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琼探玉(122)
席承淮同元汀禾回了宫,只不过半途席承淮被皇后派来的人叫走,于是元汀禾便径自往前,去照例向太后请安。
清宁宫。
高座上,皇后将手中的茶盏递给旁边候着的嬷嬷,转而看向眼前的人。
皇后淡笑,“阿淮,好些日子没见过了,这段时日可是忙碌非常?”
二人笑着交谈几句,中途有人入内,提到了织染署。
待下人出去后,席承淮状似不经意问道,“皇伯母,听闻前几日有西域的人进贡了不少稀贵物件,可有什么好玩儿有趣的东西?”
皇后笑道,“有不有趣不清楚,但其中有一种金贵布料,保暖御寒之效十分罕见,阿初畏寒,到时候叫人多送些过去。”
席承淮刚要推辞,皇后笑道,“客气什么,这料子进贡的多,分些出来也仍有余。”
席承淮忙笑道,“那皇侄儿就不同皇伯母客气了。”
皇后顿了顿,继而道,“你今年可是十七了?”
席承淮颔首,“正是。”
皇后便道,“这个年纪也该要相看中意的娘子了。既然先前你向你皇伯父请旨退了太后予你的婚事,想必是那会儿心里还什么人也没有,要把世子妃的位置留给真正钟意之人。”
“不过现在,皇伯母猜你是已经有了喜欢的小娘子了,对不对?”
席承淮心里咯噔一跳,好在面上稳住了,他笑说,“皇伯母何出此言?”
皇后挑眉,嘴角带笑,“你平日里哪会主动问起进贡了什么好东西?这事儿你可是从来不好奇的。”
席承淮笑道,“皇侄儿平日里喜好玩乐,皇伯母也晓得,怎的这一回倒是起了疑心?”
皇后笑起来,“因为皇伯母见过的情窦初开的郎君娘子那可真是数不清了。不过既然你不愿意说,皇伯母也不会追问。”
皇后叹了口气,点点头,“先前皇伯母一直担心这事儿,生怕你不开窍。你阿娘临走前嘱托我要替你在婚事上好好把关,我唯恐不及。”
她笑了起来,“现在得知你有喜欢的小娘子,皇伯母才算是彻底放心了。”
说完,叫来宫人,嘱咐几句,随后又笑着对他说,“可别说皇伯母有好东西不分给你。这布料如何抉择赠出就看你自己定夺。”
——
-
元汀禾起初还以为是自己前几日受了伤的缘故,诊错了脉象。然而不论再如何重复,结果都是一样的。
太后的体内竟是有残留的妖毒。
甚至,那非是一天两天的停留,而是——似乎从太后出世时便已经存在的了。
此事可谓是极为严峻的,因为事关皇家,更易引起慌乱,需要斟酌再三。
然而,正当元汀禾预备将此事告知于太后时,却发现太后似乎对此事并无意外。
元汀禾有些愕然,随即不禁想到,难道太后早有预料?
“好孩子,不必着急。”
太后握住她的手,开口柔声道。
元汀禾循声仰首,而太后面色平静,神态祥和。她动了动唇,却没说出话来。
太后便笑了起来,“觉得好奇?不明白?”
元汀禾点点头。
太后笑的更甚,抬手摸了摸她的头,道,“也是时候告诉你了。”
第69章 姑母
太后在七岁那年, 第一次见到了自己的姑母,也就是静玄观碧云道长的生母——孟夫人。
孟夫人在嫁到孟家以前,并非出自道门, 而与太后一脉,来自于世家。
如此世家大族,身份显赫, 本该享万人瞩目。然而, 孟夫人却是一个例外。
只因她身上并非流着孟家的血脉——不过是当时孟家夫人多年不得子,在一次外出见到流落无归处的她,于是拾回家去,认了身份, 作孟家嫡女, 取名孟雯。
然而造化弄人, 孟雯来到孟家后没过多久, 孟夫人竟是意外怀上孩子。不久后新儿出世, 孟雯年幼却自知亲疏有异, 从未生过觊觎之心。
所幸孟家夫妇从未对外称过,孟雯与亲生儿有别。可上一代无心于此,这一代却注定不安分,久而久之,孟雯成了名门贵族里的同龄人之间, 常用来取笑的角色。
可孟雯从未对此有过异议,认真过好自己的日子,长大成人, 在城外邂逅未来的夫君。
自此, 孟雯再未踏入过长安城。
而太后则是在那之前遇见的孟雯。
彼时,太后被视作家族的棋子, 是未来联姻的工具,中途被贼人绑去郊外,然后遇到了同样被京城贵族子弟联手骗过去的孟雯。
那天雨很大,黑云密布,冷风不止地吹。
孟雯凭借穿着及玉佩认出了眼前的人。
她替太后挡了一刀。
那时,太后问,为何要救她,她又是谁,和自己有什么关系?
孟雯只选了其中一个问题回答。
她笑着说,我是你的姑母呀。
后来,太后长大,嫁给了当时还是太子的圣上,坐稳了位置以后,便立即派人去寻孟雯。
然而,却得来了孟雯病重的消息。
临终时,孟雯将一件事托付给了仅有一面之缘的太后。
她说,在很多年以前,她的祖母曾是一位大人物身边的贴身婢女的所出的独女。
那位贴身婢女临死前将一份字条留给了孟雯的祖母,并嘱咐她必须要保管好上面记载着的东西。
并一直延留,至今放在了太后手里。
那张字条上只有短短两行字。
:我甚愧,据预测所言,唯往地宫可破。
太后神色平静,轻声说道,“地宫就在皇城之中,哀家如今早与圣人生疏,许无能开启。”