事了, 自然没有寿数。

又是一个要靠自己的小朋友,云安逐渐意识到续命系统的局限。

以后像弘显、永珅这样的小朋友会更多,不是原本历史里的人物,可他们同样是鲜活的生命, 云安也想帮他们。

所以她接受康熙的安排,跟弘晳学医理, 只有医学和科学的发展, 才能真正给更多人续命。

弘晳每一旬给云安上两次课, 康熙特地给他们在无逸斋安排了一个房间。

弘晳本以为给云安讲医理, 不过是带着她读《黄帝内经》《伤寒论》之类的, 毕竟他小时候就是这么学的。

可云安根本不按流程走, 她喜欢问各种问题,《内经》中讲五脏, 她就要问五脏在哪里,长什么样?

心脏为什么会跳?为什么心脏不跳人就会死?

才上了两次课,弘晳就被问得一个头两个大。

康熙回京后询问弘晳给云安上课的进度,听弘晳被这些问题难住,笑道:“这孩子不是故意为难你,她就是问题多,不过西洋那边的人体解剖学倒是能解释一二。”

他说着拿出一本自己听传教士讲西洋医学时记录的笔记,让弘晳拿回去看。

康熙其实还有一副人体解剖图,但他觉得那图不能轻易给别人看,就没和弘晳提。

胤礽当初就经常和传教士来往,弘晳也多少接触了些西洋的学问,知道那边的医学既不讲奇经八脉也没有八纲辨证,完全是另一个思路。

他读了皇玛法给自己的笔记后,倒觉得云安这些问题,按照西洋医学的思路可以解答。

自从弘晳大阿哥被安排了差事,咸安宫上下都像重新看到了希望。他们要求不高,能从这里出去,便谢天谢地了。

二福晋也很是为弘晳高兴,虽说这差事像闹着玩似的,可这其实是给了弘晳一个和外界接触的机会。

弘晳只要尽心教导云安小格格,皇上肯定还会有下一步安排。

但二福晋没想到弘晳会这么尽心,他竟然为了小格格几个问题,让人找来只兔子,剖开研究兔子的内脏。

二福晋得知此事后,心中酸涩,但她也没拦着弘晳,只是叮嘱弘晳的孩子们,一定要孝敬他们的阿玛。

还好咸安宫的份例里有兔子,弘晳解剖了好几只,终于琢磨出点门道了。

下回上课时,弘晳就给云安带去了一个还算靠谱的答案,心脏的跳动是在为身体供血,这也正印证了《内经》中的话。

怪不得系统给大堂哥加生命值呢,原来他真去做实验了。

云安一脸崇拜,“弘晳哥哥真厉害!弘晳哥哥太聪明了!”

弘晳心说这下总可以好好读《内经》了吧,然后云安就提出了更多让弘晳崩溃的问题。

“呼吸又有什么用呢?”

“饭饭是怎么变成便便的?”

“人为什么会出汗?”

弘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