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继兄的外室(46)
可惜,她只能含糊地应了一声,让人听不出姜明月到底是来了还是没来。
姜明月浑身僵硬。
她低着头,不敢去看周诩的表情。
明明她与贺怀钰之间并没有过什么逾矩的事,可她还是忍不住生出一阵心虚。
“看来,是一见钟情。”
偏偏身前之人并不肯放过她。他慢悠悠地说着,声音中似乎带着淡淡的讽刺。
“你说,若是让他知道了我们在做什么,会怎么样?”
什么?
姜明月不明所以。因不知道他想做什么,她忍不住紧张地抬起头。
下一瞬,周诩便顺势捏住她的下巴,亲了上来。
她被抵在书架上,身后是一册册的佛经,而她一抬眼,便能望见墙上挂着的箴言警语,时时刻刻提醒着她此时身在何处。
与那晚不同,她此刻清醒无比。身上的快感让她止不住地轻颤,耳边还能听到贺怀钰与红袖的声音。她只觉得茫然无措,莫大的羞意让她忍不住蜷缩身子。
周诩掐住她的腰,不让她乱动。
喘息间,她听到周诩轻笑了一声,一字一句地念着:“佛门重地……”
姜明月抬眸,泛红的眼睛瞪着他。
周诩见她这幅模样,虽然娇滴滴的没有多少威力,可他也知道,她心中是有些气了。
他掐着她的腰将她微微抬高,让她与自己对视。
姜明月双脚够不着地,只得紧紧勾住他的脖颈。
“莫要担心。若是佛祖要罚,也只会罚我一人。”
只要你别怪我就好。
周诩垂下眼,掩去眼底的思绪。
他知道,今天之后,自己必须要回武昌侯府了。这么多日不在,只怕府中的人起疑心。
尤其是周蓉莺回去了……
周诩无法确定,他这个庶妹到底有没有打消疑心。
前夕
原本热闹的岁安堂内,此刻气氛凝重,丫鬟婆子们都噤了声,生怕惹老夫人不快。
周蓉莺想着兄长的事,一回了武昌侯府,第一时间便匆匆来到了岁安堂。
此时,坐在主位的老夫人由心腹嬷嬷扶起坐直,往日和蔼的笑容也不见了。
她双眼透出凌厉的光,盯着下面这个平日里并不起眼的孙女。
“你说的可是真的?你确实看见,诩哥儿与一女子举止亲密?”
“祖母,孙女不敢说谎。”
周蓉莺被老夫人的目光注视着,额角沁出薄汗,然而她的语气却十分坚定。
她这么做也是为大哥好。她相信大哥也只是一时冲动,才做出了这种事。他定亲在即,绝对不能传出不好的传闻。
一想到她如此敬重的兄长做出了那样的事,周蓉莺只觉得无法接受。她紧紧握着拳,任由指甲陷进手心。
她与老夫人说了,那武昌侯府也能早有准备。
而且……要是真出了什么事,想来老夫人与父亲也会念她的情吧。
老夫人微微眯起双眼,手指摩挲着靠枕的刺绣。
她的卧房中还收着户部尚书府那姑娘送来的抹额。若这事换了其他人,想来也不过是露水情缘或是想要收个妾室,老夫人都不会在意。可是这是自己引以为荣的长孙,她不得不重视。
毕竟他从未有过如此举动。她就怕周诩,对那女子是上了心的。
然而这门亲事是万万不能被破坏的。
就算他有什么心思,此时也都得给她收着。
接着,她又想到前段时间长孙才去了一趟江南。这人莫不是还是从江南带回来的……想到这,她心中忍不住一跳。
如果真的如此,那这女子会是什么身份……
“我知道了。”
稳了稳心神,老夫人重新靠回靠枕上,“世上相像之人并非没有。想来那日人多,天色又暗,看错也是有的。”
周蓉莺不敢相信地抬起头,“可是——”
“行了。你有这份心是好的。回去吧。”
周蓉莺见老夫人已经闭上了眼,显然是不想再谈这件事,只得咬咬牙站起身,出了岁安堂。
等周蓉莺走后,老夫人的脸沉了下来。
“母亲放心,世子人品贵重,想来只是二姑娘看错了。”一旁的侯夫人张氏观察着她的脸色,开口道。
老夫人没接她的话,只垂着眼,沉思了许久。
“不行,我不放心。此事定要彻查。”
她刚才这么说,只是不允许有人如此言之凿凿地指责武昌侯府的世子行事不端。然而看周蓉莺的神色,倒确实不像作假。
夜晚,等武昌侯回了府,自然也知道了这件事。
他接过张氏的茶,却没急着喝。
“听母亲说,这件事由你来查?”
“是。”张氏在他身边坐下,“若是真有什么事,我也好先与侯爷商量。母亲上了年纪,本就不该操心这些事……”
至于到时候,她想怎么与武昌侯说,那就是她的事了。
她笑容温婉,武昌侯点点头,拉住她的手,“那便幸苦你了。”
身为他武昌侯府的世子,绝不可在这些内宅之事上犯错误。
“若是真有这样一个人……”武昌侯将茶杯放下,“你看着办就好,不用先与我说。”
他表情平静,仿佛是在说一件再寻常不过的事,然而张氏听懂了他的意思,低下头,替他重新添上茶,却没有接话。
她心中为那女子感到一阵悲凉。
武昌侯的意思是,直接将周诩身边那女子处死。
可要她说,这也不尽然是那女子的错。
她心中叹了口气。
那女子若是要怪,便怪自己招惹了不该招惹之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