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雍正女儿续命日常(清穿)(53)

作者: 拙元 阅读记录

云安突然想到一个问题,忙问系统:【生命值是只加不减的吧?】

系统:【当然,我们是续命系统,只致力于延长人的生命。】

那就好那就好!

云安松口气,姐姐到时候难过一阵,不影响她的寿数就好,跨过去就没事了。

不过云安还是希望姐姐能少难过一点,为星德这种人可不值得。

胤禛也是这样想的,因此没急着收拾星德一家,先让女儿养好病再说。

今年夏天很热,康熙又带着太后去塞外避暑了,胤祉、胤祐等阿哥随行。胤禛、胤祺被留在京城处理朝中事务。

胤祺帮不上什么忙,大部分事情都是胤禛在处理。

去年直隶水涝,今年又连日不下雨。直隶各府官员都愁的不行,汇报灾情的奏报接连不断送到京城。胤禛看得心情沉重,一面把要紧的奏报送去御前,一面安排官员祈雨。

如果旱情严重,就意味着朝廷需要连续两年拨银赈灾。胤禛看看国库的数目,有点头疼。

官员们动不动就赞如今是太平盛世,殊不知朝廷一点都不富裕。偏偏官场之中奢侈之风愈发严重,汗阿玛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样下去,拿什么打仗?

胤禛白天忙完朝中琐事,晚上回到书房就思考起富国的问题。一连好几日没顾上关心妻妾子女。

直到四川那边来人,年羹尧的回信到了,还有一些礼物,不仅有给外甥女补的周岁礼,还有几匹蜀锦,是给福晋和年氏的,另有一些字画是给胤禛的。

胤禛白天不在,福晋便把信送到年氏府上去。年氏果然经得住考验,自己没有拆信,而是让人告诉胤禛,等王爷和她一起看信。

胤禛这才去了年氏院中。

云安已经睡着了,胤禛先去西里间看看多日未见的女儿。

天气热,小家伙睡得不怎么老实,一会儿没看住,就把小被子踢到了一边。

胤禛忙帮女儿把被子拉好,又轻轻摸了下她额头。

年氏就在一旁等着,见自家王爷盯着云安看个没完,她都困了,才无奈提醒,“王爷,咱们看信吧。”

胤禛回神,与年氏到了书房。

“你二哥写给你的信,你先读就是了。”胤禛一边拆信,一边道。

年氏忍不住腹诽,您要真不想看,让人传句话不就得了,大晚上巴巴地跑来不还是好奇信的内容么。

不过,年氏也能理解胤禛,因着二哥和八爷、九爷的关系,王爷很难轻易信任他。

年羹尧的信写的很长,先是跟妹妹道歉,表示自己公务繁忙,家里还有孩子生病,忙的不可开交,就把外甥女的生辰给忘了。实在对不住妹妹。

接着又关心年氏和云安的身体,还问外甥女喜欢吃什么玩什么,他让人从四川送来。信的最后,意思意思地给胤禛和福晋请了安。

年氏之所以敢给胤禛看信,一是怕他胡思乱想,二也是料定父亲会先一步提醒二哥。二哥应该是收到了父亲的提醒,但并没有太当回事。对王爷的恭敬比从前多了,但还是远远不够。

不过以二哥的性子,对皇子的恭敬也就到这个程度了。

年氏有点忐忑地看向胤禛,胤禛面上没有表现出丝毫不悦。他很清楚,年羹尧不会这么容易就真把他当主子。

毕竟人家是汗阿玛器重的青年才俊,前途不可限量。

大概只有自己当了皇上,年羹尧才会真正臣服自己吧。这正说明年羹尧是忠君之人,比那些一门心思想争从龙之功的人强。

胤禛怕年氏心中不安,就安抚地拍拍她的肩膀,“你二哥送的画扇本王很喜欢,蜀锦也是最上等的,回头给你和云安做几件新衣。”

年氏道:“妾身想着,给郡主,还有三位阿哥也都做件衣服。”

年氏越是这样,胤禛越心疼她,一个弱女子,年纪又小,夹在娘家和王府中间周旋,十分不容易。

为了让年氏安心,胤禛这晚便留在了年氏屋里。

次日、云安还没睡醒就听见外间窸窸窣窣的脚步声。

她眼皮实在睁不开,就迷迷糊糊问系统:【出什么事了吗?】

系统:【没事没事,你阿玛用早饭呢。】

云安清醒了一下,阿玛什么时候来的?

小家伙想爬起来看看阿玛,好几日没见他,还怪想念的。

但她挣扎了两下,被窝实在太舒服了。还是没能起来。

不仅云安没起来,连年氏都比平日晚起了一个时辰。

云安睡醒时,年氏也刚起,母女俩一起用早饭。

平日如果母女俩一起吃饭,年氏就会先抱着云安,喂饱她再自己吃。她刚抱过云安,给她喂了一勺菜粥,就见刘嬷嬷把云安的乳母陆嬷嬷叫来,让她喂云安吃饭。

年氏和云安都不解地看向刘嬷嬷,母女俩疑惑的表情如出一辙。

刘嬷嬷笑道:“主子昨晚辛苦了,要赶紧吃些东西。”

年氏:“……”

云安更不解了,额娘昨晚干啥了?

小家伙转头看额娘,却发现额娘的脸颊瞬间绯红。

她还没来得及问,就被陆嬷嬷抱走,“小格格乖,嬷嬷喂你,来,啊呜……”

云安的注意力很快被香喷喷的菜粥转移,啊呜啊呜吃掉一小碗,又被陆嬷嬷抱着去西里间换衣服,准备去给福晋请安。

年氏这才嗔怪地看一眼刘嬷嬷,小声道:“当着云安的面,您乱说什么。”

刘嬷嬷笑道:“小孩子懂什么。主子都是当额娘的人了,面皮还是这样薄。”

年氏心说那丫头聪明得很,经常竖着耳朵听大人讲话,有的事她从来没给她教过,小家伙就已经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