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权臣妖娆(294)

作者: 肉沫跑蛋 阅读记录

朝臣们的顾虑也不是没有道理。

“后来呢?”

“后来万俟先生表示他可以立下军令状,如果因为他的原因导致不能退兵,甘愿接受惩处。”

“想必立军令状也无用。”

“是的,但万俟先生也说,如果十日之内,他能赶到覃州镇,退敌的把握是十成。十五日,那就只剩下了八成。二十日,就只剩下了五成。一个月之后……”

“如何?”

“覃州镇失守,回天乏术。”井宾凝重道。

杜晚枫也一怔。

少顷,他苦笑道:“只怕朝中那些大臣以为万俟先生在危言耸听,故意说这些不怀好意的言论,还想要将它治罪吧?”

“公子英明。”

“万俟先生虽然这些年并未带兵,但我相信他肯定研究边关局势多年、甚至数十年了。他的结论,绝不是在危言耸听,我们更不能怠慢。”

第二百七十七章 又得找他了

“也就是说,不管是为了大闽,还是我们自身的利益,都要说服圣人派万俟先生尽早赶去覃州镇了。”

杜晚枫走到桌案后坐了下来,一只手放在桌上,食指和中指轻轻敲击着,脑海里则进入了又一轮的思索。

小皇帝虽然希望透过万俟胧飞,培植自己的势力,增加他这位帝王的影响力和话语权。但让他顶住满朝文武的压力,力排众议支持万俟胧飞,也不现实。

且不说他有没有这样的魄力,就算他坚持到底,群臣不配合、或者是再从中掣肘一下那纵然万俟先生能耐过人,也难保不会败于自己人之手。

幸运的是户部尚书胡大人是他们的人。

由他执掌户部,某种程度上也免了万俟先生后顾之忧。至少打仗时后方粮草供应还是有保障的,如果还是倪庆担任户部尚书,他和崔行就能随时卡前线脖子。

那可是非常恶心人的。

有时候为了争权夺利,这些人连国家的利益都放居后位。

“看来还是要劳动他帮忙了。”深思熟虑后,杜晚枫感叹道。

“他?”

“张明净。”

“公子是希望他能说服张首辅?”

“我们必须要先取得张慎来的支持,这事才有成功的可能。”

“魏阶那里呢?”

“张慎来表态了,魏阶自然会跟着做出选择。”

想到这儿杜晚枫不禁有些心累。

为什么大闽王朝就没有一个魄力果决的肱骨之臣?

文官善于钻营,也善于治理国家,但在军事战略上总逊色了些。就拿张慎来来说,他很会把握君臣平衡、精通为官之道,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也有底线。

可在前线战事上敏锐程度明显不够。

一群不懂打仗、也不懂敌人有多来势汹汹的文臣,在战事告急之时,所思所想还是遏制武将的地位。

对于真心能帮到大闽的人,也不愿交付信任。古人常说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万俟先生频频遭受冷遇,也不知还能坚持多久。

当北方的强盗杀进都城,他们这些高高在上的官员真的就能置身事外?

到时候不只是普通老百姓,就连他们和他们的妻儿,哪怕是圣人,也都逃不过蛮夷践踏和凌辱。

而杜晚枫,也不敢指望这群人骨头能有多硬。

第二天傍晚,张明净如约而至,两人相约在登甲楼附近的茶楼。

他来的时候,杜晚枫已经在隔间里等候了。

“张兄。”看到张明净进来,杜晚枫站起来拱手。

对方也点点头,两人落座后,杜晚枫开始为他斟茶。

“你找我何事?”

“张兄对覃州镇军情告急一事如何看待?”

杜晚枫一提到这个,张明净便有些忧心忡忡。

“看来张兄和我一样,都认为这一战大闽局势不容乐观。”

“你找我应该不只是说这个。”

张明净了解杜晚枫,如果只是闲聊这个人绝对不会想到他。

特地将他约到这个地方,还只有两个人,只怕是他有事相求。

“万俟胧飞,这个人张兄可了解?”

“不太了解,但万俟家族的人,料想有些本事。”

“那张兄可曾听过万俟胧飞有关覃州镇战局的一番言论?”

“什么言论?”

杜晚枫眼睛闪烁了一下。

看来张慎来真将万俟先生那番话当作了耸人听闻,至少是不太相信的,所以并没有对自己的儿子提及。

“万俟先生说:如果十日之内,他能赶到覃州镇,退敌的把握是十成。十五日,那就只剩下了八成。二十日,就只剩下了五成。一个月之后,覃州镇失守,回天乏术。”

杜晚枫注视着张明净面上神情,缓缓说道。

张明净垂下眼睫,很快又抬起,“你相信这话?”

杜晚枫却反问:“你不信?”

张明净:“……”

杜晚枫转过身,从背后拿出两幅地图,摊在了两人中间的茶几上。

“张兄请看——”杜晚枫指着覃州镇地形图,“我方八万多人,分布在沿线二十二个关口上。目前夫仓攻击重点放在青屯口还有努峰口,但我认为他们真正的攻击目标应该在这儿。”

“雁雄关?”

“没错!雁雄关是天目所最重要的关隘,这个位置不但防御着来自夫仓的敌人,同时也是北安南下的大门,一直是我们的防御重点。”

“但天目所以北部分领土,是大片荒漠和无人地带。且这个时间是沙尘暴多发季节,夫仓的兵马若屯于西南角,也很难跨过这大片荒漠。”

“张兄忘了,夫仓还可以向北安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