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在书院开食堂名流千古了(239)

作者:厄月 阅读记录

要不是第二天醒来还有气,估计都能僵尸了。

第135章

九月十四,经义复赛和诗赋复赛。

经义在早上,诗赋在下午,都在州学。

一大早,大家早早就出门了。

经义复试进入人数共一百二十人,最终取三十人进入决赛。

田修斐和程忍冬一进考场,便被人引到提前安排好的位置上。

位置都是两两相对,中间还有挡板,两人了然,估计相对的位置便是竞争者了。

两人在自己的位置坐好,等待比赛开始。

很快规定时间到,考官出来说了规矩。

本场考试分为两轮比拼,一百二十名考生两两相比,需淘汰另外一方,才能进入第二轮比拼。

两轮比拼规则一样,半个时辰内,考生在给出的经义范围内给出题,对手需在半个时辰内作答完毕。

出题方式为贴经,也就是类似于填空题,数目为二十,每题字数不得超五十,答案字数不得超十五。

考生答对一题积一分,答错不得分。

出题不规范、多出题、少出题,按一题扣两分算,同一题既不规范也属多余,累计扣分,扣四分。

最终考生双方中,得分低者淘汰。若双方得分一致,则加试。

第二轮比拼规则与第一轮一致,第一轮对手考生由赛方安排,第二轮则由考生现场抽取。

田修斐看也不看对手,直接开始出题。

考场给出的经义都是名家经典,如果不想给对手送分,那就要出偏难怪的题目。

田修斐和程忍冬都是熟读经义的,待清楚比赛规则,立马就在心里开始出着题了。

出题时间一定,大家都在绞尽脑汁出题。

这也算是掌握自己的命运的机会了,就看自己能不能把握得住了。

田修斐和程忍冬出了自认为偏难怪的题目,时间一到,两人把自己出的题递给对方,也拿到了对方给自己出的题。

拿到题目的一瞬间,大家都在检查对方的题目是否出得合规。

对手显然也不是吃素的,出的题也是偏难怪,两人拿到题,发现没问题后,就迅速作答。

先把自己会的写了,暂时想不起来的再慢慢记忆。

田修斐有一道题没有印象,两道题有些模糊,程忍冬则是有三道题比较模糊。

两人做完其他的题目,就开始死磕这几道题,在时间截止前写了出来。

之后,考生双方相互改卷,核算分数,一会儿会有考官来核对分数。

这个操作也是让人无语,考生自己出题自己答题还得自己改卷,就不怕两人打起来?

田修斐和对手交换了打卷,他的对手错了两题,而田修斐错了一题,对手苦笑,一脸失落。

程忍冬的对手答对了所有题目,而程忍冬写错了一个字,错了一题,但他的对手犯的错误比他大,其中一道题出得不规范,故程忍冬和田修斐一道进入第二轮比拼。

很快,第二轮的抽签就开始了,两人只希望,别抽到对方,要不然跟自相残杀有什么区别。

两人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旁边一对兄弟就被抽到了一起,两兄弟相对而视,眼里具是无奈和痛苦。

田修斐和程忍冬比较幸运,没能抽到一起。

考场换了出题的经义书籍,第二轮比拼正式开始。

还是一样的流程,不同的是,这一次,两人都答对了所有的题目,而他们的对手,均错了一题。

最后,田修斐和程忍冬两人成功进入决赛。

迈出考场大门的那一刻,看着等着他们的众人,两人十分高兴。

进入决赛,无论成绩如何,都能为书院争光了。

要知道,书院大会是会对所有参加的书院进行排名,在州学有一面墙,上面挂了所有参加书院大会的书院牌子。

每当书院的学子获得魁首或者二等三等成绩,就会相应地在书院牌子下面做标注。

也就是说,每个书院学子的表现,都将一览无余,这也是大书院在复赛搞事情的原因。

得知田修斐和程忍冬顺利进入决赛,云见山十分为他们高兴,其他人也纷纷恭喜田修斐和程忍冬。

田修斐摸摸宁文洲的头笑着说道:“文洲,你也要顺利啊!”

“唉,我努力!”宁文洲觉得,自己诗赋一道虽然有些灵气,但要通过复赛并不容易。

纪夫子笑着说:“文洲,不用给自己压力。”

诗赋既看天赋,也需要阅历,宁文洲阅历尚浅,故纪夫子不会在这方面对他严格要求。

早上的经义考了很久,故田修斐和程忍冬出来不久,宁文洲就得去考诗赋了。

按理说,比拼诗赋不用一对一,但考方为了一对一也是拼了。

本次诗赋比赛分为两轮,考生已经提前分配好对手。

第一轮,考生相互出题,要求对方作诗,规定主题和格律,然后相互作答,至于输赢则交由考官评判。

虽主题自定,但主题需符合清雅正的要求。

由于阅卷需要时间,第一轮不能立即出结果,因此所有人都需要参加第二轮的文赋写作。

也就是说虽然全部人都要写赋,但第一轮结果出了之后,第二轮学子所作文赋将有一半直接作废。

第二轮以“滨州风土”为题,做一篇赋,字数在两百到五百之间。

其中,出题两个刻钟,作诗半个时辰,作赋一个时辰。

伴随着考试开始的铜锣声,宁文洲就开始琢磨出题了。

清雅正的要求,倒不是限制,估计是防止考生搞骚操作的。

这事朗玉宣跟他们八卦过,说是某一届书院大会,也是这样的比赛。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