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美人和壮夫郎(68)
怕李沐不自在,沈泽安把身上的外袍脱下来递给他,“很快就到了,你先回去吧。”
李沐接过衣服,把篮子递给他,又简单叮嘱两句就离开了。
沈泽安有人照应,也不需在一旁陪着,他在那确实不自在,那几个童生也不自在。
果不然,李沐离开后,几人没了之前的拘束,大家也算是熟识了,现在话匣子打开聊得欢快。
这院天快亮开考,到天快黑的时候结束,一次考一整个白天,所以有个不继烛的称号。
这院考也有正考和覆试,覆试一般只有一场,有时也会有好多场。
并非人人覆试,覆试是为了更好的筛出后面的人,换句话说就是前几名确定的,一般只考正考这一场,后面的会再复考一到好几次,以确定名次。
人数是越来越少,也越来越随意,到后几场甚至都不再是学政主持了。
沈泽安要是不想多考就得拼个好名次。
检查到了沈泽安这里,衙差把馒头一个个掰的稀烂,确定没有小抄就让沈泽安脱掉外袍,检查身上有没有带小抄。
队伍分四排,都是这般检查,沈泽安脱掉衣服让检查。
“进去吧,下一个!”
查完了,沈泽安穿好衣服提着自己的烂馒头进场。
院试到不是隔间,考生之间空的远,十人一排,一排排坐着考试。
不过分了不同的考场,有州府和郡县的官员当考官,学政主持巡查。
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沈泽安默默等着天亮开考。
天色渐明,监钟声响起,考试的卷子被发下来,沈泽安拿起看着。
一张写了题目的卷子,两张白纸,一张草稿,一张就是自己要交上去的答题卡。
一根线都没有的那种,很考验写字人的功底,不仅要齐整,还要自己规划写多少字、字的大小间距如何。
彼南北地土,虽有高下燥湿之殊,然高燥者宜黍稷,下湿者宜粳稻……
这是《圣谕广训》的内容,沈泽安提笔写在草稿纸上,后面的也一一写上。
写完校(jiào)考学识的四书五经、圣谕广训,再往下就是津贴、诗赋。
写完后沈泽安放下笔揉揉手腕,还剩一个考点。
策论。
题目倒是简单,只有一句话。
其所厚者薄,而其所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这是《大学》的内容,大致是说不分轻重缓急,本末倒置却想做好事情,是不可能的。
不太对劲,沈泽安细细想了想,看向了第一道题目。
彼南北地土,虽有高下燥湿之殊……
这是圣谕广训十六条里的农桑。
事农桑方不本末倒置,看来是打仗给国库带来些压力了。
沈泽安打着腹稿,提笔慢慢写着,这是考秀才,不是考举人,不能写得过于锋芒毕露,浅浅带过几句朝中边关以作引证,沈泽安还是以农桑为国的好处来写。
放下笔的时候已经过了正午,沈泽安打算吃一下午饭在誊抄答案。
把纸收好,提起自己的篮子,看着里面被掰得烂烂的馒头,实在有些吃不下去。
衙差给掰馒头之前可不会洗手。
闭了闭眼,沈泽安慢慢把馒头表面的那层撕掉,和着水吃了几口垫垫肚子。
差不多了就放下开始抄答案,还是早点出考场吃饭吧。
答案写到一半,考场里突然响起一阵骚动。
“不要,不要!求求大人,我真的没看,再给我一次机会吧,大人……”
惊慌颤抖的声音响起来,喊到一半就被捂了嘴拖下去。
沈泽安被喊叫吓得手一抖,险些写错字,稳了稳心神继续写,不去关注。
考场里其他人就不这样了,虽然不敢扭头去看,但都支着耳朵听着情况,乞求不是和自己互保的考生。
人带出去后,学政赶到了,查了一下考生的户籍信息,有官兵把四个人抓起来一起带走了。
被带走的几个考生一脸绝望哀求,学政神色不动,挥挥手让他们把人带出去,不要影响其他人考试。
处理完,学政在考场里慢慢转着,转到沈泽安面前时,沈泽安刚好放下笔。
晾了下墨迹,随便检查一下,沈泽安在看的时候,学政也在看他的卷子。
刚才满场考生都放下笔,就他一个埋头苦写,实在显眼,学政这才在他面前看一眼,没想到这考生倒是放下了笔。
沈泽安看完后,墨迹也晾干了,当下举手示意自己做完了。
学政直接道:“检查完就可以出去了,勿要喧扰。”
沈泽安点点头,起身朝他行个弟子礼,收好东西轻声走出去。
他走后,学政没急着把卷子给来收到官员,自己慢慢看完了,边看边点点头。
旁边的官员见了也好奇,看学政的样子,这个学子名次怕是不错。
沈泽安出来时才是下午,考试是可以考到傍晚的,原以为李沐不会在,正准备走回去时,屋檐下有个人喊住了他。
一回头,朝他走过来的不就是李沐吗?
沈泽安心中泛甜,笑着停下等他走过来:“怎么现在就来了,等了多久?”
李沐摇摇头,“没多久,走吧,带你去吃东西。”
他怕沈泽安撑不住或是提前出来,中午吃完饭就过来等着了,刚才看到被拖出来的考生也是惊讶,随即有些忍不住紧张。
听周围的人说是作弊被抓到了,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直到看清那人的脸是陌生的,不是早上见到的那几个,这才放下心,慢慢等着沈泽安出来。
眼睛一看到篮子里细碎的馒头,他就知道沈泽安肯定没吃几口,当下带着人去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