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书院开食堂名流千古了(234)
考场外面,大家都在给田修斐和程忍冬加油鼓劲。
云见山看着两人站在一起,举手投足见间皆是默契,许是一起备战经义,两人较以往亲近许多,多了几分旁人没有的熟稔。
云见山低眉一笑,想到两人前世维系一生的友谊,衷心为两位惺惺相惜的知己能走到一起高兴。
田修斐和程忍冬笑着收下大家的祝福,满怀信心进了考场。
目送两人进了考场再不见身影,云见山拍拍一旁的宁文洲说:“走了走了,送你去考场。”
“不等他们考完吗?诗赋时间还早。”
宁大哥笑道:“他们考完不知得多久,历来也没个定数,先送你去诗赋的考场。”
也是,据说某届书院大会经义考了整整一天,饿晕不少学子。
城西的远山书院离沧源书院并不近,也不算远。
把宁文洲送到地方后,时间还早,宁文洲不乐意早早进考场,拉着云见山和宁大哥不让他们走。
没办法,大家只好陪宁文洲在附近逛了逛。
不同于一步一景,十步一水的沧源书院,远山书院有点类似十分规整的北派建筑,规规整整的布局,书院里尽是高大的林木。
好在大家没有乱走,要不然一模一样的树木配上一模一样的建筑,还真不好分辨。
等时间差不多了,宁文洲就进考场了。
与此同时,田修斐和程忍冬已经拿到了试题。
拿到厚厚试题的那一刻,考场的所有人都在骂娘,这题目也太多了。
顾不得埋怨,参赛的学子赶忙答题,不浪费一点时间。
田修斐看了一眼题目,倒不是特别难,但题量真的大,又限时两个时辰,一刻都不能放松。
程忍冬倒是不慌,他不仅账本做得快,其实写字速度也快,要不然怎么可能短短时间就做出来书院几年的假账。
不过程忍冬才学上还是要逊田修斐一筹,他不敢托大,仔细看着题,迅速写上答案。
整个考场,一片寂静,只余刷刷的写字声。
另一边,宁文洲进了考场,其余的人就兵分两路。
云见山、徐晨星、吕坚等人去等田修斐和程忍冬,宁大哥、张全武等人留在原地等宁文洲。
与经义不同,诗赋只一题,以花为主题,做一首诗,限时半个时辰。附加题也是以花为题,不同的是作一曲词。
花是作诗常用题材,凡是参加此项比赛的,估计也做了准备。
故诗赋这一场的参赛学子,大多神色轻松。
唯独宁文洲面色一沉,如此宽泛的题目,不就是想探学子的底嘛。
宁文洲准备了好几首关于花的诗,水平有高有低,他拿不准拿哪一首才能保证自己不会被刷,且不会在复赛被针对。
宁文洲去掉最好和最差的两首诗后,在剩下的几首之间摇摆不定,其中一首咏梅,一首咏荷,一首咏菊。
咏梅辞工韵美,咏荷意蕴飘逸,咏菊言涣意深。
朗玉宣看过宁文洲的这几首诗,给出的评价是咏荷最妙、咏菊次之、咏梅再次。至于最好的那一首,朗玉宣的评价是,留着决赛用吧!
按理说,宁文洲想要不出头,应该选咏菊才是。
但宁文洲看很多人都神色自若,一脸自信,在有人带头提前交卷后,很多人也陆陆续续交了卷。
题目实在过于宽泛,宁文洲考虑再三,还是写了那首咏荷诗。
之后,宁文洲不再犹豫,直接交卷走人。
等在外面的宁大哥等人见学子都陆陆续续出来了,而宁文洲迟迟不出来,有些担心。
倒是朗玉宣,听到其他学子谈论试题,便知道宁文洲估计是纠结要写哪首诗了,就说:“不着急,总归到点了就出来了。”
说曹操曹操到,正朗玉宣话音刚落,就见宁文洲出来了。
“文洲,考完了,快快快,我们回去吧!”
至于考得如何,宁大哥是丝毫不提。
待上了马车,宁文洲把试题跟大家仔细说了,最后说:“我犹豫再三,还是选了咏荷。”
朗玉微微一笑说:“放心吧,不用担心复赛被针对,如此宽泛的题目,惊艳之作多着呢。”
与此同时,朗玉宣料到,诗赋的复赛定会考察现场作诗的能力,让宁文洲好好准备。
宁大哥等人带着宁文洲回到小院,发现田修斐等人还没有回来。
纪夫子倒是淡定说:“书院大会的经义比赛,一向爱折腾学子,安心等着。”
这一等就到了大中午,眼见饭点到了都没人,纪夫子就让阿阳开饭了。
阿阳实在找不到事情干,就自告奋勇去厨房烧火去了,不料居然意外发掘了自己的烹饪天赋。
从那以后,阿阳天天占着厨房的锅灶,把原来的厨娘排挤成烧火丫头了。
原本大家想劝劝阿阳的,但发现阿阳做的饭比厨娘做的好吃多了以后,也就默认阿阳的大厨地位了。
沧源书院外,云见山和徐晨星对视一眼,具是无奈,这怎么还不出来。
徐晨星掏出一把糖给云见山说:“见山,饿不饿,要不要吃点。”
云见山摇摇头说:“我不饿,我担心里面的两位饿,得有两个时辰了吧。”
一旁的招财拿出两个纸包说:“少爷,我带了一点吃的,要不要垫垫肚子?”
不说还好,一说吕坚的肚子就开始响了。
吕坚摸摸肚子,有些尴尬。
云见山笑着说:“招财,给阿坚吃吧!”
招财拿了一个纸包给吕坚,吕坚接过,打开一看,是酥饼,直接大口吃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