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书院开食堂名流千古了(242)
瞧见程忍冬一脸轻松,大家都十分为云见山他高兴。
田修斐笑着说:“忍冬,我可是自掏腰包,为你备了好酒好菜,一会儿可要多吃点。”
“多谢修斐兄!”
宁文洲气鼓鼓地拉着苏信源说:“搬斋舍,回去就搬!”
大家都笑了,一片欢声笑语中,一行人开开心心回去了。
九月十八,考书法和画艺,早上书法,下午画艺。
书法的复试没有搞一对一,考方给了一篇佛经,大家各自写了交上去就完事。
佛经自是不好用狂草写的,云见山换了楷书,他楷书略逊狂草一筹,但也是不差的。
至于徐晨星,更不用担心了,他是正统读书人,楷体是必备的功夫,自是得心应手。
两人信心十足出了考场大门,接着云见山就要赶着去参加画艺比赛。
苏信源也和云见山一同参加画艺的复赛。
原以为画艺复赛不会一对一,没想到,画艺的复赛居然采取了强行一对一的形式。
画艺复赛不许考生自带颜料,考生一对一比拼。
两人只有黑墨、朱砂、石青、赭石、雄黄、茜草、蓝靛、蛤白、熟地黄、石绿等十余种颜料。
考生不能和其对手考生分享这些颜料,两人通过抓阄分配这些颜料,然后双方各有一次拿取对方颜料的机会。
考生需用分配到的颜料画一幅百花图,既是百花,要求出现花卉不能少于十种,另外分配到的颜料必须使用。
先是通过一比一淘汰一半考生,剩下的考生其画作再由阅卷官统一批卷决出进入决赛之人。
云见山抓阄抓到了黑墨,最好用的黑色颜料了,被对手拿过去了。
云见山也不急,拿了对方唯一的红色颜料——朱砂。
没有黑色颜料,云见山只能走花花绿绿的画风。
他用着那些花花绿绿的颜料,画了一幅春日百花图。
此时的画风偏素雅,云见山却剑走偏锋用了大面积的亮色,一眼望去,不觉庸俗,反而觉得一片繁花,美不胜收。
云见山的对手,以黑墨为底色,只点缀星星点点的红绿,看着一派素雅,不过云见山一看就知道这人功底尚可,但画的灵气缺乏,看来是考方这边没给他安排强劲的对手。
真真是欺软怕硬,真遇到云见山这等天才,这书院大会背后的书院反而不敢作妖。
苏信源就没那么好运,他虽实力不凡,但没有和云见山一样有寒柏这样的名头庇护,被安排了一个强劲的对手。
好在苏信源实力还是有的,等最后画完,看了对方的画,苏信源只能为对方可惜了。
画得很好,可他更好。
苏信源不担心书院会评卷不公,前半个月赛程结束,所有人的试卷都会被张贴出来。
书院若是评阅不公,得被天下读书人的口水喷死。
等云见山和苏信源走出考场,为期五天的复试赛程就结束了。
复赛赛程结束这日,前三天的复赛结果已出,田修斐和程忍冬的经义当场就出了结果,张全武参加的骑射比赛也是。
第137章
宁文洲的诗赋和辩论比赛结果也出了,他两场比赛都成功战胜了付铮和其他人进入决赛。
至于后两天的策论、书法、算学、画艺,只有程忍冬参加的算学当场出了成绩,其余都需要等结果。
不过这不影响云见山等人松了一口气,不管怎么样,考完了就是一件高兴事。
九月十九,经义和诗赋的决赛。
程忍冬和田修斐先参加了早上的经义,决赛就并没有像复赛一样整活了,直接发考卷。
拿到考题一看,又多又偏又难,田修斐和程忍冬做得头大,赶在时间截止前写了答案交上去。
至于结果,两人都很放松,不是二等就三等,反正魁首不可能是他们。
宁文洲倒是很有想法,诗赋的魁首他不敢想,但进考场前他信誓旦旦的保证,一定拿个二等回来。
纪夫子倒是没有多说什么,只说尽力就好。
瞧着宁文洲一脸郑重进了考场,云见山问徐晨星:“文洲能拿二等吗?”
不是云见山不信任宁文洲,实在是宁文洲年纪有些小。
徐晨星回他:“看他发挥吧!”诗赋最看中灵感了,若是宁文洲真在考场来了灵感,别说二等,魁首都有机会。
诗赋的决赛,可不单比诗或者赋了,直接给了一个题目,要求方便写诗作赋。
就是吧,这个题目,咋一看,不知道说的是啥。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像雾像云又像风,宁文洲读一遍题目,通篇描述冬季盛开之景,说有一花,寒冬绽放、凌寒不凋,雪掩其资、花添其美、遇雨而逝、遇光而耀,集百花之美,有百花之香,掩于百花中,遥看无影踪。
宁文洲看得糊里糊涂,再仔细看对其的描述,更是摸不着头脑。
看了一遍题目,心里换了三个答案,从梅花到水仙到山茶,这要是搞错了,妥妥三等没商量。
最后,宁文洲细细分析,才想起曾经看过的一本古籍中有类似描写,宁文洲这才确定答案,非梅非水仙也非山茶。
确定说的是啥,宁文洲这才放下心来,开始作诗写赋。
许是一通百通,宁文洲之前开了窍猜出题目所言之物,这会更是思如泉涌,豁然开朗,一提笔就刷刷写下心里所想,很快就完成了诗赋写作。
再稍加润色一番,精心抄写到答卷上,这诗赋比赛,对宁文洲来说,就算完成了。
一出考场,见到纪夫子和云见山等人,宁文洲就迫不及待跟大家说了题目,纷纷让大家猜题目说的是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