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死去的男朋友变成人鱼回来了(98)

作者:春棠许许 阅读记录

“当时是划着皮艇直接穿过了这片水域,到前面的图书馆里留下姓名和身份证号,然后就能去宿舍去住了。”

现在却看不到人活动的迹象。

四周一片寂静,仿佛除了他们再没有别的活物。

“不然开车进去看看?”俞明提议,“可能他们把活动区域缩小了,都搬到宿舍区那边了也说不定。”

舒禾隐隐感到不安,总觉得这地方透着一点古怪。

她问周丽花,“你记不记得当时第一例传染出现在什么地方,后来又把隔离区建在了哪里?”

周丽花努力回想,“那晚我看见我住的宿舍楼后面好像有人犯了病,抓着人咬,之后就有了传染病的说法,隔离区就在宿舍区旁边的校医院附近。”

说着就灵光一闪,“对了,我在离开前,听到志愿者们说校领导们计划要把受灾群众迁到地势更高的地方。”

这就对了。

大学避难内所有几万人,如果在图书馆附近的区域活动,不可能没有生活迹象,一点声音都没有。原来是集体搬迁了。

“去了地势更高的地方……”舒禾脑袋里有了眉目,“应该是在家属楼那边。”

她指了指前方上坡的马路。

汽车从大门前开过,往前开了一百米后转弯进入岔路,岔路里面又是一个上坡,道路左边是大学闭锁的侧门,右面是一个幼儿园。

沿着坡道往上开,路两旁出现了“静音”、“前方禁止通行”、“排队等待检查”的提示牌。

“车停在这里吧,咱们走上去。”

舒禾说完,迭好地图塞进了背包。

俞明停车拔下车钥匙拿给她,一行人陆续从车上下来,拿好自己的背包行李,最后,舒禾将车收进空间。

舒禾和林觅只各自背了一个背包,帽子摘了下来显得正常一点,由于空气中飘来的腐臭味过于明显,就没有摘口罩。

俞明和周丽花不但背了背包,还各自提了一大包衣服,负重增加,速度慢了很多。

舒禾和林觅率先爬上坡道的尽头,本该通畅的路被一个检查关卡截断。

荷枪实弹的武警守在关卡内,给人文明社会的满满安全感。

两人还没打招呼,就被枪口瞄准了。

值班的一队武警在关卡后架上机枪,拿起喇叭喊话:“把背包放在原地,举起双手,走到关卡接受检查。”

两人立马照做,后面跟上来的三人也将行李堆放在一起,上前接受检查。

舒禾还以为会被设备扫描,结果只是简单的搜身和测量体温,也就猜到这边也无法提供足够的电力供应。

确认几人的体温正常后,武警询问:“你们是一起过来的?”

舒禾答:“是,我们是邻居。”

“从什么地方过来的?”

“北山的度假酒店。”

“那边挺远啊,徒步过来得一两天吧。”

“那边地势高,停车场没有被淹,我们听说大学避难所人多,等雪化之后开车过来,结果开到市区就没油了,这才走过来的。”

武警点点头,“你们的情况我这边暂时了解了,对于所有的受灾群众,我们避难所都有收容救助的义务。”

他看了看自己的队友,两个武警在检查那一堆背包行李,确认其中没有危险物品后,对这边打了个手势。

“你们可以去拿回自己的行李了。”

几人带好背包行李,进入关卡内。

“走到前面的一号家属楼,去一楼登记姓名和身份证号,就能分配住所和工作。”

武警为几人指示方向。

“避难所内部有严格的管理条例,登记处有负责相关工作的志愿者会告诉你们具体的规则和我们避难所的情况,有什么不明白的,可以直接问志愿者。”

“谢谢。”舒禾道谢后,前往登记处。

登记处是原小区的快递站改的,里面空间不大,冷冷清清,只有两个工作人员对着满墙的管理条例发呆。

看到有人来,工作人员倍感惊讶,避难所在暴雨后和极寒没那么严重的前几天救援了很多很多受灾群众,往后碍于极寒天和大雪封路,外出救援活动暂停,也极少有人能长途跋涉来到这里。

今天却见到了新面孔。

两人积极的为他们登记,舒禾先办好了,拿到一张挂牌“216”。

还没弄明白这张牌是干什么用的,就见林觅在纸上写下了姓名,然后在身份证号那一栏犹豫了一下。

她忙说:“他不记得自己的身份证号了,没关系吧……”

工作人员先皱了下眉,随后解释:“现在电子设备不能用,留身份证号和姓名是为了多条途径以确认是本人,以后领食物,安排工作才不会找错人。”

林觅把登记表交了回去。

工作人员看他长相很清秀,不像是闹事的暴乱分子,就把号码牌给了他,“217”。

一旁的俞明和周丽花母女也登记好了身份,每人拿到了一张号码牌,数字间隔很大。

“号码牌每人只有一张,要随身携带,丢掉要及时过来补办,在避难所内,通过姓名和号码牌领取福利餐、参与工作获得点数,如果遇到意外,号码牌可以用来确认本人的身份,方便收尸。”

相同的话术输了几千遍,工作人员说完,起身去给拿给几人宿舍钥匙。

“为了方便管理,避难所内男女分住,基础宿舍是十人间,想要住条件更好的六人间四人间,需要用点数换。”

“没有两人间吗?”舒禾眼巴巴的问。

“有,但是两人间需要500点数,你确定你能住得起?”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