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书院开食堂名流千古了(210)
有张全武在,他秋昭定要和人一起晚上去套云鸿安父子的麻袋。
段思华在一旁听着秋昭的暗骂,有了主意。
云允城在楼上看着楼下众人,猛地发现了不对。
云见山呢?还有其他人,貌似差人了。
云允城让云鸿安数人,一数就发现不对了,甲班的人少了得有一半了。
云鸿安当即嚷嚷开了:“云见山呢,还有徐晨星等人去哪里了,还不速速来拜见本监院。”
“呦,真是不巧,前几天刚刚游学去了,怕是不能拜见监院了。”
可恶,居然让人提前跑了,云允城心里一气,一巴掌拍在钟楼的栏杆上,却是疼得自己手发抖,偏偏为了面子只能强撑。
云允城朝芸州城的方向看去,心里有了不好的预感,不会也让云家躲过去了吧。
刺史纵是一方要员,也不能肆意把人抄家下狱,再是针对也要找个明面上的油头。
赵大人要脸,因此手段没那么脏,只派出衙门的人,去云家的店铺里查账搜查,搅人的生意。
这世间就没有能经得住查的生意,云母早就料到了,故前一天还在开张大吉、生意兴隆的店铺,今日就关门大吉了。
衙役们只能扑了个空,灰溜溜地回去,拿云家明面上的生意没有办法。
至于暗地里的,除了云母没人知道有哪些,刺史这边找不到下嘴的地。
听闻前来禀告消息的人说一切顺利,云母却轻松不了半分,这些方法治标不治本罢了,真惹急了直接把人下狱屈打成招,她们去哪里申冤。
只要成安侯府在一天,得势一天,她们母子就会永无宁日。
小皇子的亲外祖母,她的好大嫂,侯府的候夫人,当年挺着几个月大的肚子,想要教训新嫁来的她。
不料自己没站稳摔了一跤,直接小产,孩子是候夫人心心念念的嫡长子不说,且伤了身子不能再怀。
虽说云母当时什么也没做,便是躲避一下都未曾有,一切都是候夫人咎由自取,但候夫人却是自此恨上了云母。
毕竟她只生了一女,没有儿子傍身,只能过继庶子,如何能甘心?不想怨自己,当然只能恨别人。
到了现在,云母无比后悔,当初怎么就用了软刀割肉的法子,给了侯府起来的机会。
一直跟着云母的嬷嬷劝道:“夫人,莫后悔了,这偌大一个侯府,哪是那么容易弄倒的。”
“唉,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侯府的人睚眦必报,得知我们过得舒坦,必不会放过我们。”
但无论如何,她都会保住自己的孩子,见山、晨星和修斐,她绝不会让他们有事。
云母在滨州经营多年,在那里,她为她的孩子准备了书院大会不利后的退路。
书院这边,云鸿安和云允城先是耀武扬威一番,接着就大肆改动书院的规则,势要把书院抢到手。
先是乱排课,再是扣掉书院学生的一切补贴,想要恢复原状,除非宁山长答应向侯府投诚,以后以侯府马首是瞻。
宁山长怎么会答应,当即就说:“两位监院爱怎么弄怎么弄,便是要做山长,也可以。”
话是这么说,书院是云父的心血,宁山长就算毁了书院也不会让他落入侯府手里,毁了云父一世清明。
“哼,老夫把话放在这里,书院山长不是你宁雾之,老夫立马就走。”赶过来的谢老听到这话,当即表了态。
其他的夫子见谢老表态,也纷纷开口,表示要走一起走。
看着团结一心的夫子们,云鸿安和云允城脸都绿的,他们要抢的书院,可不仅仅是这山上的几间房,资质好的学生和夫子才是重中之重。
特别是夫子,学生易得,良师难求,只要有书院的夫子在,就会有慕名而来的学生源源不断地来求学。
侯府看重的,是云雾书院的金字招牌和撑起金字招牌的夫子们。
要是夫子们都走了,书院就跟一个空壳一样,他们如何交差?
云鸿安和云允城,顶破天了当个监院,哪里有做山长的本事,哪里敢坐山长,如此亵渎山长之职,传出去还不得被天下读书人群起而攻之。
两人只想逼宁山长退位,侯府已经派了一个身上有功名的人,前来接管山长之位。
在那人来之前,他们父子俩必须逼宁山长退位,拿到书院的一应文书契书,再拿到云家的产业。
两人只想要钱,对书院没兴趣,他们也不担心没了云家的钱,书院开不下去。
以书院的名声,广开大门,自有人求着来送钱。
眼见所有夫子都虎视眈眈盯着自己,云鸿安不敢说话,示意云允城出马。
云允城暗骂自家老爹废物,挤出一个虚伪的笑容对着大家说:“山长这话就折煞我们了,我们作为监院,只希望书院好,山长莫要说笑了。时间不早了,大家还是赶紧去上课吧!”
人群渐渐散了,秋昭深深看了钟楼上的人影一眼,转身回了讲堂。
段思华凑到他身边,小声地说:“唉,带我一个呗。”
看秋昭那样子,肯定得收拾那两他看不顺眼的,正好他也看不惯这两人,一起搞他丫的。
秋昭懒得理段思华,这人一没武力,二没智力,带他干嘛。
瞅见秋昭轻蔑的眼神,段思华不干了,拉着秋昭不让他走:“唉,你什么眼神,我告诉你,你不带我,我就去跟山长告状,山长现在已经够难的,你忍心让他担心?”
“你!”秋昭怒目而视,他天不怕地不怕,一怕老父老母哭诉,二怕山长苦口婆心,段思华这是捏着他命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