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臣妖娆(177)
割让三郡的事情,被高崇说起来却是如此的轻描淡写。
就好像是身有万金的大官人施舍给小乞丐一个铜板那般随意,而这话也激怒了张慎来。
“高大人,如果先前不是尔等轻易割让给了夫仓三郡,我朝就不会引来众国垂涎了。今时今日,你还是这番论调,没有半点悔改吗?”
高崇却一副被中伤狠了十分愤怒的模样。
“首辅大人,我高某人为了江山社稷,不惜遭受天下人误解,难道你也不能理解我?”
紧接着,高崇先是将大闽边防军给狠狠贬低了一通,列举了过往在对上其他国家损伤惨重的例子。
然后陈明厉害关系,北安一旦攻破青郡、肃郡,穿过黄河,直接威逼都城。夫仓和西荣国再趁火打劫,那时候大闽王朝遭逢多面夹击,别说将敌人给赶跑了,只怕都城还会失守。与其到时候卑微求和,还不如早点打算,将损失降低到最小。
承安帝果真紧张了。
“笑话!高大人就笃定我朝将士一定会输?”
胡大人这时候也站了出来斥责高崇。
承安帝又看向胡大人。
“圣人,臣认为这仗是不能打,但也决不能一上来就卑微求和。如此不但损了我大国颜面,也会让周边诸国更加认为我大闽可欺。到时候三天两头来滋扰,频频索要好处,我朝将再无宁日。”
“爱卿说得是,但不知爱卿有何对策?”
“依老臣看,北安那边也不是完全不能缓和。此次突袭郑旅泰小队,重在试探我朝反应。如果我们仓皇应对,着紧议和,那就会暴露边防军内部虚弱的事实。”
“有理,胡爱卿说得有道理啊。”
“所以越是这种时候,咱们就越是不能心急。开战需要付出太大代价,也要冒很大风险。仓促议和,同样是后患无穷。咱们就给他们一个态度莫明,圣人可以让户部着手往边关重镇派发充足粮草,将边防军的空额也予以补足。”
停了停,在所有人都看向他时,胡大人接着道:“不需要大兵压境,这样会让对方以为我们要主动开打。就只需要做得差不多就行了,有条不紊、按部就班,给人营造出一种我们不想打,却也不怕打的架势。游牧民族耳目最是灵通,他们肯定会知道这些事情,便不敢再随意挑衅我大闽朝了。”
“好!”承安帝猛然从龙椅上站了起来,胡大人今日这建议着实让他眼前一亮。
分析了个中厉害,既能最大程度避免开战,又保住了国威,同时还能震慑敌国。
承安帝是不想直接宣战的,也不喜高崇那副没骨气的模样。
可高崇有一点也是说对了,这仗暂时他们打不起。
就算要打,也必须先稳住西荣国和夫仓,确保他们不会趁火打劫。但蛮夷最是贪婪,他们一旦表现出这样的态度,更加让他们嗅到了肉味。
所以这事需要从长计议,如今情况也根本不允许。
胡大人的建议,不仅可行还充满着智慧。让承安帝对这位忠直的臣子都有些刮目相看,心想着以前是小瞧这位大人了。以为他只会做一些本职工作,没想到在关键时刻这般靠得住。
承安帝嘱咐户部,就按照胡大人说的去筹备。
必须要户部尚书亲自负责,若是出现了一点差错,则拿他是问!
现任户部尚书倪庆,那是一个出了名的老滑头。
在朝中与崔行走得近,身为六部主脑之一,又是朝廷的钱袋子,他当然不屑于去充当崔行的爪牙。但两人却沆瀣一气,崔行在明、他在暗,无形中把控着大闽朝廷。
平时表现还不明显,在人前也与崔行保持一定距离,这一次就直接暴露了。
只因为胡大人是杜家旧部,又是崔行和他的政敌。这次逮着机会,各种拖延、为难。一会儿哭穷说户部根本没有银钱,他们已经在加紧筹措了。一会儿又说哪儿连日大雨湿滑,粮草恐怕要多久才能到。
想尽各种办法、找了所有能找的借口。
倪庆想着,只要他拖得够久,这个计策没奏效,那圣人不但不会嘉奖胡大人,还会治他的罪。
过去他用这种法子收拾过不少不知天高地厚得罪了他的官员,他们随便下个绊子,就够对方难受的。还有办法不让人抓到把柄,也让圣人没法治他们的罪。
多年的老狐狸,玩起这些官场上的套路那不是溜得狠?
然而这一次,倪庆却想岔了。
也不知道他早已经走入了别人为他精心设下的陷阱,就等着他玩这种小手段。
他要是什么都没做,那杜晚枫反而会相当遗憾。
这边倪庆在各种阻挠朝廷往边关输送粮草,另一边弹劾倪庆的折子已经呈到了承安帝的案上。
第一百七十一章 叫绝喝彩!
胡大人写了厚厚的折子,痛批户部尚书倪庆这段时间的不作为、故意敷衍拖延。并且罗列出了过往他周转粮草实际操作中所用的时间,连大雪严冬这种极端天气都算进去了,也没这次这样慢。
而且国库分发的银饷还有粮草,明明早已经到位。倪庆却以这样那样的名目扣押不运,每次他去催促,不是闭门不见,就是随便让个人把他打发了,还说要按照程序来。
圣人和朝廷如此重视这件事,也免了一些繁杂的环节,倪庆却只顾个人私怨,将江山社稷安危视为儿戏。
承安帝震怒,质问倪庆到底有没有此事?
倪庆长篇大论,来阐述自己这些日子有多么忙,又多么上心这些事。最后也控诉起了胡大人,认为他在恶意中伤他对朝廷的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