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逆袭顶流从人设开始(488)

作者: 礼蓝 阅读记录

哪怕最终全部澄清,如果事情闹大,那么没几天就要进行的两项重要的颁奖典礼,蔺渝也极有可能“被不出席”,一旦上升的势头被打击,或许还能够起死回生,但也有概率从此一蹶不振。

他退出微信,又认真看了看那条最先发出的帖子。

公司已经把它删除了。

——是为了缩小影响力,但在这时候,在大部分网友眼里,删除就代表着心虚,代表着事实,代表着“全网捂嘴”,下一步就是在有计划的带动下,“全网逆反”了,哪怕许多人还没有真的逆反。

原帖的截图早已在各个论坛和社交媒体平台到处传播,营销号搬得飞快,这个kpi他们必须要挣。

另外一些营销号则极力在其中发布“蔺渝人性美”的博文,包括照顾队友,关心粉丝,精心喂养猫咪等文字、图片和视频,发出“蔺渝不可能会校园霸凌”的质疑,呼吁“让子弹飞一会儿”。

多方势力的角力,昭然若揭。

原帖的作者显然是对“蔺渝”比较熟悉的人,大概率是同校,甚至同班同学,因此能写出许多的细节。

甚至他也po上了和蔺渝出现在同一毕业纪念册上的照片——虽然本人照片已经打码。

在他的文字里“被霸凌”之后“被迫退学”的那个学生...

蔺渝翻了一下论坛,看到了这个标题:

《我是蔺渝初中时期的学弟,关于蔺渝疑似霸凌的那个学长...》

用词很谨慎,但是标题很会起,任谁出于好奇都会点进去看两眼。

蔺渝也点进去看了看。

这个楼主并没有发任何他和蔺渝是同一个学校学生的自证,在平日里只会让人付之一笑,随手划过,更别提他放的还是粉圈最爱拿出来造谣,但也最“弱智”的聊天记录。

只是在这种时候,人云亦云、草木皆兵,许多人下意识相信,还有人战略性相信,在其中推波助澜。

楼主这样说:

“现在各个校友群都在议论这件事,我稍微问了一下和蔺渝同年级的学长学姐,大家的讨论结果”。

似是而非的语气,不确定的态度,反而比笃定的语气更令人信服。

他在主楼po出了一张聊天截图。

截图内是关于这件事的讨论,赫然是和蔺渝同届的毕业生校友群。

在聊天记录的最后一行,有个账号这样说:

“那个谁...不是自杀了吗?”

自杀。

蔺渝沉默着盯着那两个字看了好几遍,他其实淡定无比,只觉得特别荒谬。

就好像阴谋像是一张巨型的网,铺天盖地落下,密密匝匝地将他盖在其中,每个环节都紧密相连、环环相扣,随后有预谋地扑上来——譬如这文字里“被霸凌”的那个学生,如果他真的已经死了,那么永远不可能张嘴说话,永远不会站出来澄清,永远无法力证蔺渝的清白。

死人无法开口。

更何况还是自杀。

这好像是在校园霸凌事件里,遭遇欺凌者最让人痛心的结局之一。大众会将这两件事理所当然地联系在一起——哪怕对方并不是因为蔺渝而自杀,他们最终得到的结论一定是:

蔺渝的校园霸凌行为对受害者造成了伤害,导致他想不开自杀。

而“自杀”成为既定事实,那么蔺渝的“校园霸凌”,也会以这种形式,被迫在大众眼里被反推成事实。

手机响了一声。

他解锁看了一眼,消息来自于廉望雪。

廉望雪:“我找到万众了,现在我们正在往公司来的路上。”

廉望雪:“你别怕。”

他的语音紧接着发送了过来,蔺渝把手机放在耳边,听见那头廉望雪的声音,在重复一句话,那就是“你别怕”。

当一个人反复对另一个人说出“你别怕”,而后者并没有明显表现出这样的情绪的时候,其实更害怕的恐怕是前者,这样的话不仅是在安慰对方,也是在抚慰自己。

廉望雪在害怕,蔺渝能从他的言语中感觉出来。

但是听到他略微发颤,但竭力抑制的声音,蔺渝居然奇迹般的感到了几分情绪上的缓和。

蔺渝:“我不怕。”

廉望雪:“和万众有关系,是小说世界最后的问题。你别怕,我很快就到公司,她说她有办法。”

他的打字略显仓促,甚至语无伦次,最终归于——

廉望雪:“你别怕。”

眼前突然一阵昏黑,蔺渝用力地按住了自己的太阳穴。

他的头突然痛得厉害。

像是有无数根尖锐的针在大脑里“突突”攒动,伴随着脉搏的律动,每一次都是千百倍尖锐的,针扎的痛意,沿着每一根神经蔓延,极力侵蚀。这种火山爆发一般的炙热痛意在大脑里切割,但是身体却异常冰冷,像是置身于冰水之中,不住地打颤。

“你怎么了?”

“蔺渝?!”

“经纪人呢!”

“要不要打电话叫救护车!”

“不能喊救护车!”

“我有止痛片!”

周围还在议论的队友们受到惊吓,纷纷簇拥上来,蔺渝紧紧闭着眼睛,生理性的泪水溢出眼角,连呼吸都极力放缓,只为了避免那种蜂拥而至的痛意。

“滋滋——”

“滋滋——”

“噼啪——滋——滋——”

他感觉自己像是漏电的机器人,每个毛孔都在书写故障。

但是在这种痛苦快要到头,人快要因为痛意晕厥的前一瞬——

【小渝?】

恍惚中好像是熟悉的声音。

声音微弱,伴随着杂音。

上一篇: 人妻O揣崽跑了 下一篇: 银行集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